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统计学

异距数列是各组组距不都相等的组距数列 。 (A)对(B)错
总体单位总数和总体标志值总数是不能转化的。 (A)对(B)错
访问调查回答率较低,但其调查咸本低。 (A)对(B)错
统计数据整理就是对原始资料的整理 。 (A)对(B)错
统计研究中的变异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 (A)对(B)错
指数的作用是 ( )。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 )。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时点指标的特点有( )。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断计数 (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下列哪些指标是序时平均数(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数列分析中,反映现象速度变化的指标有( )。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 (D)平均发展速度 (E)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
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劳动生产率指数 (B)产量总指数 (C)销售量总指数 (D)价格总指数
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形式划分有(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线性相关 (D)不相关 (E)非线性相关
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 )。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 (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相关分析特点有( )。 (A)两变量不是对等的 (B)两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D)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E)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
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 (A)样本单位数 (B)样本指标 (C)全及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 (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 )。 (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 (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 (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的 (E)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
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 (A)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概率抽样 (E)非概率抽样
在抽样推断中( )。 (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的 (B)总体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 (C)可能抽取许多个样本 (D)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E)全及指标又称为统计量
下列指标中强度相对指标是( )。 (A)人口密度 (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A)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 (B)人口出生率14.3% (C)粮食平均亩产量为500斤 (D)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
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中位数是( )。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位置平均数是指(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 )。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率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就是组平均数 (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性别分组 (D)企业按地区分组 (E)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 )。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
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在工业普查中()。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 (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 (C)人的年龄是变量 (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 (E)协调职能
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概括为( )。 (A)数量性 (B)大量性 (C)总体性 (D)同质性 (E)变异性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 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 (A)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 (D)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
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 (A)算数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
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计算中有( ) (A)比较作用 (B)平衡作用 (C)同度量作用 (D)权数作用 (E)因素分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