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输血技术(师)

红细胞进入血液后的平均寿命为()。
A:80天
B:90天
C:100天
D:120天
E:130天
害怕感染传染病是人们不愿献血的原因之一,要打消此想法必须做到()。
A:采血环境的干净整洁
B:采血技术的熟练
C:使用一次性的采血袋
D:杜绝一切献血不良反应
E:采血操作过程的安全
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使用的标记物是()。
A:放射性核素
B:辣根过氧化酶(HRP)
C:碱性磷酸酶(AP)
D:荧光素
E:β半乳糖苷酶
红细胞保存液之一为SAGM,以下哪种含量正确()。
A: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羟乙基淀粉
B: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
C:氯化钠-腺嘌呤-生理盐水-羟乙基淀粉
D:氯化钠-腺嘌呤-磷酸盐-羟乙基淀粉
E: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辅酶A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稀释式自身输血的禁忌证()。
A:造血系统疾病
B:伴有感染性发热或菌血症
C:心功能正常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
D:有严重内脏疾病或功能不全者
E:休克未纠正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E
B:IgD
C:IgG
D:IgA
E:IgM
输血导致循环超负荷的主要原因是()。
A:输入大量血小板
B:输血速度过快
C:输入大量红细胞
D:输血次数多
E:输入大量全血/血浆
员工培训后效果评价的指标通常包括()。
A:德、能、体、效
B:德、勤、体、绩
C:体、能、绩、效
D:德、能、体、绩
E:德、能、勤、绩
献血记录可以被谁看()。
A:医护人员
B:部门主管
C:化验人员
D:经过授权的人
E:任何人都可以
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
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垃圾中
E:以上都不对
回收式自体输血不良反应不包括()。
A:TA-GVHD
B:空气栓塞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
E:肿瘤扩散
免疫球蛋白(Ig)分成五类的依据是()。
A:V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B:V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C:C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D: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E:CL及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DNA复制时,以序列5′-TAGA-3′为模板合成的互补结构是()。
A:5′-TCTA-3′
B:5′-TAGA-3′
C:5′-ATCT-3′
D:5′-AUCU-3′
E:5′-UCUA-3′
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
A:调理作用
B:促C3转化酶形成
C:参与膜攻击单位的形成
D:趋化作用
E:促CT酯酶形成
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输注新鲜血液()。
A:白血病患者
B:老人
C:婴儿
D:孕妇
E:营养不良的贫血患者
对于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慢性贫血患者氧离曲线右移,可部分代偿组织供氧
B:不要等到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或症状加重后再输血
C:最好输少白红细胞,有条件可输年轻红细胞
D:输血后测定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可快速评估输血的效果
E:长期输血者可用维生素C增加尿铁的排泄
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
A:巴氏消毒法
B:煮沸消毒法
C:流通蒸汽消毒法
D:紫外线消毒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
按照安全输血的原则,AB型全血()。
A:仅可输给AB型的人
B:仅可输给O型人
C:可输给O型、A型、B型和AB型的人
D:仅可输给O型、A型和B型的人
E:可输给任何人
对于反复献血的献血者以下描述不恰当的是()。
A:产生输血传染病危险性较小,因为他们的血液经常被筛查
B:献血动机明确:帮助别人
C:如果血液筛查结果为阳性则较难处理,因其前次所献血液已被输注给受血者,那时可能其处在窗口期
D:熟悉献血过程,不需要对其进行鼓励
E:如果血液筛查结果为阴性,献血后不需随访
患者,男,19岁,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输血史,无放疗和化疗史。需要输血治疗。检查血型时,正定型,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B抗体均不凝集。同时用标准A型红细胞试剂、B型红细胞试剂检测。结果:Bc(3+)Ac(-)。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从正反定型结果可知该患者血型是()。
A:A
B:B
C:O
D:AB
E:正反定型不符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反定型血型为()。
A:A
B:B
C:O
D:AB
E:A2B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正定型血型为()。
A:A
B:B
C:O
D:AB
E:A1
患者,男,32岁。急性病容,巩膜疑有黄染。右上腹有明显压痛伴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12.4×109/L,Hb100g/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B超:胆囊明显增大,囊壁增厚,可见反射很强的胆石数个,最大约1.5cm,提示胆囊炎、胆石症。急诊入院准备手术,患者过去无输血史,输血科急诊定血型为“O”型,但与几个O型供血者交叉配血时主侧不凝集,次侧管均出现弱凝集。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RBC与抗A、抗B、抗A1抗体未发生凝集,但与抗A+B有弱凝集(+),有较强的H抗原(3+);患者血清中无抗A抗体,但有较弱的抗B抗体(+)。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从以上信息判断患者血型最可能是()。
A:A1亚型
B:A2亚型
C:A3亚型
D:B1亚型
E:B2亚型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配血凝集()。
A:患者血清中有抗H抗体
B:患者血清中有抗A1抗体
C:冷抗体
D:血型为亚型
E:不完全抗体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考虑如何用血()。
A:红细胞悬液200mL
B:血浆200mL
C:红细胞悬液和血浆各200mL
D:全血200mL
E:暂时没有输血指征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输血科值班医生对患者首先应如何检验()。
A:对患者和供血者用试管法重做正、反向ABO定型试验
B:对患者和供血者做吸收放散试验
C:对患者和供血者用凝聚胺法配血
D:对患者和供血者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E:对患者和供血者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参与Ⅰ型变态反应的是()。
A:IgE
B:IgD
C:IgG
D:IgA
E:IgM
羟乙基淀粉类血浆代用品的作用机制错误的是()。
A:防止和堵塞毛细血管漏
B: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情况下使用可减少清蛋白渗漏
C:减轻组织水肿与减少炎症介质产生
D: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羟乙基淀粉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羟乙基淀粉扩容强度小
E:有较强的容量扩充效应和较长的维持时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检测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不能真实反映机体失血量
B:血红蛋白下降的同时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伴有出血、感染应考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C:急性白血病患者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应尽可能输注新鲜红细胞,将Hb维持在较高水平
D:输血治疗不能解决慢性贫血患者的根本问题
E:慢性贫血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主要依据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对贫血的耐受情况
可通过输血传染的病毒不包括()。
A:新克雅氏病毒
B:HIV
C:HCV
D:HBV
E:风疹病毒
病人,男性,48岁,肝硬化,查血Hb10.5g/L,TP(血清总蛋白)50g/L,清蛋白15g/L。继发门脉高压破裂大出血,大量输血后出现口唇麻木,四肢抽搐,低血钙等表现。最大可能原因是()。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患者,男性,40岁,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服用阿司匹林检测血小板生存时间,其体内MDA和TXB2含量的变化是()。
A:升高
B:减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减低后升高
E:不变
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是()。
A: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B: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C: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
D:Hb为碱性物质
E:细胞核蛋白为碱性蛋白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应如何办理实施手续()。
A:医生写输血申请后,由病人家属同意后直接联系治疗
B:分管医生申请,上级医师批准,患儿监护人同意并签字,由医院输血科和血站工作人员共同实施
C:医生向输血科申请,下医嘱由护士完成
D:分管医生申请,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
E:分管医生申请,由医院输血科和血站工作人员共同完成
胶原蛋白质中出现的不寻常的氨基酸有()。
A:D-赖氨酸
B:乙酰赖氨酸
C:甲基赖氨酸
D:羧基赖氨酸
E:L-赖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