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神经内科高级职称
下列哪个是偏头痛预防的药物()
A:托吡酯
B:利扎曲普坦
C:阿司匹林
D:双氢麦角胺
E:布洛芬
关于L-Dopa剂型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何种剂型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和经济状况
B: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应首选复方卡比多巴(息宁)或苄丝肼-左旋多巴(美多巴)
C:老年患者受生命期限的限制,需用药时间短,衰减效应的机会少,应联合用药以优先改善症状
D:<50岁的患者,因治疗时间长,且易出现多种副作用,应尽量推迟多巴制剂的应用
E:年轻患者要在保障继续工作和延迟衰减效应两方面取得平衡,可给予小剂量多巴制剂加DA受体激动剂或保护剂
下列哪个部位病变会出现真性尿失禁()
A:颈膨大
B:胸髓
C:腰膨大
D:脊髓圆锥
E:马尾
下列那项不符合视盘水肿()
A:常见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B: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充血,边缘模糊
C:眼底检查有时可见视盘周围出血
D:早期出现视力减退
E:晚期继发视神经萎缩
依据影像错配作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准入条件的研究是()
A:ACAS
B:ATLANTIS
C:ECASS
D:EPITHET
E:NINDS
视觉中枢位于()
A:中央旁小叶前部
B:距状沟周围皮质
C:海马回后部
D:扣带回后部
E:中央旁小叶后部
男性,60岁,肥胖。睡眠时频繁翻身,肢体运动,时而惊醒,突然又落枕而睡,鼾声响亮,有时家人发现口鼻气流停止。自觉困倦无力,晨起头痛,记忆力、判断力下降。本病诊断为()
A:血管性头痛
B:睡惊症
C:发作性睡病
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E:不安腿综合征
患者,女,25岁,常于受寒后出现四肢肢端对称性疼痛性间歇发白、青紫与潮红,可采用的治疗方法为()
A:注意保暖,防止肢体受凉
B:使用妥拉苏林等扩血管药物
C:使用尼莫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
D:使用利血平等儿茶酚胺耗竭剂
E: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男患40岁,双手如爪状,肌无力伴“肉跳”。“肉跳”应解释为()
A:肌阵挛
B:肌束颤动
C:单纯性局灶性运动发作
D:肌纤维颤动
E:应激性反应
男,24岁,7个月前无诱因缓慢出现左胸电击样疼痛,夜间加重。4个月前左下肢进行性无力,过1个月右下肢无力,排尿困难。查体双上肢正常,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4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BaBinski征(+),T
4
以下感觉减退。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脊髓压迫症
B:急性脊髓炎
C:运动神经元病
D:急性脊髓灰质炎
E:多发性神经病
下列治疗措施适于急性脊髓炎急性期的是()
A:激素
B:维生素
C:抗生素
D:免疫球蛋白
E:α-甲基酪氨酸
血性脑脊液与腰穿副损伤鉴别方法是()
A:离心后上清液为黄色
B:含血量多时放置后凝固
C:用三个试管连续接取脑脊液,含血量均匀一致
D:显微镜下可见皱缩红细胞
E:脑脊液放置后有纤维蛋白膜形成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下列哪项描述
不正确
()
A: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病
B:病情进展缓慢,症状进行性加重
C:累及肢体和头面部肌肉,少数有心肌受累
D: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可有肌肥大
E:肌电图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多相波增多
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出现尿潴留或尿急是损害了()
A:额叶受损
B:胼胝体
C:旁中央小叶
D:额极
E:垂体
女性患者,71岁,突然出现不能说话,右上下肢无力,约20分钟恢复,反复发作,发作后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诊断首先考虑为()
A:癫痫
B:脑栓塞
C:癔症
D:颈内动脉系统TIA
E: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横贯性颈膨大(C
5
~T
2
)病变引起()
A:四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B: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C: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D:双上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E: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双下肢正常
关于多发性硬化下列哪项正确()
A:CT检查均能发现病灶
B:诱发电位检查,半数以上有一项或多项异常
C:在发现病灶方面,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T
D:脑脊液寡克隆IgG带阴性者,可除外诊断
E:只要血浆寡克隆IgG带阳性者,可明确诊断
脑性瘫痪的临床分型()
A:痉挛性脑瘫
B:运动障碍型脑瘫
C:共济失调型脑瘫
D:混合型脑瘫
E:以上全对
脑部病变的患者出现运动性失语是病变损害了()
A: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
B:优势半球中央前回下部
C:优势半球角回
D: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E:颞上回后部
哪项辅助检查对鉴别格林-巴利综合征与脊髓灰质炎有价值()
A:血常规
B:CT扫描
C:脑脊液检查
D:MRI
E:肌肉活检
心源性脑栓塞多发生在()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椎动脉
E:基底动脉
患者,女性,28岁,角膜反射消失,除以下哪个部位损害外都可以出现此种现象()
A:患侧三叉神经眼支
B:患侧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C:患侧面神经核
D:面神经
E:中脑顶盖
多发性硬化发病率在亚洲地区和高发区(北欧、英国等)分别为()
A:1/10万和80/10万
B:2/10万和60/10万
C:3/10万和50/10万
D:4/10万和100/10万
E:5/10万和40/10万
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最常见病因是()
A:情绪激动
B:高血压
C:动脉粥样硬化
D:吸烟
E:饮酒
蛛网膜下隙出血常见的并发症
不包括
()
A:感染
B:再出血
C:脑血管痉挛
D:脑积水
E:癫儿发作
患者,女性,40岁。突然出现剧烈头痛,项枕部痛和呕吐8小时。不发热。无高血压病史。体检:神清,血压轻度增高。右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右上睑下垂,眼球向上、向下、向内运动不能。颈强直,Kernig征(+)。脑CT示脑正中裂,大脑外侧裂和基底池呈高密度影,其受累的脑神经为()
A:右侧动眼神经
B:右侧面神经
C:右侧视神经
D:右侧外展神经
E:右侧三叉神经
下列哪项不适合SAH病人治疗()
A:绝对卧床4~6周
B:尼莫地平
C:阿司匹林
D:抗纤溶药物
E:钙通道拮抗剂
患者有一次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发作,发作时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1~2分钟后抽搐停止,意识逐渐清醒。临床诊断为()
A:癫痫
B:痫样发作
C:假性癫痫
D:癫痫状态
E:失神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下列哪项是不符合的()
A:发作突然
B:症状,体征持续超过24小时,但在2~3周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C:常反复发作
D:每次发作常涉及相同的某动脉供应的脑功能区
E: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分钟或十余分钟
参与角膜反射的结构有()
A:角膜
B:视神经
C:三叉神经
D:中脑顶盖前区
E:面神经
首页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