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轧钢工

线材轧制中,为了适应高速轧制,简化导卫装置,通常采用“下压下”轧制。
均热工序是初轧生产中特有的工序。
工字钢需要切成定尺时,应使用()。
A:曲柄飞剪
B:热锯机
C:圆盘飞剪
工作机座一般由()、()、()、()、轧辊轴承和导卫装置组成。
钢的内部质量是影响钢材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剪切型钢时,如果钢材后尾部有毛刺,可能为()。
A:剪刃间隙过大
B:剪刃间隙过小
C:剪切力过大
D:剪切温度低
在轧制过程中,当压下量不变,轧件厚度不变时,(),越容易咬入。
A:轧辊直径加大
B:轧制速度加大
C:轧辊直径减小
某种轧机备件当年消耗为4件/万吨,上年消耗5件/万吨,该备件消耗增长速度为()
A:20%
B:-10%
C:-20%
轧辊龟裂纹缺陷使轧件表面产生()。
缓冷常见的钢材拉伤部位主要是()。
过钢中()进入轧机转动侧和站在轧机进口侧观察。
A:禁止
B:允许过钢间隙
C:允许
D:听工长指挥
在具有纵向沟痕(沟痕与轧辊轴线垂直)的轧辊上轧制金属时,金属的宽展受到阻碍,从而使()增加。
变形的均匀性不影响金属的塑性。
下列试验中不属于金属工艺性能试验的是()
A:可焊性试验
B:淬透性试验
C:冷热弯曲试验
D:冲击试验
矫直辊相对于零位的压下量称为()。
A:相对压下量
B:绝对压下量
C:矫直压力
D:辊缝
轧制过程的温度变化趋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提高变形效率和降低变形能耗,均采用较小的轧辊直径,各类高速无扭精轧机组辊环直径均为()。
A:Φ100-150mm
B:Φ150-180mm
C:Φ120-150mm
D:Φ150-220mm
合金元素溶入铁素体后,产生固溶体,即有()趋势。
A:强度、塑性提高,但硬度、韧性下降
B:强度、硬度升高,但塑性、韧性下降
C:强度、韧性提高,但硬度、塑性下降
带钢生产中,卷取张力的作用是()
A:改善板形
B:提高带钢的机械性能
C:减少划伤
D:改善表面质量
普碳钢与低碳钢相比,其塑性()。
A:差
B:好
C:一样
酸轧产生的表面质量缺陷有()
A:软点
B:划伤
C:擦伤
D:夹杂
轧制力增加,辊缝的弹跳将加大,进而导致轧件高度()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什么叫变形制度?
连续式板带轧机一般采用()的操作规程。
A:低温时大压下量
B:高温时大压下量
C:高速时大压下量
D:高低温压下量平均
40#钢属于()。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当△h为常数时,前滑随压下率的增加而显著()。
()是由某机构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颂布的总质量宗旨和目标。
A:质量计划
B:质量方针
C:质量管理
D:质量体系
将钢分为结构钢和工具钢是按()划分的。
A:用途
B:冶炼方法
C:化学成分
D:加工方法
四辊式轧机是由位于同一垂直面内的四个支撑辊上下排列组成的轧机。
辊径增大则()增大,延伸相应地减少。
A:△H
B:△B
C: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