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平均值控制图主要观察测量值的平均变化情况,用于考察( )
A:精密度
B:特异性
C:准确度
D:敏感性
E:误差
下列哪项不符合毛细血管间质细胞的生理( )
A:可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
B:可促进粒细胞的分化
C:可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分化
D:具有收缩功能
E:调节毛细血管的生长
正常情况下,Ig的含量在mg/L水平的有()
A:体液中IgG
B:血清中IgA
C:体液中IgM
D:血清中IgD
E:血清中IgE
酶的最适温度()
A:全部在37℃左右
B:全部在25℃左右
C:都低于65℃
D:比酶的变性温度低5℃
E:不是特征性常数,与反应条件有关
诊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型的标准为()
A: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NEC.
B:骨髓中原始粒细胞≥90%(NEC.
C:骨髓中原始粒细胞>80%(NEC.
D:D.骨髓中原始粒细胞>70%(NE
E: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NE
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A:支气管哮喘
B:猩红热
C:伤寒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肠寄生虫
最常见的像差是()。
请指出三种以上新的生化仪器和新的实验技术。
双抗体夹心法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将抗原-磁珠抗体复合物与非特异性物质快速分离的机制为( )
A:磁力的作用
B:电场力的作用
C:PEG的凝聚作用
D:洗涤
E:超速离心法
肾移植时,HLA配型最为重要的是()
A:HLA-DP、HLA-C
B:HLA-B、C
C:HLA-DQ、HLA-C
D:HLA-A、B、C
E:HLA-DR、HLA-A、B
关于醛固酮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
B:Na+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
C:K+的重吸收和Na+的分泌
D:H+的重吸收和Na+的分泌
E:K+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
检查皮肤癣菌的主要方法是( )
A:标本直接检查
B:生化反应
C:玻片小培养
D:血清学试验
E:分子生物学检查
乳酸脱氢酶只位于细胞浆中。( )
苯丙酮尿症的确诊主要依据为()
A:智力低下
B:尿三氧化铁试验阳性
C:血中苯丙氨酸明显升高
D:DNA分析
E:尿和汗液有鼠尿臭味
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常用以处理标本的物质是()
A:氯化银
B:明矾
C:甘油
D:氢氧化钾
E:抗菌素
涂片中通常作为测定其他细胞大小的标尺细胞是()。
A:红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浆细胞
关于ABO血型系统基因型与表现型对应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则表现为A
B:基因型为BO则表现型为O
C:基因型为BB则表现型为B
D:基因型为AB则表现型为AB
E:基因型为OO则表现型为O
须在厌氧菌环境中培养才能生长的细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炭疽芽孢杆菌
C:变形杆菌
D:脆弱类杆菌
E:伤寒沙门菌
简述多色荧光标记引物法的原理。
虱的习性中与其传播疾病有关的是()
A:不耐饥饿
B:常边吸血边排粪
C:雌雄虫和若虫均嗜吸人血
D:对温度、湿度敏感
E:体温升高、出汗时即离开人体
有关HbF酸洗脱法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HbF抗酸性比HbA强
B:新生儿55%~85%
C:2岁后<2%
D:成人<1%
E:2岁后>2%
卡氏肺孢子虫的生活史( )
卫氏并殖吸虫的生活史( )
A:需要1个中间宿主
B:需要两个中间宿主
C:无中间宿主
D:需要昆虫媒介
E:需要肥沃的土壤
柯萨奇病毒可致的人类疾病有()
A:无菌性脑膜炎
B:心肌炎
C:胸痛
D:手足口病
E:疱疹行咽炎
在气液色谱中,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A:吸附能力小的
B:吸附能力大的
C:溶解能力大的
D:挥发性大的
E:溶解能力小的
伤寒与副伤寒为乙类传染病,其传播方式为()
A:通过污染的空气传播
B:通过污染的食物、水经口传播
C:通过病人的密切接触传播
D:通过血液传播
E:通过共用毛巾、牙刷等物品传播
前向散射光是指激光束向前照射细胞时( )
A:光以0.5~10°的散射信号
B:光以20~30°的散射信号
C:光以35~60°的散射信号
D:光以90°的散射信号
E:光以45°的散射信号
下列哪一项不是为促进凝集现象的出现而采取的措施()
A: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
B:用胰酶或神经氨酸酶处理
C:增加试液的黏度
D:增加蛋白质或电解质
E:离心使复合物沉淀
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AE)阳性且能被NaF所抑制的细胞是( )
A:粒细胞
B:红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E:巨核细胞
下列关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时环境温度最好为20.25℃恒温
B: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干化学法测定技术的浓度计算
C:干化学试剂的胶膜可减少血清内源性物质的干扰
D: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必定是单通道
E:离心式生化分析仪采用同步分析
分枝杆菌属细菌( )
A:不产生内毒素
B:致病性与菌体成分蜡质D有关
C:致病性与菌体成分索状因子无关
D:产生外毒素
E:致病性与菌体成分分枝菌酸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