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肿瘤学高级职称

膀胱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排尿困难
B:尿中有腐肉样物排出
C:无痛性血尿
D:尿频
E:尿流中断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在病程的不同时期需要作放射治疗的大约占()。
A:30%
B:50%
C:70%
D:90%
E:100%
患者女,52岁,因“左手背部红色斑疹1年”来诊。活检:鳞状细胞癌。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提示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原位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距肿瘤4mm。)
A:为保证安全切缘,须再次手术
B:无须再次手术,但术后需要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C:术后需要局部药物治疗
D:病理表现为非典型角化细胞侵及真皮
E:瘤细胞核大、细胞质丰富、嗜酸染色
F:具有明显的细胞间桥和角栓形成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活检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最可能阳性的标志物有()。
A:AE1
B:CD3
C:CD20
D:EMA
E:S100
F:Vimentin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适合的治疗方法有()。(提示入院后明确诊断为原位鳞状细胞癌,病变大小为1.0cm×0.6cm。)
A:局部药物治疗
B:全身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光动力治疗
E:冷冻治疗
F:显微外科治疗
患者男性,63岁,左肺癌术后1年余,已行化疗和放疗近1年,出现多部位骨痛,拟行全身骨显像。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对于该患者,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肺癌骨转移
B:原发性骨肿瘤
C:多发性骨髓瘤
D:右侧肋骨炎
E:局部骨质疏松
F:急性骨髓炎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右肘关节附近出现放射性聚集区,此时首先需要做的是()。
A:询问患者骨显像剂的注射部位及局部有无骨痛
B:做右肘关节前位局部骨显像
C:做右肘关节右侧位局部骨显像
D:做右肘关节后位局部骨显像
E:做右肘关节左侧位局部骨显像
F:做右肘关节右前斜位局部骨显像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第4~9胸椎放射性分布低于周边脊柱骨骼,分界较清晰,应首先考虑的是()。
A:肺癌骨转移
B:原发性骨肿瘤
C:多发性骨髓瘤
D:放疗后改变
E:局部骨质疏松
F:急性骨髓炎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骨显像提示右侧肩胛骨区可见放射性浓聚灶,为了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宜作下列哪种体位的检查()。
A:右臂抬高胸部后位像
B:右胸部前斜位像
C:左胸部前斜位像
D:左臂抬高胸部后位像
E:下胸椎和腰椎后斜位像
F:TOD位像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骨显像提示左侧胸廓外缘可见放射性浓聚灶,为了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宜作下列哪种体位的检查()。
A:右臂抬高胸部后位像
B:右胸部前斜位像
C:左胸部前斜位像
D:左臂抬高胸部后位像
E:下胸椎和腰椎后斜位像
F:TOD位像
在细胞中起重要调节功能的“生命开关”指的是( )
A:酪氨酸激酶 
B:RAS蛋白 
C:磷脂酶 
D:苏氨酸激酶 
E:赖氨酸激酶 
患者男性,63岁,左肺癌术后1年余,已行化疗和放疗近1年,出现多部位骨痛,拟行全身骨显像。患者右肘关节附近出现放射性聚集区,此时首先需要做的是()。
A:询问患者骨显像剂的注射部位及局部有无骨痛
B:做右肘关节前位局部骨显像
C:做右肘关节右侧位局部骨显像
D:做右肘关节后位局部骨显像
E:做右肘关节左侧位局部骨显像
F:做右肘关节右前斜位局部骨显像
试分析应用L-Q等效公式的基本条件。
全脑照射时导致复发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
A:后颅窝低剂量
B:前颅窝低剂量
C:中颅窝低剂量
D:脑干低剂量
E:小脑低剂量
患者女性,72岁,咳嗽、咳痰1个月余,无发热、盗汗,否认结核病史。查体:右颈部锁骨上触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右上肺呼吸音低,余无阳性体征。肺部CT右上肺前段可见一0.7×1.0cm结节,无分叶、毛刺及胸膜牵拉征,痰找抗酸杆菌及找癌细胞均阴性。遂行F-FDGPET/CT显像。F-FDGPET/CT示右上肺结节及右颈部淋巴结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肺部病变F-FDGPET/CT检查适应证的是()。
A:肺部病变的良恶性鉴别
B: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
C:早期评估肺癌治疗效果、预测预后
D:肺癌术后瘢痕与复发的鉴别
E: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述有关F-FDGPET/CT显像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恶性肿瘤分化越好,FDG摄取相对越多
B:心肌可显影,亦可不显影
C:正常消化道可出现F-FDG生理性摄取
D:肺部病变如嗜酸性肉芽肿、活动性结核等可呈假阳性结果
E:肌肉活动或肌紧张可致局部软组织放射性摄取增加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在肺部结节的鉴别诊断中,需排除的假阳性因素有()。
A:真菌感染
B:结核球
C:嗜酸性肉芽肿
D:炎性假瘤
E:以上均是
临床上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手段是( )
A:手术
B: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支持治疗
E:中医治疗
患者女,48岁,因“上腹胀痛,皮肤黄染伴尿色加深、粪颜色变浅2周”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7.5℃,P86次/min,R24次/min,BP120/80mmHg;皮肤、巩膜中度黄染,上腹轻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目前主要考虑的诊断有()。
A:十二指肠肿瘤
B:Vater壶腹区肿瘤
C:胰腺肿瘤
D:高位胆管肿瘤
E: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F:胆管蛔虫症
属于肿瘤发生的诱因的有( )
A:吸烟 
B:微生物感染 
C:放射线 
D:慢性疾病 
E:内分泌失调 
下述关于喉癌常规放疗描述正确的是()。
A:声门癌放疗首选60Co或4MV直线加速器
B:喉癌通常采用分段照射以减少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并发症
C:放疗分次剂量宜低于2Gy,即1.8Gy/次
D:第二原发肿瘤是放疗常见的急性期反应
E:声门上型喉癌的射线能量选择对疗效影响较大
X线全身照射需用低剂量率,一般为( )
A:50~100cGy/分 
B:30~50cGy/分 
C:10~20cGy/分 
D:4~8cGy/分 
E:1~4cGy/分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下列病症中哪项与放疗无关( )
A:放射性脑脊髓炎
B:张口困难,口干
C:放射性中耳炎
D:颈部软组织纤维化
E:性腺功能障碍
霍奇金病的特点是()。
A:病变常从一个淋巴结开始,逐渐向远处扩散
B:细胞单一性
C:多个浅表淋巴结同时发生
D:混合细胞型
E:以上都不是
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肿瘤更易治愈( )
A: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 
B:放射中度敏感的肿瘤 
C:放射低度敏感的肿瘤 
D:放射不敏感的肿瘤 
E:放射拮抗的肿瘤 
布洛芬每日的最高限量为()。
A:4.5g
B:3.2g
C:5.4g
D:2.3g
E:5.0g
胸腺癌的主要蔓延方式( )
A:血行转移
B:胸内外淋巴结转移
C:胸内扩散+血行转移
D:胸内局部扩散
E:胸膜转移
细胞分化是指同源细胞逐渐发育为具备某种特征的另一类细胞的过程,这种特征是指()。
A:形态结构稳定,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不稳定
B:形态结构不稳定,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稳定
C: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稳定,生化特征不稳定
D: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均稳定
E: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均不稳定
物理致癌物包括( )
A:紫外线 
B:电离辐射 
C:硅纤维 
D:石棉 
E:苯 
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经典方案有( )
A:顺铂+足叶乙甙(PE)
B: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CAV)
C:CE和CAV交替使用
D:诺维本+卡铂(Nc)
E:泰素+卡铂
2条主要细胞凋亡途径的枢纽是()。
A:p53
B:Bcl-2
C:Caspase-3
D:Caspase-8
E:Caspase-9
常见的肌瘤变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
按照小细胞肺癌的形态、治疗反应及预后可分为3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患者,42岁,1年前行肝癌手术,胸部CT扫描如图,应诊断为( )
A:肝癌肺转移
B:肺结核球
C:球形肺炎
D:肺多发囊肿
E:肺脓肿
关于非精原细胞瘤叙述正确的是( )
A:病程长发展快
B:症状明显
C:85%有远地转移
D:常合并血液恶性肿瘤
E:AFP不高
按1987年UICC食管癌分期标准,胸上段食管的范围为()。
A:胸骨上缘水平至气管隆突处
B:后胸廓入口气管分叉水平
C:后胸廓入口至主动脉弓水平
D:胸骨切迹水平至气管分叉水平
E:主动脉弓水平至气管分叉水平
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患者女,45岁,16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转移20/24。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开始行AC→T辅助化学治疗共8个周期(5个月);10个月前完成胸壁及锁骨上、下区放射治疗。近日出现右下肢、腰椎多发骨痛。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应检查()。
A: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
B:骨痛部位X线片
C:骨痛部位CT
D: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E:PET-CT
F:骨活检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其后续可以接受的全身系统治疗包括()。(提示骨扫描:肋骨、股骨、胸椎、腰椎多发代谢浓聚。相应部位X线片:多发溶骨性改变,无病理性骨折。)
A:放射治疗
B:化学治疗
C:内分泌治疗
D: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E:二膦酸盐治疗
F:手术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亟需的治疗为()。(提示患者突然出现双下肢不能活动,伴感觉麻木。椎体MRI:T10椎体压缩性骨折,伴脊髓压迫。)
A:放射治疗
B:化学治疗
C:内分泌治疗
D: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E:二膦酸盐治疗
F: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