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生物化学
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的动力学特点是: A.Km↑, Vmax↑ B.Km不变, Vmax↓ C.Km不变, Vmax不变 D.Km↓, Vmax↑
下列有关蛋白质β片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链骨架呈锯齿状 B.两个相邻的肽平面呈折纸状 C.β片层结构是一种较伸展的肽链结构 D.以上都正确
血浆蛋白质的pI大多为pH5-6,它们在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兼性离子 B.带负电荷 C.带正电荷 D.非极性分子
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和β片层都属于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疏水键 B.盐键 C.肽键 D.氢键
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A.蛋白质溶液的粘度大 B.蛋白质在溶液中有布朗运动 C.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和同种电荷 D.蛋白质溶液有分子扩散现象
经测定,一血清标本的含氮量为10g/L , 那么,蛋白质的浓度是多少 A.52.5g/L B.57.5g/L C.62.5g/L D.72.5g/L
下列哪种因素不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 A.肠道中胆汁酸盐缺乏 B.食物中脂肪缺乏 C.膳食中长期蛋白质缺乏 D.膳食中糖类缺乏
关于维生素D的错误叙述是 A.为类固醇衍生物 B.重要的有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 C.都存在于动物肝中 D.可由维生素D原转变过来
长期大剂量服用广谱抗菌素可导致缺乏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K B.维生素D C.维生素B2 D.维生素PP
维生素B2是下列哪种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 A.NAD+ B.CoA-SH C.TPP D.FAD
下列哪种维生素是以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为原料合成的? A.泛酸 B.叶酸 C.生育酚 D.硫胺素
下列关于维生素C生理功能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重金属离子中毒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可增加其毒性 B.能促进铁的吸收 C.能促进肾上腺素合成 D.能促进胆固醇羟化
在生理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可为多种酶活性中心提供酸碱催化基团? A.Asp B.Glu C.Lys D.Ser
全酶是指: A.酶蛋白—底物复合物 B.酶蛋白—抑制剂复合物 C..酶蛋白—辅助因子复合物 D.酶蛋白的无活性前体
m是指: A.当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酶浓度 B.当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C.当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 D.当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PH
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酶的化学修饰: A.是酶促反应 B.活性中心的结合部位发生变化后与底物的结合能力加强或减弱 C.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发生变化后酶的催化活性发生改变 D.是不可逆的共价反应
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那种动力学效应: A.Vmax不变,Km增大 B.Vmax减小,Km不变 C.Vmax和Km都不变 D.Vmax增大,Km不变
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A.激活剂与酶结合时酶激活 B.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中心 C.酶蛋白的变构效应 D.酶原分子发生共价修饰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B.酶分子结合底物并发挥作用的关键性三维结构区 C.酶分子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部位 D.酶分子上的几个必需基团
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是: A.加速代谢 B.避免自身损伤 C.恢复酶活性 D.保护酶的活性
有机磷农药所结合的胆碱酯酶上的基团是指: A.—OH B.—COOH C.—NH2 D.—SH
有机汞化合物能抑制: A.巯基酶 B.胆碱脂酶 C.碱性酶 D.羟基酶
酶的不可逆抑制的机制是由于: A.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共价键结合 B.抑制剂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 C.抑制剂与酶表面的极性基团结合 D.抑制剂使酶蛋白变性
磺胺药物治病原理是: A.细菌生长某必需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B.细菌生长某必需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C.分解细菌的分泌物 D.细菌生长某必需酶的不可逆抑制剂
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A.转移基团 B.传递氢 C.传递电子 D.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
米氏酶的酶促反应呈现速率对底物浓度的双曲线关系,较合理的解释是: A.中间产物学说 B.锁—钥学说 C.诱导契合学说 D.协同效应
化学毒气—路易斯气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基团是: A.丝氨酸的羟基 B.谷氨酸的γ-羧基 C.半胱氨酸的巯基 D.组氨酸的咪唑基
有机砷化合物对酶的抑制作用,可用下列哪种方法解毒: A.加入过量的半胱氨酸 B.加入过量的GSH C.加入过量的甲硫氨酸 D.加入过量的二巯基丙醇
同工酶的特点是: A.催化作用,分子组成和理化性质相同,但组织分布不同的酶 B.催化作用分子组成相同,辅酶不同 C.一类催化作用相同,分子组成和理化性质不同的酶 D.催化同一底物起不同反应的酶的总称
别构效应物与酶的哪一部位结合? A.活性中心以外的调节部位 B.酶的苏氨酸残基 C.酶活性中心的底物结合部位 D.任何部位
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 A.粘度下降 B.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 C.溶解度增加 D.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
蛋白质分子中的主键是: A.肽键 B.二硫键 C.盐键 D.氢键
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是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B.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C.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D.直接由核糖还原
1核酸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哪一波长附近? A.200nm B.220nm C.260nm D.280nm
核苷酸中碱基(N)、戊糖(R)和磷酸(P)之间的连接关系是: A.N-R-P B.N-P-R C.R-N-P D.P-N-R
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20%,则胞嘧啶的含量为: A.10% B.15% C.25% D.30%
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含有密码子环 B.通常由70~90个核苷酸组成 C.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D.三级结构呈“倒L形”
DNA双螺旋结构中的碱基对之间的关系是: A.A = G, C = T B.A = T, G = C C.A = U, G = C D.A = C, G = T
下列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不同,哪一种DNA的Tm值最高? A.DNA中A-T占15% B.DNA中G-C占25% C.DNA中G-C占40% D.DNA中A-T占80%
核酸的各基本组成单位之间的主要连接键是: A.二硫键 B.糖苷键 C.磷酸二酯键 D.肽键
下列关于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两条链方向相反 B.两股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相连 C.为右手螺旋,每个螺旋包含了10对碱基 D.碱基位于螺旋外侧
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碱基不同,戊糖不同 B.碱基相同,磷酸相同 C.碱基不同,戊糖相同 D.碱基相同,戊糖不同
关于核酸分子杂交的叙述,下列那项是错误的? A.只要有部分碱基互补,就可杂交 B.DNA单与有几乎相同互补碱基的RNA链杂交 C.逆转录酶催化下,可合成RNA-DNA杂交链 D.RNA可与编码的多肽链结合成为杂交分子
DNA变性时: A.溶液粘度增加 B.浮力密度降低 C.260nm处光吸收增强 D.易被蛋白酶降解
核酸分子杂交可发生在DNA与DNA之间、DNA与RNA之间,那么对于单链DNA5.-GCCTACG-3.,可与下列哪一种RNA发生杂交? A.5.-CGGATGC-3. B.5.-CGTAGGC-3. C.5.-CGUAGGC-3. D.5.-CGGTUGC-3.
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组蛋白 B.核心颗粒 C.核小体 D.-螺旋
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有mRNA、tRNA、rRNA三大类 B.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 C.最小的一种RNA是tRNA D.原核生物没有hnRNA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 B.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改变 C.辅基的脱落 D.蛋白质水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