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 )。 选择一项: A. 90日内结束 B. 30日内结束 C. 60日内结束 D. 45日内结束
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效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 选择一项: A. 30日内 B. 45日内 C. 15日内 D. 10日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中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要求劳动者( )。 选择一项: A. 应该提供房屋抵押担保 B. 提供押金担保 C. 应该提供银行信用担保 D. 可以不提供担保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终结后,仲裁调解和其他方式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 )。 选择一项: A. 5年 B. 3年 C. 2年 D. 10年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终结后,仲裁裁决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 )。 选择一项: A. 5年 B. 3年 C. 10年 D. 2年
以下各种当事人起诉的情形中,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的是( )。 选择一项: A. 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B.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C.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D.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 )。 选择一项: A. 驳回起诉 B. 应予受理 C. 告知其按普通民事争议起诉 D. 不予受理
.因用人单位的下列行为发生劳动争议的,在案件审理中用人单位不负举证责任的是( )。 选择一项: A.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B. 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 C. 用人单位决定减少劳动者劳动报酬 D. 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 )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选择一项: A. 20% B. 40% C. 50% D. 30%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选择一项: A. 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其1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请求 B. 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其6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请求 C. 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其2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请求 D. 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其3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请求
以下选项中属于本课程教材中的劳动争议分类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合同争议 B. 利益争议 C. 权利争议 D. 法律争议
根据劳动争议一方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可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个人争议 B. 团体争议 C. 集体争议 D. 群体争议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属于劳动争议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B. 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C.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D.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因履行劳动合同的争议 B. 因企业开除、辞退违纪职工的争议 C. 因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的争议 D. 因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 C.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产生的争议 D. 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的争议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 C. 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 D. 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B.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C. 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D.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合法原则 B. 着重调解原则 C. 及时原则 D. 公正原则
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内,劳动争议的处理的方式主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仲裁 B. 和解 C. 调解 D. 诉讼
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主要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C. 人民法院 D. 企业工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主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 乡镇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C. 人民调解委员会 D. 街道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对企业内部设立调解委员会的要求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所有企业应当依法设立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 B. 小微型企业应当依法设立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 C. 大中型企业应当依法设立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 D. 小微型企业可以设立调解委员会,也可以由劳动者和企业共同推举人员,开展调解工作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企业党委代表 B. 企业工会成员 C. 劳动者代表 D. 企业代表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员履行的职责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完成调解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B. 监督和解协议,调解协议的履行 C. 接受调解委员会指派,调解劳动争议案件 D. 关注本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及时向调解委员会报告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特别规定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达成调解协议 B. 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因支付拖欠工伤医疗费达成调解协议 C. 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因支付拖欠经济补偿达成调解协议 D. 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因支付拖欠赔偿金达成调解协议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的职责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B. 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C. 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D. 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设仲裁员名册,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律师执业满3年 B. 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C. 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 D. 曾任审判员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由劳动合同签订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B. 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C. 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D. 由劳动者住所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下列各选项中,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的说法正确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 B. 劳务派遣关系中,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为当事人 C. 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均为仲裁当事人 D. 利害关系人可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由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动争议仲裁费用表述正确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 B. 劳动争议仲裁适当收取费用 C.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D.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该部门向企业募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B. 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C. 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D.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对下列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仲裁庭可以在满足特定条件下裁决先予执行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追索工伤医疗费 B. 追索劳动报酬 C. 追索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D. 解除劳动合同争议
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起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 B. 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 C. 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 必须是因不服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向法院起诉
对劳动争议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劳动合同签订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B. 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C. 劳动者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D. 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管辖法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双方当事人均不服仲裁裁决而分别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后受理的法院应将案件移送给先受理的法院管辖 B. 劳动争议案件由仲裁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C. 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D.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以下各种当事人起诉的情形中,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B.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C.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D.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用人单位已发生合并或分立事项时,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确立当事人的原则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B. 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 C. 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所有单位为当事人 D. 分立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的,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因用人单位的下列行为发生劳动争议的,在案件审理中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 B. 用人单位决定减少劳动者劳动报酬 C. 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 D.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B.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的 C. 仲裁员仲裁该案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D. 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某厂以正常工作安排为由,拒付职工的加班工资。职工不服,推举2名职工代表50名职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委员会收到申请书8日后决定受理,并于3个月后作出裁决,裁定该厂依法支付职工的加班工资及经济补偿金。 试分析: 1.此案中职工推举2名代表申请仲裁是否有法律依据。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处理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为什么。
王某大学毕业后未找到正式工作,为了减轻家人负担,他在一家出版社找了一份文字校对的兼职工作。工作时间自由,也没有固定工作量要求,王某可在家工作,最后按量计酬。可第一份校对成果上交已经数月,出版社未给王某支付任何报酬。王某致电询问,出版社却拖延不予理睬。最后,王某决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利,于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试分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受理本案。
2007年5月某木材厂招收了农民合同工50名并与之签订了2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履行期间,该木材厂声称生产任务重,要求50名工人连续加班,周末和节假日都不让休息,工人要求支付加班工资,木材厂却以按日工资制为由拒绝发节假日加班费,2008年7月,木材厂提前与50名工人解除合同,并未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人对此表示不满,推选陈某、张某作为代表,于2008年8月12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递交了申诉书。该仲裁委员会在2008年8月20日作出决定,予以受理,同时指定仲裁员李某独任审理。经过调解,双方没有达成协议,该仲裁委员会于2008年10月26日作出裁决,裁定木材厂应支付拖欠的加班费及经济补偿金。 试分析: 本案中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程序是否存在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请分别指出并说明法律依据。
张某系某建筑企业职工,为了赶工,春节前两个月该企业一直安排职工加班。在年底结算工资时,企业以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为由,未支付张某等职工加班工资。张某多次向企业交涉,认为其加班工资准备用于回家置办年货,现企业的拒付将可能使得张某及其家人无法正常过年。在企业仍不支付加班工资的情况下,张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案件受理后,仲裁委员会将开庭日期、地点等书面通知了双方。企业认为张某无理取闹,不体谅公司,故拒绝出庭。在申请仲裁时,张某一并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了先予执行申请。 试分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如何处理本案。
对于社会保障法所调整的社会保障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做出多种分类。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以社会保障行为为标准分类的是( )。 选择一项: A. 社会保障监督关系 B.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关系 C. 社会保障管理关系 D. 社会保险关系
对于社会保障法所调整的社会保障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做出多种分类。以下选项中属于以社会保障行为为标准分类的是( )。 选择一项: A.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关系 B. 社会优抚关系 C. 社会福利关系 D. 社会保险关系
一般认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于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 )。 选择一项: A. 《劳工疾病保险法》 B. 《家庭津贴法》 C. 《济贫法》 D. 《国民救济法》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产生于( )。 选择一项: A. 19世纪下半叶德国 B. 20世纪初美国 C. 19世纪上半叶英国 D. 19世纪上半叶德国
在社会保障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35年发布的《社会保障法》,其发布国家是( )。 选择一项: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模式中传统型模式的主要保障对象是( )。 选择一项: A. 特殊群体劳动者 B. 体力劳动者 C. 劳动者 D. 所有社会成员
针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项目,分别立法,各自调整某类社会保障项目方面的社会关系,这种立法体系属于( )。 选择一项: a. 平行模式 b. 母子模式 c. 混合模式 d. 复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