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下列医疗器械产品外包装标识中,不需要在无菌医用脱脂纱布外包装上标出的是()
A:灭菌有效期
B:出厂日期和生产批号
C:包装破损禁用说明或标识
D:酸碱性和刺激性数据和说明标识
E:一次性使用说明或禁止再次使用标识
属于治疗荨麻疹的过敏活性物质阻释剂的是()
A:赛庚啶
B:酮替芬
C:去氯羟嗪
D:异丙嗪
E:苯海拉明
肾功能中度损害时,抗菌药减低至正常剂量的()
A:1/2~1/5
B:1/5~1/7
C:1/5~1/10
D:3/4~3/5
E:2/3~1/2
以下中毒病例中,临床应用特殊试剂能够明确诊断的是()
A:硝西泮
B:丙咪嗪
C:奋乃静
D:苯巴比妥
E:阿米替林
以快速、准确地获得问题的答案是指()
属于药物信息服务的最重要的部分的是()
有助药师明确被问询的问题的是()
可了解工作效果、并为之后工作的进一步完善的是()
对药物信息服务工作会大有裨益的是()
能显示药师的文献评价能力和技巧的是()
A:对问题进行确定并归类
B:对文献进行评价、分析和整理
C:确立有效的检索方法、查阅文献
D:形成答案并以口头形式提供给询问者
E:了解问询人一般资料及询问问题的背景资料
对细菌感染的急性腹泻可选用()
A:环丙沙星
B:阿昔洛韦
C:硝苯地平
D:山莨菪碱片
E:洛哌丁胺
医学指标血肌酐(cr)增高,提示病人可能患()
A:黄疸
B:高血压
C:糖尿病
D:肾损害
E:中毒性肝炎
同时使用2种药物,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同时使用5种药物,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同时使用7种或以上药物,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A:13%
B:38%
C:58%
D:72%
E:82%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检查的正常参考区间是()
A:男性≤50U/L
B:女性≤40U/L
C:男性≤50U/L,女性≤40U/L
D:男性11~50U/L,女性7~32U/L
E:男性17~60U/L,女性11~40U/L
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饮用后人体先是兴奋,随之对中枢神经出现抑制,并扩张血管,刺激或抑制肝药酶代谢系统;另外,有些药也可延迟酒的代谢和分解。总体上,药与酒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两个:一是降低药效;二是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用药期间应禁止饮酒,否则可出现面部潮红、头痛、眩晕等反应的药品是()
A:呋喃唑酮
B:克林霉素
C:庆大霉素
D:依替米星
E:青霉素G-K
下列药物中,解救三唑仑中毒的特效药是()
A:维生素C
B:维生素K
1
C:碳酸氢钠
D:氟马西尼
E:亚硝酸钠
妊娠期糖尿病者宜选用的药物是()
A:胰岛素
B:格列喹酮
C:二甲双胍
D:普伐他汀
E:阿卡波糖
从事药学服务的药师的能力要求是()
A:职业道德
B:专业知识
C:人文知识
D:书写技能
E:专业技能
治疗长期慢性由癌症引起的疼痛的给药原则是()。
A:按疼痛程度,尽可能口服,按时、
B:按疼痛程度,注射起效快,按时、定量个体化,注意监护
C:定量,尽可能口服,自我服务,不限量保证不疼,注意监护
D:自我服务,不限量保证不疼,注意监护
服用抗感冒药不宜超过()
解热镇痛药缓解疼痛不宜超过()
解热镇痛药退热不宜超过()
镇咳药治疗咳嗽不宜超过()
A:1日
B:2日
C:3日
D:5日
E:7日
关于药品服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可以提高药物疗效
B: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可以降低给药剂量,节约医药资源
C: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可以减少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
D: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宜采用早晨一次给药或隔日早晨一次给药
E:降脂药宜清晨服药
引起听神经障碍,导致药源性神经疾病的药物是:()
A:磺胺甲噁唑
B:保泰松
C:庆大霉素
D:甲氨蝶呤
E:甲氧氯普胺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若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时服用可能出现5-羟色胺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死亡,二者交替使用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
A:2日
B:4日
C:7日
D:10日
E:14日
抗茵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包括()
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重症感染
E: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可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
用于前列腺增生症的高选择性α
1
A受体阻滞剂()
A:索利那新
B:坦索罗辛
C:特拉唑嗪
D:托特罗定
E:奥昔布宁
硫酸镁用于救治中毒导泻,适宜()
A:口服给药
B:吸入给药
C:肌内注射
D:直肠给药
E:皮下注射
对于扩大的反应(即A类反应)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是药物对人体呈剂量相关的反应
B:根据药物或赋形剂的药理学和作用模式可预知
C:是最轻微的不良反应
D:停用或减量可部分或完全改善
E:常与药动学和药效学因素有关
乳儿消化不良可见()。
A:黄褐色便
B:柏油样便
C:白陶土色便
D:乳凝块便
E:米泔样便
以下解救中毒措施中,正确的药物拮抗是()
A:二巯丙醇拮抗青霉胺
B:依地酸钙钠可"驱铅"
C:阿托品拮抗颠茄碱类中毒
D:口服氯化铵促使苯丙胺排泄
E:毛果芸香碱拮抗有机磷中毒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胰岛素增敏剂()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A:罗格列酮
B:伏格列波糖
C:瑞格列奈
D:格列吡嗪
E:西格列汀
循证医学的要素是()
A:最佳证据
B:临床经验
C:患者选择
D:对照试验
E:通过对ADR因果关系的了解和判断,有助于改进医师的处方决策,提高处方质量
严重肝功能减退病人常伴功能性肾功能不全,以致使经肝肾两种途径清除的药物的血药浓度很高,因此用药原则是()
A:必须减量应用
B:尽可能避免使用
C:一般无须调整剂量
D:须谨慎使用,必要时减量给药
E:需谨慎或减量,以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用药错误定义为药物在临床使用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临床用药的过程一般是指开写处方、转抄医嘱、药师调剂发药、护士或患者给药以及监测用药结果等。操作失误酿成用药错误的事例是()
A:工作环境嘈杂
B:药品位置凌乱
C:患者经济拮据
D:计算机医嘱系统缺陷
E:静脉用药的浓度计算错误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错误的是()
A: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降到最小
B:为有效防治靶器官损害,要求一天24小时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
C: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够时,可采用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治疗
D:血压平稳控制1~2个月后,可根据需要逐步减少抗高血压药的品种和数量
E:需长期降压治疗,不要频繁改变治疗方案
以下患者中,最适宜口服给药的是()
A:病情危重的患者
B:吞咽困难的老人
C:胃肠反应大的患者
D:慢性病或轻症患者
E:吞咽能力差的婴幼儿
首页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