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耳鼻喉科高级职称

下列哪一项不用于清热剂()
A:阳明腑实,潮热谵语
B:热病后期,夜热早凉
C:热入血分,昏谵发斑
D:三焦火毒,烦躁狂乱
E:热在气分,壮热口渴
肉豆蔻的功效是()
A:涩肠止泻,敛肺止咳
B:固精止遗,温中止呕
C: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D:固精止带,祛风散寒
E: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驱虫剂的适宜服法是()
A:饭前服
B:饭后服
C:临卧空腹服
D:腹痛即时服
E:以上都不适宜
太阳蓄血证的临床表现是()
A:少腹急结,其人如狂
B:少腹硬满,其人发狂
C:脉沉结
D:脉微而沉
E:其人喜忘
气味芳香、成分易挥发的药物宜()
A:后入
B:布包煎
C:另煎
D:烊化兑服
E:先煎
藏象的基本含义是()
A:五脏六腑的形象
B:内在组织器官的形象
C: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
D: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E: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下列哪种解释最全面()
A:口苦、咽干、目眩中的一证
B:少阳主证中的一部分证侯
C:小柴胡汤或然证中的一证
D:往来寒热一证
E:必见往来寒热一证
人的视觉功能,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
A:心主血脉功能
B:肺主气的功能
C:脾主运化功能
D:肝的藏血功能
E:肾的藏精功能
以下哪种神志障碍,见于阳明蓄血证()
A:如狂
B:发狂
C:谵语
D:喜忘
E:独语如见鬼状
患者症见头痛眩晕,甚则欲仆,胸闷,恶心欲呕,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选用()
A:川芎茶调散
B:天麻钩藤饮
C:镇肝熄风汤
D:藿香正气散
E:半夏白术天麻汤
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生姜芍药
B:黄芩大枣
C:甘草柴胡
D:黄芩枳实
E:半夏人参
表里同病的治则,正确方法是()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先治表有碍于里,先治里有碍于表时,应表里同治
D:先表后里
E:以上都正确
根据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的脉象,下列哪些可以说明其临床特点()
A:阴乘阳位,胸阳不通
B:胸阳不足,阴邪内盛
C:寒饮气逆
D:本虚标实
E:阴寒痼结
胸痹患者最应忌食的是()
A:鱼、虾、蟹等腥膻发物
B:肥肉、脂肪、动物内脏
C:胡椒、辣椒、大蒜
D:油炸粘腻、不易消化
E:萝卜、豆腐
三七的主治病证是()
A:出血证
B: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C:胃热呕吐
D:虚损劳伤
E:水肿,黄疸
中药配伍中的相杀指的是()
A: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配伍应用
B: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C:一种药物能消除或降低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功效降低或丧失
E:以上都不是
酸味药的适应证是()
A:湿热泄泻
B:食积泄泻
C:热毒痢疾
D:寒湿泄泻
E:脾虚泄泻
治疗阴疽流注及痰阻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的首选药物为()
A:半夏
B:天南星
C:禹白附
D:白芥子
E:皂荚
治疗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应选用的药物是()
A:天冬
B:麦冬
C:玉竹
D:龟甲
E:枸杞子
鼻痰包有以下哪些临床特征()
A:多位于鼻翼处
B:多位于鼻前庭底皮下,牙槽突骨质表面
C:呈丘状或半球形隆起
D:触之有囊样感,不痛
E:触之较硬,触痛明显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善色应具备的特点是()
A:明润
B:含蓄
C:有光泽
D:色弊
E:五色精微象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的含义:()
A:水泻
B:肠鸣泄泻
C:暴泻
D:下利不爽
E:下利完谷不化
暑邪伤人,可见到气短、乏力症状,其原因是()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邪伤人,损伤脾胃,纳食减少
C:暑多挟湿,阻遏气机
D: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E:暑为阴邪
组成中不含甘草的方剂是()
A:桃核承气汤
B:凉膈散
C:新加黄龙汤
D:防风通圣散
E:麻子仁丸
阴偏盛的主要病机特点是()
A:阴液不足,阳气偏亢
B:阳气亢盛,机能亢奋
C:阳气亢盛,耗伤阴液
D:阴寒于内,阳越于外
E:阴盛而阳未虚,寒从中生
男性,28岁。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且伴浮肿。此时对治疗帮助最小的药物是()
A:薄荷
B:升麻
C:木贼
D:附子
E:以上都不是
能化湿解暑,又善止呕的药物是()
A:藿香
B:佩兰
C:砂仁
D:豆蔻
E:草豆蔻
雄黄使用时应注意()
A:内服宜慎,不可过量、久服
B:月经期忌用
C:孕妇忌用
D:切忌火煅
E:肾阳虚忌用
尤善祛上半身风湿的药是()
A:羌活
B:荆芥
C:辛夷
D:白芷
E:香薷
“寒主收引”是指()
A:寒性重浊黏滞
B:寒邪损伤阳气
C:寒邪阻滞气机
D: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
E:寒为阴邪,易伤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