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咨询入门

( )是当情绪和情感被过分克制约束,不能适度表达和宣泄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混合着不满、苦闷、烦恼、空虚、困惑、寂寞等多种情绪。
( )是个体受到挫折后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消极情绪反应,表现为对外界刺激不关心、冷淡、退缩。
答案:
( )是源于自己的社会尊重需要未获满足而产生的不良好情绪。
答案: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它与幻觉差不多。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心理咨询分治疗型和发展型。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依照的理论是一致的,所以没有什么区别。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心理咨询师必须无条件的遵守保密原则,这是心理辅导或咨询的职业道德。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心理和生理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嫉妒心作为人的天性人人有之,只是多少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第四次形考作业内容:案例分析

作业要求:搜集常见心理问题与咨询的案例并进行分析,不少于1000字。写作样式见示例。(抄袭者成绩作废)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青春期逆反心理

吴某是初二年级的一名男同学,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上水平,智力较好,对教学比较感兴趣。但是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就使性子,甚至离家出走。父母都从事旅游事业,经常在外,与之交流时间比较少。上一学期的一天早上,因洗头与母亲大闹一场。他母亲认为,早上时间太紧,因而要他晚上再洗。中午,他与同学喝酒,借此来气他的母亲。还有一次,放学路上与一群社会青年一起玩耍,其中有几人抽烟,邻居发现后告诉了他的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他趁机跑出家门,在外流浪两天后才回家。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瞪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与老师讲道理。在初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老师发现他与其他班级的同学打架,把他叫过来进行教育,本来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他担心老师会惩罚他,于是就一口否认,并且与老师大吼大叫,叫老师找出证据和证人。

二、原因分析

吴某的叛逆行为时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2.受家庭生活环境影响

3.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通过以上原因,可将吴某视为青春期逆反心理。

三、解决方案

首先,应该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

其次,对吴某进行心理疏导。第一,了解自己。与他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了解自己。第二,学会自我调节,而且要学会接受他人意见。第三,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第四,改善与家长的关系,学会理解父母。第五,经常找老师谈心,把老师当朋友。

四、小结

对于逆反心理,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看,应学会理解。

从家长的角度看,必须学习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应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成长,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避免出现几种错误的教育方法。

作为学校,应加强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积极、鼓励的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社会方面看,应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要及时、有效、准确地通过大众传媒把握、分析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帮助青少年构建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地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