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善于治疗肺热哮喘兼小便不利的药物是()。
A:天麻
B:羚羊角
C:赭石
D:地龙
E:牡蛎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夜甚”,是因为()。
A:人气始生,病气衰
B:人气长,长则胜邪
C: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D: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
E:人气抗邪,卫外为固
肠内营养糖代谢紊乱可发生()。
A:吸入性肺炎
B:鳞状脱屑、脱发
C:全身感染
D: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E:胆囊结石、胆汁淤积
下列哪项是异位妊娠破裂时最主要的症状( )
A: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B:不规则阴道出血
C: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剧痛
D:晕厥与休克
E:急性贫血
下列流感病毒亚型,不属人流感病毒的是()。
A:H1
B:H2
C:N1
D:N2
E:N3
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
A:心的功能
B:脾的功能
C:肝的功能
D:肺的功能
E:肾的功能
初产妇,26岁。妊娠40周,骨盆狭窄,产程出现停滞并突发剧烈腹痛,考虑的诊断是()。
A:羊水栓塞
B:子宫破裂
C:子痫
D:胎盘早剥
E:前置胎盘
患儿,女,9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辨证为水气上凌心肺。中医治法是( )
A: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B:平肝潜阳,泻火泄热
C:辛开苦降,辟秽解毒
D:健脾益气
E: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真寒假热的面色为()。
A:面呈青色
B:面色紫黯
C:浮红如妆
D:满面通红
E:面呈黑色
具有润肺止咳、灭虱杀虫功效的药物是()。
A:杏仁
B:竹茹
C:半夏
D:桔梗
E:百部
下列病证应急则治其标的是()。
A:二便不通
B:脾虚泄泻
C:阳虚外寒
D:阴虚内热
E:气血两亏
对阴阳偏衰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A:损其有余
B:补其不足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实则泻之
患者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川芎茶调散
B:天麻钩藤饮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镇肝熄风汤
E:羚角钩藤汤
患者,男,31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身体困重,胸闷纳呆。舌苔厚腻,脉沉缓。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质(++)。诊断为肾炎。其证型是()
A:风水泛滥证
B:水湿浸渍证
C:湿热壅盛证
D:湿毒浸淫证
E:脾肾亏虚证
慢性菌痢的病程时限是()
A:超过1年
B:超过6个月
C:超过2个月
D:超过2周
E:时限不定,反复发作
针对乳腺癌气血两虚证者,宜用()。
A:逍遥散加减
B:二仙汤加味
C:清瘟败毒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D:人参养荣汤加减
E:失笑散合开郁散加减
冠心病心绞痛阴寒凝滞证的治法是()。
A:益气温阳,宁心安神
B: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C:养心壮胆,安神定悸
D:养心滋肾,宁神复脉
E:益气补血,宁心定悸
关于方剂与治法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B:治法是方剂的依据
C: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D:治法的形成先于方剂
E:治法是指导遗药组方的原则
水肿并见恶寒发热,肢节酸楚,脉浮,治疗主方为()。
A: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B:防己黄芪汤
C:五皮饮
D:越婢加术汤
E:五苓散
《内经》所谓“阴阳之道路”是()。
A:天地
B:男女
C:左右
D:水火
E:上下
治疗虚劳肺痿,宜用()。
A:麦门冬汤
B:炙甘草汤
C:参苓白术散
D:百合固金汤
E:清燥救肺汤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芒硝、桃仁
B:枳实、厚朴
C:芍药、桃仁
D:大黄、桃仁
E:芒硝、杏仁
哮证缓解期表现为肺脾气虚证候者,宜选用()。
A:左归饮
B:六君子汤
C:六味地黄丸
D:麦门冬汤
E:大补阴丸
当事人对追究的行政责任不服,可以依法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
A:不执行行政处理
B:申请行政复议
C:对行政处理拖延
D:要求协商处理
E:申请民事诉讼
莱菔子除消食外,还可治疗的病证是()。
A:产后瘀阻腹痛
B:乳房胀痛
C:咳喘痰多
D:遗精遗尿
E:胁肋胀痛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
A: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脘腹痞胀,恶食懒倦,大便不畅者
B: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下利者
C:脾胃虚弱,水热互结。症见心下硬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
D:脾胃虚弱,痰浊内阻。症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苔腻脉滑者
E:胃虚有热,和降失常。症见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者
某男,63岁,患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年,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疗,近日感觉胃脘隐隐疼痛,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喜热食。多属()
A:胃阳不足
B:热邪犯胃
C:食滞胃脘
D:痰饮内停
E:肝胆郁热
治疗热邪壅盛一型便秘,应加用( )
治疗血虚型便秘,应加用( )
A:合谷、内庭
B:太冲、中脘
C:脾俞、气海
D:足三里、三阴交
E:神阙、关元
急性病毒性肝炎黄疸最早出现的部位是()。
A:手(脚)掌皮肤
B:四肢皮肤
C:口腔黏膜
D:面部皮肤
E:巩膜
观察“虚里”变化,以了解其盛衰的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