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佳木斯大学语言治疗学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义和团运动
·明末农民起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林则徐
·魏源
·康有为
·郑观应
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胜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
·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为中华民国成立传造了条件
·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梁启超言:“中国之有群众的政治运动,实自此始”。指的是( )。
·“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
·“长兴讲学”
·“戊戌政变”
1913年3月国会召开前夕,革命党人( )被杀,孙中山为他题写挽联:“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陈其美
·宋教仁
·陶成章
·徐镜心
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著作是( )
·《天演论》
·《俄彼得变政记》
·《变法通议》
·《仁学》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
·《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种从属于( )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欧美列强
·封建秩序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失败。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中法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 )。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十一条》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 )。
·洋务运动
·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
·政治问题
·经济问题
·军事问题
·土地问题
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拥戴( )为军政府大都督。
·袁世凯
·黎元洪
·孙中山
·黄兴
标志着以慈溪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 )。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镇压义和团运动
·戊戌政变
·《辛丑条约》的签订
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 )。
·《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明定国是》
·《商律》
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林则徐。
·对
·错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活动以民用工业为重点。
·对
·错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洋务运动。
·对
·错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同盟会。
·对
·错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正确
·错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
·得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是( )。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少数人的呐喊不可能根本改造封建社会环境中的国民性。
·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已经不能改造中国。
·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
·存在形式主义、片面性、绝对化等缺陷。
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政权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 )。
·共产党员
·党外进步人士
·开明士绅
·中间派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
·反帝反军阀政治口号的提出者
·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革命武装战争中的先锋模范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的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代表是( )。
·张国焘
·李立三
·瞿秋白
·王明
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在( )上。
·八七会议
·中共六大
·中共五大
·古田会议
1938年召开的( )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
·四大
·五届五中全会
·六届六中全会
·七大
1945年8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的谈判是( )。
·西安谈判
·重庆谈判
·南京谈判
·北平谈判
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 )。
·改“土地归工农民主政府所有”为“归农民自己所有”
·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改“按人口平分土地”为“按劳动力分配土地”
·改“抽多补少”为“抽肥补瘦”
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重要思想的文章是( )。
·《实践论》
·《井冈山的斗争》
·《反对本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捐弃前嫌,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而发布的文件是( )。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新民主主义论》
1937年9月,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淞沪会战
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中译本之第一人是( )。
·陈独秀
·蔡和森
·陈望道
·李大钊
1927年8月1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南昌起义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秋收起义
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建立的统治是代表( )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中国资产阶级利益
·中国地主阶级利益
·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
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李大钊
·陈独秀
·鲁迅
·瞿秋白
( )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中共四大
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1925年爆发的( )开始的。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香港海员罢工
·五卅运动
·中山舰事件
( )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武昌起义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 )。
·他对资本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
·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
·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当选主席的是( )。
·贺龙
·周恩来
·毛泽东
·朱德
在1949年9月制定的、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地位的法律文献是(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采取的政策是( )。
·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齐头并进
·政治诱降取代军事进攻
下列关于抗战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为党从失败走向新胜利指明了出路。 ( )
·正确
·错误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到,“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指的是“五四运动”。
·对
·错
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性质和任务。 ( )
·正确
·错误
遵义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