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广西工程职业学院体育与健康

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课时计划也称( ) A.年度计划 B.教学进度 C.单项计划 D.教案
] 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 A.综合密度 B.专项密度 C.练习密度 D.一般密度
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 )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 ) 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 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 C.人数多 D.人数少
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 A.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
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合
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 )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 )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 )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终身体育 B.大众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 )年举行一次 A.2 B.3 C.4 D.5
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体育课的( )密度 A.综合密度 B.专项密度 C.练习密度 D.指导密度
] 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练习密度大时小些好 D.练习密度小时大些好
凡在课中用于整队、调队、交换场地、搬运、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均算作( )时间 A.教师指导 B.组织措施 C.学生练习 D.休息
体育教学中,在学生人数多,新授教材比较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 )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合
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 )的语言法形式。 A.口令和指示 B.口头评定成绩 C.口头汇报 D.讲解
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体的外力 B.支撑反作用力 C.摩擦力 D.人体的内力
动作的节奏表现了动作的( ) A.时间特征 B.文化特征 C.力量特征 D.综合特征
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成( ) 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的
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年。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 A.艺术语言 B.口令 C.方言 D.专业术语
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 A.搞好课外体育活动 B.搞好训练 C.上好体育课 D.培养好体育骨干
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 A.新授课 B.复习课 C.考核课 D.综合课
毛泽东做出“健康第一”指示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0年 C.1955年 D.1945年
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恽代英 D.颜元
]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 )社会 A.奴隶 B.封建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礼、艺 B.书、数 C.诗、易 D.射、御
体育课的组织工作是一项( ) A.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B.很容易的工作 C.枯燥乏味的工作 D.难做的工作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 )年举行一次 A.1 B.2 C.3 D.4
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B.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 C.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 D.超量恢复原理
体育课平均心率的计算方法除了点数计算法外,还有( ) A.面积计算法 B.点算法 C.平均法 D.梯形面积计算法
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也称为( ) A.教案 B.年度计划 C.教学进度 D.单项计划
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应自始至终跟踪( )学生 A.全班 B.一组 C.受测 D.部分
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一节课中,学生做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称为课的( ) A.综合密度 B.专项密度 C.练习密度 D.一般密度
体育课的基本结构主要是依据( )来划分的。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B.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C.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D.超量恢复原理
] 一节课按45分钟,其基本部分的时间,一 般安排( )分钟 A.10-20 B.28-32 C.30-35 D.35-40
我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社会 A.原始 B.奴隶 C.封建 D.资本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 优秀行为进行肯定评价是一种(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表扬法 D.评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