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下列哪项是小蓟饮子和八正散共同的功用()
A:凉血止血
B:利湿化浊
C:利水通淋
D:燥湿解毒
E:泻火养阴
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患者因贫血、长期低热、反复牙龈出血2个月就诊,经检查诊断为慢性型再障,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丙酸睾酮
B:强的松
C:反复多次输血
D:一叶萩碱
E:EPO
组成中含地龙的方剂是()
A:血府逐瘀汤
B:补阳还五汤
C:桃核承气汤
D:温经汤
E:复元活血汤
符合书写要求的主诉是()
A:寒战、高热、咳嗽、右胸痛两天
B:风心病5年
C:2年前开始多饮、多食、多尿
D:已患高血压3年
E:因慢性腹泻全身乏力1个月
下列除哪项外,均与瘀血的形成有关()
A:气滞
B:血寒
C:饮食偏嗜
D:气虚
E:血热
“水之上源”是指()
A:肺
B:脾
C:心
D:肾
E:肝
一患者,女,36岁。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治疗应选用()
A:抗甲状腺药物
B:无机碘液
C:普萘洛尔
D:放射性碘治疗
E:手术治疗
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
三阴交穴主治病证的是()
A:脾胃虚弱证
B:妇产科病证
C:生殖泌尿系统病证
D:心悸、失眠
E:阳虚诸证
下列情况中,不能正确反映外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的是()
A:发于臀部者,多因火郁而致
B:发于头面者,多因风温引起
C:发于胸腹者,多因气郁、火郁而致
D:发于下肢者,多因湿热寒湿引起
E:发于上肢者,多因风热而致
慢性荨麻疹的特点()
A:伴恶寒、发热,咽喉肿痛,遇热加重
B:风团持久不退
C:有家族史
D:皮损消退后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E:风团反复发作,数月或数年
荨麻疹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的辨证治疗()
A:湿热证:清热祛风除湿
B:风热症:疏风清热除湿
C:血虚风燥证: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D:风寒束表:疏风散寒
E:湿热蕴毒证:清热除湿解毒
甲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哪个()
A:飞沫
B:血液
C:性接触
D:消化道
E:母婴
下列哪项属于非感染性发热的疾病()
A:肺结核
B:肺炎
C:急性肾盂肾炎
D:伤寒
E:血清病
下列关于乳痈成因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邪壅经络,郁闭不通
B:气血两虚,邪毒内陷
C:营卫不和,火毒内生
D:肝气郁结,胃热壅滞
E:以上都不是
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腧穴是什么()
A:肝俞
B:肾俞
C:脾俞
D:肺俞
E:心俞
左某,男,45岁。患慢性肝炎10余年。近一周来出现腹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疼痛,纳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不爽,小便短少,苔白腻,脉弦。此时治疗宜用()
A:柴胡疏肝散
B:五苓散
C:胃苓汤
D:调营饮
E:中满分消丸
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年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E:五年
生理性胎黄,黄疸出现时间一般为()
A:婴儿出生后1~2天
B:婴儿出生后2~3天
C:婴儿出生后4~5天
D:婴儿出生后1天之内或生后2~3周
E:生后3~4周
在医学道德情感中,最重要的一种情感是()
A:同情感
B:责任感
C:事业感
D:公正感
E:愧疚感
黄疸与萎黄的区别在于()
A:身黄
B:尿黄
C:目黄
D:苔黄
E:以上都不是
在为患者手术中的道德要求中,哪条最重要()
A:态度严肃,作风严谨
B:成本核算,经济实惠
C:精诚团结,密切协作
D:安全无害,效果最好
E:耗费最小,痛苦最少
患者,女,33岁,已婚。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净,色紫黯,有块,小腹胀痛,舌紫苔薄白,脉涩。治疗应首选()
A:圣愈汤
B:四物汤合失笑散
C:血府逐瘀汤
D:少腹逐瘀汤
E:膈下逐瘀汤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所以进入流通渠道的药品()
A:应是优质产品
B:只能是合格品
C:可以是等外品
D:分为等级产品
E:是二级产品
心肌损伤的心电图改变是哪个()
A:ST段下移
B:ST段明显上抬,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
C:T波高耸
D:T波倒置
E:异常深而宽的Q波
女,32岁,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胀满,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气,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治疗选择()
A:补中益气汤
B:金匮肾气丸
C:六味地黄丸
D:参苓白术散
E:健固汤合四神丸
薄荷的归经()
A:肺、肝经
B:肺、胃经
C:肝、胃经
D:肺、心经
E:心、肝经
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轻度腹水首选的利尿剂是()
A:甘露醇
B:利尿酸钠
C:螺内酯
D:氢氯噻嗪
E:呋塞米
止带方用于何种带下病()
A: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
B: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白质稠
C:带下赤白相兼,如脓样
D:带下赤白相兼,质粘无臭
E:带下粘稠,色黄无臭
手阳明大肠经缺盆部支脉的循行是()
A:"入脑,上颠,循额"
B:"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C:"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D:"其直者,从肺出络心,胸中"
E:"其直者,下腋循胸,过季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