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城建学院-测绘工程(专升本)-空间定位技术原理与应用

GPS主控站位于( ) A.科罗拉多 B.阿森松 C.迪戈加西亚 D.夏威夷
GPS接收机同时接收( )颗以上的GPS卫星发出的信号,用于测定地面点的位置 A.2 B.3 C.4 D.5
GLONASS卫星分布在( )轨道面上 A.3 B.4 C.5 D.6
GLONASS轨道面的倾角为( )度 A.44.8 B.54.8 C.64.8 D.74.8
GPS定位测量中卫星常按( )进行编号 A.按卫星发射先后次序 B.伪随机噪声码 C.国际编号 D.按轨道位置顺序
GLONASS卫星的设计寿命为( )年 A.3.5 B.4.5 C.5.5 D.6.5
GPS卫星的三个注入站包括( ) A.科罗拉多 B.阿森松 C.迪戈加西亚 D.夏威夷 E.卡瓦加兰
目前GNSS系统包括( )等导航定位系统 A.GPS B.GLONASS C.伽利略 D.北斗 E.日本
GPS系统包括( ) A.GPS卫星星座 B.地面监控系统 C.GPS信号接收机 D.GPS卫星钟 E.GPS信号接收机
GPS卫星总是围绕( )旋转且与地球自转无关 A.地心 B.地球质心 C.地球长半轴 D.地球段半轴
( )坐标系便于确定卫星的位置 A.空间直角坐标系 B.天球坐标系  C.大地坐标系 D.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
进行两个不同空间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需要求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当重合点数为( )个以上时,可以采用布尔萨7参数法进行转换 A.2 B.3 C.4 D.5
天球坐标系的X轴指向( ) A.国际协定原点 B.地球质心 C.地心 D.春分点
GPS卫星位置采用( )坐标系 A.1954年北京坐标系 B.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WGS-84坐标系 D.2000国际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 )坐标系系统 A.三维地心 B.二维参心 C.三维大地 D.三维参心
定义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必须明确( ) A.坐标原点的位置 B.三个轴的指向 C.长度单位 D.真北方向 E.中央子午线的位置
UT2是在UT中加入( ) A.极移改正 B.长期变化 C.季节性变化 D.不规则变化
目前,GPS卫星的广播星历轨道误差约为(  )米 A.0.3 B.3 C.30 D.300
开普勒轨道参数是由( )条件决定的 A.卫星的发射条件 B.卫星的运行状态 C.卫星的健康状态 D.地面随时控制
开普勒轨道参数中,( )是时间的函数 A.Ω(升交点赤经) B.e(偏心率) C.V(真近点角) D.i(轨道面倾角)
日月引力对GPS卫星的摄动在五天弧段对卫星位置的影响可达( )公里 A.0.1—0.3 B.1—3 C.10—30 D.100—300
日月引力对GPS卫星摄动中,太阳引力的影响约为月球引力的( )倍 A.0.046 B.0.46 C.4.6 D.46
开普勒轨道参数中,决定轨道形状的参数是( ) A.a(椭球长半径) B.e(偏心率) C.V(真近点角) D.i(轨道面倾角) E.Ω(升交点赤经)
GPS卫星向全球用户播发的星历,是用( )等两种波码进行的 A.C/A B.P C.W D.Z E.Y
导航电文中的信息是以( )码的形式按规定格式组成,按帧向外播发,卫星电文又叫数据码 A.二进制 B.十进制 C.六十进制 D.百进制
遥测码位于各个子帧的( ),它用来表明卫星注入数据的状态 A.开头 B.第二个字码 C.第三个字码 D.最后一个字码
转换码位于各个子帧的( ),其作用是提供帮组用户从所捕获的C/A码转换到捕获P码的信息 A.开头 B.第二个字码 C.第三个字码 D.最后一个字码
GPS信号的基准频率为( )MHZ A.1.023 B.10.23 C.102.3 D.1023
WN表示从1980年1月6日子夜零时UTC起算的星期数,即( ) A.GPS星期数 B.GPS开始时间 C.GPS数据龄期 D.GPS数据健康状态
P码由两个( )反馈移位寄存器相组合而产生的。 A.9 B.10 C.11 D.12
P码码元宽度为C/A码的( )倍 A.0.01 B.0.1 C.1 D.10
GPS存储器内装有的工作软件除卫星预报软件、导航电文解码软件、GPS单点定位软件外,主要还有( )软件 A.自测试 B.相对定位 C.基线解算 D.网平差
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包括三类:即( )。 A.开普勒五参数 B.开普勒六参数 C.时间五参数 D.轨道摄动九参数 E.时间二参数
GPS的第二数据块位于( ) A.第一子帧的3-10字码 B.第二子帧的3-10字码 C.第三子帧的3-10字码 D.第四子帧的3-10字码 E.第五子帧的3-10字码
GPS的第三数据块位于( ) A.第一子帧的3-10字码 B.第二子帧的3-10字码 C.第三子帧的3-10字码 D.第四子帧的3-10字码 E.第五子帧的3-10字码
L1载波包括( ) A.数据流 B.卫星星历  C.C/A码 D.卫星工作状态 E.P码
按接收机的用途可分为( )接收机 A.导航型 B.单频 C.测地型 D.授时型 E.双频
目前的大地型接收机的载波相位测量精度一般为( ) A.1—2mm B.10---20mm C.1—2cm D.10—20cm
动态定位至少有( )台接收机处于运动状态,测定的是各观测时刻运动中的接收机的点位。 A.1 B.2 C.3 D.4
VDOP称为( ) A.平面位置精度因子 B.高程精度因子 C.空间位置精度因子 D.几何精度因子
PDOP称为( ) A.平面位置精度因子 B.高程精度因子 C.空间位置精度因子 D.几何精度因子
GDOP称为( ) A.平面位置精度因子 B.高程精度因子 C.空间位置精度因子 D.几何精度因子
TDOP称为( D ) A.平面位置精度因子 B.高程精度因子 C.空间位置精度因子 D.接收机钟差精度因子
( )是 将调制在其上的测距码和导航电文去掉,重新获得的波 A.载波 B.C/A码 C.P码 D.W码
对于待定点来说,根据其运动状态可以将GPS定位分为( ) A.静态定位 B.动态定位 C.伪距差分定位 D.载波相位测量定位   E.整周跳变定位
根据获得定位结果的时效,GPS测量可分为( ) A.事后定位 B.实时定位 C.载波相位测量定位 D.差分GPS定位 E.整周跳变定位
伪距测量中所使用的三种时间系统有( ) A.各颗GPS卫星的时间标准 B.各台GPS信号接收机的时间标准 C.统一上述时间标准的GPS时间标准  D.平太阳时标准 E.恒星时标准
GPS伪距定位观测方程中有( )四个未知数,这样在任何一个观测瞬间,用户至少需要同时观测四颗卫星,以便解算4各未知数。 A.用户坐标X B.用户坐标Y C.用户坐标Z D.卫星钟差  E.接收机钟差
整周未知数N0的确定方法主要有( ) A.伪距法 B.整数法 C.实数法 D.三差法 E.快速确定整周未知数法
精度因子的数值与所测卫星的几何分布有关,即( ) A.六面体体积大,GDOP值大 B.六面体体积大,GDOP值小 C.六面体体积小,GDOP值小 D.六面体体积大,GDOP值大 E.六面体体积大小与GDOP值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