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安阳师范学院-幼儿班主任工作

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A.识字 B.写字 C.阅读 D.写作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A.动作概括的形成 B.直观概括的形成 C.语词概括的形成 D.形象概括的形成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儿童数概念形成经历四个明显阶段,下列描述儿童数概念形成次序正确的是()。 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B.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 D.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给物说数→口头数数
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 A.科学概念 B.抽象概念 C.日常生活概念 D.辩证概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1~3岁 B.3、4~5、6岁 C.6、7~11、12岁 D.11、12~17、18岁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o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努力
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A.匀速均衡发展 B.高速不均衡发展 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 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 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 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 A.直观概括 B.功能概括 C.语词概括 D.动作概括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具有()。 A.慈爱的心胸 B.稳定情绪 C.丰富的感情 D.良好的行为习惯
布卢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 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 A.发展快速期 B.发展高峰期 C.发展敏感期 D.发展潜力期
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 A.认知与情感 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 D.意志与行为
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把游戏分为哪两大类?() 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 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 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 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
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 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 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一个概念可以从哪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A.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内容与概念形式 B.概念名称、概念因素、概念表述与概念本质 C.概念内容、概念形式、概念事例与概念特性 D.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与概念定义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三水平是指()。 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 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 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
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A.探究模式 B.游戏模式 C.目标模式 D.过程模式
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A.分析说与综合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 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 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从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方法包括()。 A.向幼儿传授学习的方法、游戏的方法与创造的方法 B.向幼儿传授记忆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与创造的方法 C.向幼儿传授听课的方法、游戏的方法与学习的方法 D.向幼儿传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技巧、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方法与提问的方法
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的类型包括()。 A.尝试错误、顿悟式、说服与诱导 B.信息加工、社会交往、个人发展与行为训练 C.群体模仿、小教师制、讲授与启发式 D.认知训练、行为训练、讲授法与发现法
教师在幼儿发现学习中的指导可分为三类,下列哪一选项是教材中未提及的?() A.系统的教师指导 B.听凭幼儿独立发现 C.幼儿的自我指导 D.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 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 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 D.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
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 A.时间、空间、背景、人物与素材 B.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对入学的适应影响较大的是幼儿对小学生活的()。 A.态度 B.看法 C.情绪状态 D.识字率
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 A.成长记录袋、评定包与作品评定 B.诊断性评价警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C.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 D.档案袋、业绩评定与同伴评价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不良的亲子互动类型的是()。 A.拒绝型 B.支配型 C.过度保护型 D.放任自由型
()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A.动机理论 B.品德学习 C.问题解决 D.学习理论
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的儿童。 A.100 B.110 C.120 D.130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A.班杜拉 B.瓦拉斯 C.韦纳 D.马斯洛
紧张、松弛对照训练这种松弛训练法由()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A.艾里斯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雅各布松
()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后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属于行为改变的()。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现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角色有()。 A.教育者 B.母亲 C.朋友 D.研究者
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 A.全身松弛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自信训练 D.系统脱敏法
贾德的概括说所依据的主要是他在1908年所做的()实验,这个实验被看作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A.记忆实验 B.水下击靶 C.肯定性训练 D.猫开笼取食的实验
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O~3岁 B.3~6岁 C.6~12岁 D.o~18岁
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清楚的情绪反应,即()。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
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 A.5±2个信息单位 B.7±2个信息单位 C.6±2个信息单位 D.8±2个信息单位
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A.培养读写兴趣 B.严格要求 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 D.尽可能多识字
幼儿教师的劳动的创造性是由()决定的。 A.教师本身的特点 B.幼儿本身的特点 C.教师教育特点 D.幼儿教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