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性质是( )
A.知识性
B.基础性
C.主体性
D.问题逻辑性
对学生有意义的的自我体验包括( )
A.生活体验
B.情感体验
C.价值体验
D.行动体验
行为改变法中不包括( )
A.哑剧表演
B.示范学习
C.空椅子表演
D.行为训练
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包括( )
A.整合性
B.潜隐性
C.依附性
D.融合性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的性质包括( )
A.全局性
B.导向性
C.陶冶性
D.规范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性质包括( )
A.活动性
B.系统性
C.主体性
D.互动性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
A.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B.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C.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
D.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
从课程结构形式来看,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分为哪两大类( )
A.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合作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C.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
D.体验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贯彻相容性原则必须做到( )
A.参与
B.尊重
C.坦诚相待
D.信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则之外特别强调的原则是( )
A.发展性原则
B.相容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体验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强调的“三重”是( )
A.重参与
B.重教育
C.重过程
D.重转变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影响比较大的课程论学派有( )
A.结构主义课程论
B.人本主义课程论
C.行为主义课程论
D.实用主义课程论
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 )
A.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B.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C.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
从教学内容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成长中的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要让学生学会( )
A.认识环境
B.接纳自我
C.调适自我
D.适应环境
从狭义的课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形式,它有自己明确的( )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过程
学习动机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
A.知识价值观
B.学习兴趣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性别角色分化和性意识急速发展的时期,其发展一般需要经历以下哪几个过程:( )
A.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和了解
B.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
C.对异性的关注
D.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
自我意识教育与辅导工作主要包括( )
A.自我认识的教育与辅导
B.自我体验的教育与辅导
C.自我接纳的教育与辅导
D.自我完善的教育与辅导
职业教育与辅导的基本内容包括( )
A.明确职业能力倾向
B.了解职业兴趣类型
C.探索职业价值取向
D.培养职业实践技能
教师在指导青少年学生进行正常异性交往时,要告诫或建议他们把握好的两个原则是( )
A.热烈
B.冷静
C.自然
D.适度
休闲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下面哪几项( )
A.认识休闲的功能
B.学会休闲的选择
C.懂得休闲的伦理
D.利用休闲的时间
情绪辅导的内容与措施包括( )
A.情绪熏陶
B.情绪识别
C.情绪沟通
D.情绪管理
努力管理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哪几种( )
A.时间管理
B.情绪管理
C.动机控制
D.环境管理
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支持策略
维纳提出的学习动机的自我归因理论认为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别人的反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的六种原因,并将这六种原因分成三个维度,即( )
A.可控性
B.平衡性
C.控制点
D.稳定性
教师在同伴冲突的解决过程中应该做到( )
A.客观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公正、平等
B.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C.立即通知家长前来共同解决
D.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处理和解决冲突
自我完善教育与辅导的措施包括下面哪几项( )
A.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B.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设定与自我激励
C.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与自我控制
D.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与自我强化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
B.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化
C.心理健康教育的专
D.心理健康教育的西方化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A.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B.各地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C.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
D.注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自1999年以来,我国教育部专门颁发的关于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主要有:( )
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B.“普通学校教育大纲”
C.《关于加强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D.《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从设有的专门岗位来看,香港为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人设置的专业职位有( )
A.临床心理学家
B.教育心理学家
C.社会工作者
D.辅导老师
2001年11月台湾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心理师法”把心理师分为( )
A.临床心理师
B.学校心理师
C.咨询心理师
D.职业心理师
下列对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表述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定的职业化、高学历化取向
B.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综合化、途径的多样化与整合化取向
C.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培养的专业化、实践化与研究化取向
D.心理健康教育的国家化与民族化取向
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是()
A.专家队伍扩大,政府投入增多
B.人才培养加快,资格要求提高
C.服务领域广泛,工作任务加大
D.专业组织机构成立,学术期刊创办,学术研究加强
从广义上说,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与兴起主要受益于哪几个领域的发展及推动()
A.心理卫生
B.心理测量
C.心理咨询
D.职业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A.面对所有师生,开展游戏治疗活动
B.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C.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间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D.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是()
A.体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精神
B.兼顾社会和个人需求
C.立足当前
D.促进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包括( )
A.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B.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C.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D.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认识有误的是( )
A.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B.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C.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D.治疗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素质
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认识有误的是( )
A.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B.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C.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D.治疗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素质
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认识有误的是()
A.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B.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C.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D.治疗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分解为()
A.基础目标
B.基本目标
C.终极目标
D.发展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不同点除了理论基础不同、学生观不同外,还有( )
A.目标侧重不同
B.工作内容不同
C.工作原则不同
D.方法手段不同
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促进功能理解正确的是( )
A.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B.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C.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D.消除民族差异,促进世界统一
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定向与领导作用
B.基础与中介作用
C.操作与动力作用
D.激励与增效作用
就功能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重在突出工作的( )
A.主动性
B.超前性
C.预防性
D.治疗性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四者之间既具有某种程度的( )
A.一致性
B.渗透性
C.差异性
D.矛盾性
在心理治疗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 )
A.来访者
B.求助者
C.患者
D.病人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 )
A.来访者
B.求助者
C.求询者
D.病人
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B.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
D.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