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二级理论知识

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
A: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B: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C:兴趣和爱好
D: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下列关于“诚信”的“资质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说真实的话,做正确的事能够提升资质
B:在短期内通过努力公关,能够取得资质的有效跨跃
C:积极参与等级鉴定,获得更高资质
D:他人的信任是资质的主要存在方式
集体主义的本质要求是()。
A:人们必须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B:人人享有个人价值实现机会的平均主义
C:个人意愿、意志和行为的叠加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歌舞娱乐场所的下列做法中,符合国家关于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的是()。
A:监控录像资料保留20天
B:包厢包间不安装门锁
C:不接纳未成年人
D:从业人员统一着装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7岁,农民。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称生小孩时受凉,得了“月子病”,只要受凉就双腿疼痛、麻木,甚至发抖、僵硬,不能走路,因此即使到了夏天,下身仍穿得厚厚的,求助者也嫌穿穿脱脱麻烦且不方便。而且干活、走路多了。裤子都湿透了。曾尝试夏天只穿一条裤子,但穿得少了就不能站立和走路,为此很痛苦。心理咨询师决定采用冲击疗法治疗,地点为治疗室。室温为29"C。求助者上身只穿单衣,下身穿衬裤、棉毛裤、薄棉裤。心理咨询师已对求助者进行了认知矫正,启发她下肢和上肢的功能一样,在室温下不会发生僵硬,同时还准备了注射药物和电刺激仪器以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取得求助者的同意后。心理咨询师要求助者躺在治疗床上,迅速将其所穿各种裤子脱下,只留衬裤,结果求助者下肢并未出现发抖、僵硬现象,之后要求病人在床上活动下肢,数分钟后要求下地行走,一次治疗获得成功。



第1题,共2个问题
(多选题)冲击疗法又称()。
A:厌恶疗法
B:满灌疗法
C:暴露疗法
D:认知疗法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冲击疗法中的所谓极限的标志是()。
A:紧张害怕
B:情绪逆转
C:逃避行为
D:如释重负
MMPI的Pa量表得分高提示()。
A:转换性癔症 
B:反社会人格 
C:偏执性精神病 
D:躁郁症躁狂相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岁,大专,某杂志编辑。 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诉,近半年来失眠,体虚,怕冷,爱出汗,两腿发软,浑身无力,不想做事情。在本市一家最有权威的医院做了全面体验,无器质性病变。后来,在神经内科做了一套心理测试题,被诊断为抑郁症。遵照医嘱吃了几天药,越吃药症状越严重,因副作用大未坚持下来。现要求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咨询师:你来这里最需要得到我什么帮助? 求助者:需要解决失眠问题,我睡不好觉,以前入睡大约需要一小时左右,现在吃过药后,半小时可以入睡,但睡眠质量不好。 咨询师:请告诉我你晚上几点入睡?入睡后能有多长时间的睡眠? 求助者:我是做文字工作的,因为学历不高感到压力大,总希望把事情做得完美,有时侯写一些东西,睡觉前就会兴奋,只要兴奋就睡不好觉。两年前我经常喝酒,喝完了难受也睡不好觉,有一次喝多了,浑身出虚汗,心慌气短,被朋友送进了医院,我还以为得心脏病了,现在只要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就害怕,不过现在已不喝酒了。晚上躺在床上越想越睡不着,现在每晚能睡5至6小时吧。 咨询师:越急就越睡不着,这是情绪对睡眠的干扰作用,不知最初你不能入睡时是什么情绪干扰,你愿意谈谈吗? 求助者:就是两年前喝醉酒时,从那以后我就总担心自己会得病,只要躺下就担心睡不着,我睡不够就难受,干什么都感觉累,连现在和你说话都觉得累。 咨询师:睡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兴奋到抑制的转换过程,你这个过程没有转换好,消极的暗示就会使人变得焦虑、恐惧,你的情绪困扰着你的睡眠,有些人白天坐在沙发上,就能睡着,因为是处在一种心理放松的状态。 求助者:(点点头),哦,我明白了,是我要求到床上就得睡着,睡不着就烦,是烦恼情绪影响了我的睡眠。我也知道是真面目回事,但我就是睡不着。 心理咨询师可将本案咨询阶段划分为()。
A:诊断阶段
B:巩固阶段
C:咨询阶段
D:恢复阶段
老年期一般是指()岁以后。
A:50
B:60
C:70
D:80
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利他行为的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的理论属于()。
A:社会生物学
B:学习理论
C:规范论
D:历史文化论
婴儿分离焦虑经历的阶段性变化是()。
A:自发性哭、应答性哭、主动操作性哭
B:悲伤求助、愤怒抗议,尝受失望、情感冷漠,无能为力之下超脱焦虑困扰,企图适应新环境
C:盲目寻人帮助,无选择的寻人帮助,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帮助
D:食欲不良,睡眼不好,企图适应新环境
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 )。
A:存在主义
B:自我实现
C:人的尊严
D:观察学习
下列关于心理异常错误的说法是()。
A:异常心理可以部分地改善
B: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的
D: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1岁,某公司技术总监。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国外学有所成,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回国后与他人创建公司,但在公司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的方面与其他高管存在矛盾,求助者认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但人际关系问题已经明显影响了自己和公司的发展,为此非常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的情况,我想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帮助你解决问题,你看可以么?
求助者:可以,这个方法怎么做呀?
心理咨询师:求助者中心疗法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他的基本假设是:人性本善,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人都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能力,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自己治愈自己。
求助者:是吗?那可太好了,可咨询具体怎么做啊?
心理咨询师: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就是我帮助你通过价值条件作用,去除你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使你恢复成真正自我的过程,就是寻找迷失的自我,探讨真正的自我,重建新的自我的过程,也是你学习与改变自我的过程。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通过促进你的自我成长,使你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求助者:那具体怎么做呢?
心理咨询师:首先咱们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咨询关系是最重要的,然后以心理问题为向导,通过促进心理成长的三种技术,促进你的心理成长。
求助者:促进心理成长还有技术啊?
心理咨询师:有啊,有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坦诚交流的技术以及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求助者:这些技术怎么使用啊?
心理咨询师:这些技术主要是我使用的。通过使用就会促进你的心理成长,使你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最想解决的是人际关系问题,你就用这种方法帮助我吧。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先讨论一下咨询目标,就是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将按照这个目标去帮助你。
求助者:我知道了。
心理咨询师:按照求助者中心疗法的观点,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环境出了问题,影响了人的自我实现,其中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要想解决问题了最为关键的就是达到开发潜能,促进自我实现……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包括( )。
A:人性本善
B:人有一定的潜在能力
C:人可信赖
D:人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心理咨询师在解释人本主义疗法的实质时出现的错误包括( )。
A:通过价值条件作用
B:寻找迷失的自我
C:恢复真正自我过程
D:探讨真正的自我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 )。
A:个体潜能的开发
B:促进主我发展
C:个体人格的重建
D:探讨客体自我
下列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是()。
A:压制
B:情理化
C:合理化
D:正向
人格特质理论把特质看作是()。
A: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
B: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
C:划分人格类型的心理特性
D: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
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标准差为()。
A:12、5
B:11、4
C:10、3
D:9、2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韦伯
C:费希纳
D:艾宾浩斯
关于拜金主义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追求金钱即为拜金主义
B:守财奴是拜金主义的典型代表
C:以获取金钱为人生的最终目的
D:以为金钱是财神爷的化身
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可以分为()。
A:心因性幻觉
B:功能性幻觉
C:假性幻觉
D:思维鸣响
在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时,正确的引导技巧是()。
A:直接建议转换当前话题
B:有原话题引申出新话题
C:对当前话题适当地评价
D:对当前话题适当地追寻
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A:习得性微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心理咨询师对初诊资料的评价注重求助者的学习行为()。
A:对情绪的改善作用
B:对思维的改善作用
C: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D:对功能的改善作用
成员在群体内的现实互动方式是影响群体规范的重要因素,()是群体内主要的互动方式。
A:领导
B:被领导
C:竞争
D:合作
E:攻击
“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阶段。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支持
外控型人格()。
A:认为命运主宰人的生活
B:认为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C:遭遇压力事件后很少怨天尤人
D:体验到压力强度较低
信度系数在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时的作用是()。
A:通过应用测量标准误去体现
B: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
C: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
D:了解具体的误差分数的大小
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学科。
A:哲学
B:历史学
C:人类学
D:传播学
“性别角色”指()。
A:男女在社会行为上的差异
B: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在性别认同上的差异
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
A:事物的形象
B:概念
C:体验
D:活动
E:以上都不是
何为妄想?常见的妄想有哪些?其各有何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