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 中学语文教学法
语文课程既有明显的工具性,又具有突出的( )。 (本题1.0分)
A、 文体性
B、 人文性
C、 特殊性
D、 内容性
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体现在( )之中。 (本题1.0分)
A、 语文课程目标
B、 语文课程教学
C、 语文课程安排
D、 语文课程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三个维度来构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 (本题1.0分)
A、 态度和价值观
B、 情感和生活
C、 精神和内涵
D、 基础和实践
语文“双基”是指语文基础知识和( )。 (本题1.0分)
A、 语文基本素养
B、 语文基本态度
C、 语文基本能力
D、 语文基础操作
语文教材一般由课文系统、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组成。 (本题1.0分)
A、 教学系统
B、 辅助系统
C、 作业系统
D、 授课系统
为了使课程资源得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适应性和( ) (本题1.0分)
A、 切合性
B、 主动性
C、 特定性
D、 优先性
识字教学方法有集中识字、( )、两者相结合 (本题1.0分)
A、 分散识字
B、 重点识字
C、 快速阅读
D、 分散阅读
写作,也称作文,只用经过自己的构思,自己组织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 (本题1.0分)
A、 书面语言
B、 书面报告
C、 表达形式
D、 书面形式
语文教学评价的重心是( ) (本题1.0分)
A、 促进学生的发展.
B、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C、 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D、 重视多方评价的综合
语文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学习语文学科内容时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一般学习方式在( )当中的的实践和运用。 (本题1.0分)
A、 语文教学
B、 语文探究
C、 语文训练
D、 语文学习
语文学习方法的作用包括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养成语文自学习惯。 (本题1.0分)
A、 自主学习能力
B、 自主探究能力
C、 培养语文能力
D、 陶冶语文情操
课外语文学习的特点包括实践性、自主型( )开放性。 (本题1.0分)
A、 效率性
B、 自然性
C、 综合性
D、 人文性
下列不属于现代语文教育活动中的语文课程现象的是( )。 (本题1.0分)
A、 物质性
B、 活动性
C、 关系性
D、 层次性
1919年,( )提出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以便把研究的对象由单独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 ) (本题1.0分)
A、 叶圣陶
B、 朱自清
C、 陶行知
D、 张志公
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微观开发和利用的是( )。 (本题1.0分)
A、 语文教材
B、 社区资源
C、 教师资源
D、 学生资源
下列不属于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的是( )。 (本题1.0分)
A、 课外读物
B、 课文系统
C、 知识系统
D、 作业系统
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建构不包括( )。 (本题1.0分)
A、 娱乐消遣
B、 知识和能力
C、 过程和方法
D、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不包括( )。 (本题1.0分)
A、 对学生的研究
B、 对家长的研究
C、 对社会的研究
D、 对学科的研究
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国外学者有四种观点,不包括下列的( )。 (本题1.0分)
A、 二元独立模式
B、 相互交叉模式
C、 完全重合模式
D、 二元互联模式
汉语拼音的教学是( )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题1.0分)
A、 3—4年级
B、 5—6年级
C、 7—8年级
D、 1—2年级
业务教育阶段,把写作教学定位为“习作”的,是( )。 (本题1.0分)
A、 1—2年级
B、 10—12年级
C、 7—8年级
D、 3—4年级、5—6年级
业务教育的不同阶段,识字目标不一样,要求会认3000字的是( )。 (本题1.0分)
A、 3—4年级
B、 1—2年级
C、 7—8年级
D、 5—6年级
小学3——4年级要求累计认识汉字( )个。 (本题1.0分)
A、 2500
B、 3000
C、 3500
D、 1600——1800
我国古代的识字教材《史籀篇》是( )的著作。 (本题1.0分)
A、 汉代
B、 西周
C、 宋代
D、 清代
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 )万字以上。阅读一般的现代文不少于( )字/分钟。 (本题1.0分)
A、 10,200
B、 5,100
C、 400,500
D、 100 ,300
语文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即关于方法的知识不包括( )。 (本题1.0分)
A、 文字知识
B、 语言知识
C、 文学知识
D、 哲学知识
“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的阅读教学模式是( )提出的。 (本题1.0分)
A、 赫尔巴特
B、 前苏联学者
C、 夸美纽斯
D、 莱因
“自读——导读——复读”的阅读教学模式是( )提出的。 (本题1.0分)
A、 朱自清
B、 黎锦熙
C、 钱梦龙
D、 魏书生
下列不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的是。( ) (本题1.0分)
A、 综合性
B、 差异性
C、 主体性
D、 参与性
下列不属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 )。 (本题1.0分)
A、 以结论为目的
B、 以问题为载体
C、 以探究为中心
D、 以反思为线索
有效考试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 (本题1.0分)
A、 区分度
B、 信度
C、 效度
D、 精确度
下列题型属于客观题的是( )。 (本题1.0分)
A、 简答题
B、 论述题
C、 作文题
D、 选择题
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 )(本题1.0分)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 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 社会需要
D、 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 )(本题1.0分)
A、 引入
B、 介入
C、 展开
D、 结束
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 )(本题1.0分)
A、 促进学习
B、 选择
C、 排名次
D、 反馈
以小结为主的结束,目的是 ( )(本题1.0分)
A、 整理归纳
B、 深入理解
C、 强化记忆
D、 形成能力
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 )(本题1.0分)
A、 现代汉语修养
B、 古代汉语修养
C、 文章和文学修养
D、 语文教育史修养
哪些关系是构成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 ( )(本题1.0分)
A、 学生与教师
B、 学生与学生
C、 学生与文本
D、 学生与生活
下面哪几项是段落教学的内容 ( )(本题1.0分)
A、 连贯性
B、 条理性
C、 整合性
D、 统一性
新课程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阅读,下面哪几项是从事物的相互关系中形成的多角度? ( )(本题1.0分)
A、 转换时空
B、 文章学范畴
C、 设置假定性问题
D、 哲学范畴
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解课文。读解课文应抓住的主要环节有哪些?(本题15.0分)
简述新的《语文课程准则》中语文教育的总目标。(本题15.0分)
语文课程资源如何开发与利用?(本题15.0分)
简要说说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有哪些基本原则?(本题15.0分)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