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中学语文教学法
新中国建国以来国家教育机关先后制订过过_____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分别是:::::::::::(1)1956666(2)196333(3)1978--1986--1988
教学单元的内容包括:(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现行语文课本的内容主体部分是________辅助部分有有(1)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
课时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是
单元知识和训练包括:(1)________(2)________教学功能是_______
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有(1))_____(2))_____(3))_____,其核心内容是_________
单元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是
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基本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最有代表性的两部文选是:(1)_________(2)________
传统语文教材与现代语文教材的历史分界线是________,,传统语文教材以 ________为代表,基本结构形式是________;现代语文教材以________为代表表,基本结构形式是________
语文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机关根据(1)____(2)_____(3)______制订的关于语文教学的的______文件,对语文教学具有有_______作用和_____作用。它是是______的概括和总结,是是______集中体现。它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内容、教材编编写、课内外教学、考试评估、教学设备、教学原则等,作了______的规定,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和考试评估的的_________和和__
教学单元的组织形式有:(1)_____(2)_____(3)_______(4)______(5)_______
学期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是
精讲的“精”是指:(1)___(2)____(3)____(4)____
我国20世纪30年代语文教材发展的明显趋势是:__________最有代表性的两套教材:是(1)________(2)___________
多练的“多”是指:(1))___(2)____(3)____(4)____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调度/宏观调控 降解/降龙伏虎 搪塞/敷衍塞责
B.省视/省吃俭用 拓本/落拓不羁 纤绳/纤尘不染
C.圈养/可圈可点 喷薄/厚古薄今 重申/老成持重
D.臧否/否极泰来 乐府/乐不思蜀 屏蔽/屏气凝神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
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
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
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
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 )是中学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A.直观形象法
B.语言法
C.角色扮演法
D.表扬鼓励法
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
A.全国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中学教育过程中选择文化内容的依据是( )
A.国情
B.乡情
C.学生水平
D.中学实际
中学与小学的衔接实质问题是( )
A.中学小学化的问题
B.小学中学化问题
C.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D.中学的读写算问题
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学习法
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性是指
A.讲授任何一个语文问题
B.讲授的语文内容必须是正确无误
C.对任何一个语文概念或定律的表述都必须是十分严格的
D.所有的语文实验都必须是高度精确的
下列属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着重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发展性原则
B.双边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最益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练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在中学与小学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
A.记忆知识
B.思维能力
C.掌握技能
D.非智力因素
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取决于教育内容的( )
A.知识性
B.科学性
C.丰富性
D.专业性
中学课程内容分为( )
A.健康
B.语言
C.社会
D.艺术
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 )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
教材分析的依据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学风,班风,校风
D.学生思维和心理特征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
A.主体地位
B.主导地位
C.主宰地位
D.中心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应该是
A.主体地位
B.主导地位
C.主宰地位
D.中心地位
关于语文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语文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基础科学
B.语文课程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
C.语文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作用
D.在语文课程中不能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重要任务
一位高中教师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同学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两位同学到班主任办公室解决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
D.批评训斥学生
属于陈鹤琴课程编写十大原则的是( )
A.大众性
B.学生性
C.娱乐性
D.言语性
在中学与小学衔接中,教师要培养中学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片,这属于( )方面的适应能力
A.运动性
B.人际交往
C.独立性
D.规则意识
中学与小学教育实践的差异体现在( )
A.生活环境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中学语文规律主要包括
A.语文定理
B.语文原理
C.语文导出式
D.语文定义式
确定教材中的难点,最重要的考虑是
A.知识的重要程度
B.是否需要做实验
C.学生的认识和心理方面
D.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享有哪些权利( )
A.教育权
B.生存权
C.发展权
D.赠与权
重点知识要求学生
A.掌握
B.理解
C.知道
D.了解
结构的特性
A.自我调整性
B.内在有序性
C.再生性
D.可行性
学习语文的思维特征
A.间接性特征
B.个性特征
C.动力因素特征
D.发展性特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