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佳木斯大学语言治疗学

13.下列关于两汉时期选官制度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察举是两汉选用官吏的主要途径
·征召是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
·汉武帝建立起的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
·西汉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
12.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②对外交通相对发达 ③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贸易往来利益驱动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③
·①②③④
1 1.唐朝文化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文化,唐文明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印刷、火药、导航技术等方面
·丝绸、冶铸、水利技术等方面
·宗教、建筑、法律制度等方面
·造纸、纺织、印刷技术等方面
10.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不包括 ( )
·通婚联姻
·经济文化交流
·共同平定安史之乱
·长庆会盟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促进了双方文明的进步。据此回答16-17题。
8.其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怀仁可汗”的少数民族是 ( )
·突厥
·回纥
·南诏
·吐蕃
5.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 )
·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4.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张骞出使西域,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回答7-8题。
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
·唐宋派
·竟陵派
·公安派
·茶陵诗派
影响班级组织生活的要素是( )。
·学校
·学生
·班主任
·家庭
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
·校长
·教导主任
·班主任
·任课教师
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的方法有()
·行为观察法、代币管理法、纪律约束
·行为观察法、榜样示范法、行为强化法
·行为观察法、榜样示范法、行为强化法、纪律约束
·榜样示范法、代币管理法、行为强化法、纪律约束
班级管理的中心任务是进行()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日常管理
·日常行为管理
·班级环境管理
中国少年先锋队直接( )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校长
·班主任
少先队《队章》规定,( )的少年儿童,可以参加少先队。
·1至6岁
·6至14岁
·10至16岁
·12至18岁
在班级管理中,( )是班级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班级的核心。
·校长
·教导主任
·班主任
·任课教师
少先队的队标及其象征意义分别是( )。
·红领巾、象征红旗一角
·红领巾、象征革命胜利
·红领巾、象征国家精神
·红领巾、象征烈士的鲜血
小学班级是一个双重性的组织,它既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也是( )的基层组织。
·中国儿童先锋队
·社会少年先锋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
·国际少年先锋队
班主任用暗示手段或借他人他事旁敲侧击,或用名言警句、格言、成语等简明语言加以提示,来帮助学生明白某些道理的谈话方式是( )。
·谈心式谈话
·渐进式谈话
·循导式谈话
·点拨式谈话
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考虑。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学生座位的编排,分别是()
·生理、素质、心理
·生理、心理、学习
·素质、心理、学习
·素质、生理、学习
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班级公共财产
·班级信息
·学生
·班级资料
班级管理具备的三要素是( )。
·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
·管理者、管理目的、管理对象
·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目的
·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任务。
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评定学生操行
·教育个别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
·组建班集体
学者认为,行为科学有三个基础学科,分别是()
·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
·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
·心理学、社会性、人类学
·心理学、社会学、小学心理学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的类型不包括( )
·玩乐型
·学习型
·人际吸引型
·领导型
这一类群体的成员经常在一起游戏,从而产生“共同语言”描述的是非正式群体中的( )。
·学习型
·玩乐型
·人际吸引型
·违规型
同辈群体主要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利益,因而带有明确的功利目标描述的是非正式群体中的( )。
·玩乐型
·学习型
·功利型
·违规型
对于小学生正式群体而言,其内部成员间在价值上保持较高的( ),而非正式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较多的( )。
·同质性 差异性
·一致性 差异性
·一致性 独立性
·同质性 独立性
不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是( )。
·一致性
·冲突性
·偏移性
·差异性
下列抗原中属非TD抗原的是( )
·类毒素、外毒素
·脂多糖、荚膜多糖
·聚合鞭毛、内毒素
·卵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
不能被T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基有( )
·载体决定基、隐蔽性决定基
·半抗原决定基、功能性决定基
·半抗原决定基、顺序性决定基
·隐蔽性决定基、T细胞决定基
可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
·免疫原
·半抗原;
·半抗原+载体
·异种物质
有关抗原决定基描述错误的是( )
·能与所有T细胞TCR结合
·与抗原特异性有关
·可T或B被细胞识别
·一个抗原分子上仅有一个决定基
流式细胞仪测CD分子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特异性高
·快速
·准确
·仪器普及
对人免疫系统而言属于非已抗原的是( )A.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异种动物血清;B.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组织细胞;
·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异种动物血清;
·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组织细胞;
·ABO和Rh血型抗原
·大肠杆菌
关于ELISA试验中的封闭,正确的论述是
·用1%~5%牛血清白蛋白再包被
·有助于酶与底和的结合
·防止酶标吸附载体
·可消除非特异显色而导致的本底偏高
抗原抗体结合出现可见复合物要有电解质存在,关于电解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进一步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和表面失去电荷
·破坏水化层
·使复合物相互靠拢、聚集
·便于形成大块凝集、沉淀
可被免疫系统视为“非己”抗原的包括( )
·RBC、淋巴细胞;
·脑组织、卵子;
·眼晶体、甲状腺;
·前列腺、心肌组织
决定某物质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是( )
·含有大量不同抗原决定基,分子量>10KD者
·蛋白质组分中含有较多酪氨酸。
·分子量<4KD
·含有较多的芳香族氨基酸
下列哪种途径不易传播HIV
·性乱
·共用注射器
·纹身
·哺乳
·握手
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循环超负荷
·疾病传播
目前认为HIV血液流行性比例较高的年龄段为
·20岁以下
·20~45岁以下
·45~60岁
·60~70岁
·70~80岁
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仅作盐水介质法
·仅作酶介质法
·仅作抗球蛋白法
·盐水和非盐水介质(如抗球蛋白、酶等)
·仅作聚凝胺(Polybrene) 法
“ O” 型血不能作“万能供血者”的原因是
·血清中有IgM类抗A、抗B
·30%~⑽ %O型血具有IgG类抗A及抗B抗体,作“万能供血者”时发生溶血
·血清中有IgM类抗AB
·血清中有补体
·红细胞上无A、B抗原
关于血管外溶血,哪项是正确的
·常见于ABO的不同型输注
·由IgM抗体引起
·多为ABO以外不同血型输注,由IgG抗体引起
·在输血后立即发生
·高效价抗A、抗B引起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最多不得超过多少
·200m1
·450ml
·300ml
·350ml
·400ml
有关凝血因子,错误的叙述是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没有因子Ⅲ
·凝血因子中没有因子Ⅵ
·钙离子参与内、外凝血系统
·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只需水解掉肽A就形成纤维蛋白单体
·凝血活酶的形成与PF3有关
漏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与血清LD的比值小于
·0.6
·0.5
·0.4
·0.3
有关APTT测定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患者结果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可靠的筛选试验
·血友病患者结果多延长
·血中抗凝物质增多可使结果延长
·可作为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指标之一
一患者术后伤口渗血不止,临床疑有DIC,应选择哪组筛选试验
·PLT、CRT、BT
·BT、CT、PT
·PLT、PT、APTT、Fg、FDP
·CFT、APTT、vWF
·PLT、APTT、BT、CT
有助于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定的检验项目是()
·比重测定
·积液LD/血清LD
·氯化物测定
·葡萄糖定量
·胆固醇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