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概论

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以( )岁儿童为对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A.0~3岁
 B.3~6岁
 C.2~4岁
 D.0~6岁
(   )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A.《母育学校》
 B.《爱弥儿》
 C.《大教学论》
 D.《世界图解》
(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A.蒙特梭利
 B.夸美纽斯
 C. 福禄贝尔
 D.赫尔巴特
(     )将学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学制。 
 A.《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C.《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D.“ 癸卯学制”
(  )提出了“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 
 A.张雪门
 B.陈鹤琴
 C.陶行知
 D.张宗麟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指(    )。
 A.五大解放   
 B.三大解放
 C.六大解放
 D.全面解放
(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A.维果斯基
 B.夸美纽斯
 C.福禄贝尔
 D.赫尔巴特
班杜拉的理论核心是(   )以及自我效能感对儿童的影响。 
 A.强调记忆学习
 B.强调认知
 C.强调经验
 D.强调观察学习
1952年我国颁布(  ),该文件明确了幼儿教育的双重任务和教育方针,明确了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教养原则、教养活动项目、学制制度。 
 A.《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B.《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
 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D.《幼儿园工作规程》
福禄培尔把游戏作为教育方案中的主要活动,并为儿童设计了一系列(   ),即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活动玩具材料。
 A.玩具
 B.“恩物”
 C. 表格
 D.图片
学前教育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A.对
 B.错
学前教育概论既要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规律,也要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直接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
 A.对
 B.错
我国《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A.对
 B.错
1816年,福禄贝尔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建的“性格形成新学园”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A.对
 B.错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指出,“一切倒错的倾向都起源于儿童期”。他强调,幼年生活经验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对
 B.错
多彩光谱方案一种简单的评价工具,而是通过设计各式各样的活动,促进儿童智能发展,巧妙地把教学活动和评价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方案。 
 A.对
 B.错
张宗麟师从陶行知、陈鹤琴,是我国第一位幼稚园男老师。主张幼稚园教师并不是女子的专业,必须有男子参加,他还强调了在职教师的非正规学习和进修的重要性。 判断题 (5 分) 5分  (难易度: 中)
 A.对
 B.错
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对我国南方和台湾地区的学前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判断题 (5 分) 5分 (难易度: 中)
 A.对
 B.错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思想家,非常重视学前教育的中国化,他指出当时的幼稚园有“三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A.对
 B.错
张宗麟提出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A.对
 B.错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的将尊重儿童的意见作为四大原则之一。 
 A.《儿童权利公约》
 B.《未成年人保护法 》 
 C.《幼儿园管理办法》   
 D.《保护妇女儿童权力法》
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中,(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结合的要求。
 A.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
 D.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发展适宜性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
 A.年龄适宜性
 B.经济适宜性
 C.体力适宜性
 D.技术适宜性
(  )是幼儿阶段满足生存需要外占时间最多的活动,对幼儿的生活和成长有重要影响,也是幼儿喜爱的、主动进行的活动,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价值。
 A.教育活动
 B.游戏活动
 C.生活活动
 D.体育活动
学前儿童的特点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具有巨大发展潜能、自主建构的学习个体、(     )。
 A.遗传性
 B.发展具有差异性
 C.代表性
 D.个体性
(   )是儿童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即具有作为自然人的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儿童的生命、不得侵犯儿童生存的权利。
 A.健康权   
 B.知情权
 C.生存权
 D.隐私权
儿童的健康权与儿童的生存权密切相关,健康的身体是儿童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 
 A.健康权
 B.游戏权
 C.生存权
 D.隐私权
教师的人格权主要是指教师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包括(   )、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等一系列与人格尊严有关的权利。
 A.健康权     
 B.名誉权  
 C.生存权
 D.娱乐权
教师的职业权利是指享有(   )、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权、指导和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和相关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六项权利。
 A.教育教学权
 B.被选举权
 C.选举权
 D.受教育权
(     )师幼互动的首要特征。
 A.教育性
 B.平等性
 C.情感性
 D.全面性与差异性
《儿童权利公约》是迄今历史上规范儿童权利内容最丰富、最全面的一项公约。
 A.对
 B.错
教育要关注全体幼儿,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这种平等是一种绝对平等,是指教师关注每个幼儿的时间相同。
 A.对
 B.错
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A.对
 B.错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不可以作为参与者或旁观者去指导、支持幼儿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相互分享经验,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A.对
 B.错
生存权是儿童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即具有作为自然人的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儿童的生命、不得侵犯儿童生存的权利。
 A.对
 B.错
关心、爱护学生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为前提,应该把学生看作发展、成长的人,不应把学生看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不能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借口,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

 A.对
 B.错
教师应该拘泥于自我的权威,而不应放下身段,关注幼儿生活实际,以幼儿为中心开展各项活动。
 A.对
 B.错
在师幼互动中,幼儿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成人感悬置起来,站在一种平视的角度使师幼互动真正成为行为双方的事情。
 A.对
 B.错
幼儿园教育过程要不能始终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用来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A.对
 B.错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感受美和欣赏美是基础,教师要在此基础上促进幼儿发展表现美的能力。
 A.对
 B.错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    )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能够获得最直接的经验,这里所说的“大社会”指的就是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理论,可以把影响儿童的重要环境分为以下几类:(    )、社区环境、幼儿园环境、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等。
 A.家庭环境     
 B.大系统
 C.小系统
 D.中间系统
(   )是离儿童生活最贴近的环境,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A.社区环境
 B.幼儿园环境
 C.社会环境
 D.家庭环境
以幼儿园课程类型为依据,幼儿园环境可以分为(              ).
 A.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
 B.户外环境与室内环境
 C.园内环境和园外环境
 D.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与游戏环境。
幼儿参与环境规划体现了幼儿园环境规划的(    )原则。
 A.参与互动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安全规范原则
 D.动态开放原则
(    )指的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也是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家庭环境
 D.媒介环境
(    )指的是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是人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共同进行生产,而结合起来的生产关系的总体。
 A.自然环境  
 B.媒介环境
 C.家庭环境
 D.社会环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创建了生物生态学理论,提出: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划分为由内到外的五个层次:微观系统、(      )、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时代系统。
 A.中间系统
 B.大系统
 C.小系统
 D.外系统 
在幼儿园中发挥主要影响作用的精神环境包括园所文化、师幼关系、幼幼关系、教育氛围、教师工作氛围等。
 A.物质环境
 B.媒介环境
 C.家庭环境
 D.精神环境
不属于室内班级环境创设的常见问题是(    )。
 A.墙面环境以展示为主,难以与幼儿互动。
 B.区角创设思维固化,缺少发展意识。
 C.环境中缺少过程痕迹与幼儿痕迹。
 D. 缺乏空间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