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男生张三,屡次在考试中出现不及格。辅导员问其原因时,张三总是回答:“老师出的题目太难”,或“我都认真复习了,但老师出题太偏”,或“没地方看书,寝室和教室都太吵,图书馆位子又太少”。而辅导员从其他同学处了解到的情况则是:“他在谈恋爱,根本没看他看什么书。”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生对自己行为的归因属于()。
A:不稳定性、内在性、可控归因
B:外在性、不可控归因
C:不稳定性、内在性、不可控归因
D:稳定性、内在性、不可控归因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同学对该生行为的归因属于()。
A:不稳定性、内在性、可控归因
B:外在性、不可控归因
C:不稳定性、内在性、不可控归因
D:稳定性、内在性、不可控归因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对行为提出归因的学者有()。
A:海德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教师在运用归因理论分析学生状况时,应把握归因理论的精髓:()。
A:有助于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链
B:有助于分析学生稳定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差异
C: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相同或相似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D:并非“放之四海皆准”,要本着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出自: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