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口腔主治医师

眼科超声类型包括()。
A:A型超声
B:B型超声
C: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D:彩色多普勒成像(CDI)
E:以上选项均正确
黏蛋白缺乏性干眼症最敏感的实验室检查是()。
A:Schirmertest
B:脂质干涉成像
C:泪液蕨类结晶
D:泪膜破裂时间
E:泪液渗透压
Ante主张决定基牙数量应()
A:以力比值决定
B:以缺牙数量决定
C:以牙周膜面积决定
D:以缺牙部位决定
E:以年龄决定
支配下颌骨牙槽骨的为()
A:颊神经
B:下牙槽神经
C:舌神经
D:颏神经
E:舌下神经
支配上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近中的牙髓及其颊侧黏膜的为()
A:上牙槽后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前神经
D:鼻腭神经
E:腭前神经
指测眼压软如唇,记录为()。
A:Tn
B:T+1
C:T+3
D:T-1
E:T-3
患者,女性,36岁,主诉:近半年全口牙龈逐渐肿大,刷牙易出血,有自动出血史。确诊前应做如下检查,除外()
A:白细胞的趋化功能
B:牙周探针检查
C:血常规和分类
D:牙龈色、形、质
E:不良修复体的检查
溃疡性睑缘炎()。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莫-阿双杆菌
D:单纯疱疹病毒
E:带状疱疹病毒
固定桥承受力时,桥体会发生弯曲变形,以下错误的是()
A:桥体的弯曲变形量与桥体的宽度成反比
B:桥体的弯曲变形量与桥体的长度成正比
C:桥体的弯曲变形量与桥体厚度的立方成反比
D:桥体的弯曲变形与桥体材料的机械强度有关
E:桥体的抗弯强度与桥体的结构形态有关
沟纹舌发病率与年龄因素的关系是()
A:10~60岁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增高
B:10岁前发病率较高
C:60岁后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升高
D:60岁后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降低
E:10~60岁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降低
口腔颌面手术中,皮肤、肌肉、筋膜缝合一般采用()
A:间断缝合法
B:双圈式缝合法
C:反缝法
D:连续缝合法
E:褥式缝合法
关于全口义齿修复时颌位关系的确定、最全面的说法是()。
A:恢复面部适宜的垂直距离
B:确定正确的颌间距离
C:恢复面部生理形态
D:恢复髁突的生理后位和面部下1/3高度
E:纠正下颌习惯性前伸
脉络膜脱离()。
A:CT显示"轨道征"
B:B超显示呈"对吻状"
C:B超显示"慧尾征"
D:CT显示"钙斑"
E:B超显示呈"挖空征"
眼震一般检查法不包括()
A:自发性眼震检查
B:中枢性眼震检查
C:位置性眼震检查
D:变位性眼震检查
E:Frenzel眼镜检查法
白斑()
A:癌前病变
B:癌前状态
C:既非癌前病变,也非癌前状态
患者最近因故右侧颜面神经麻痹,但纯音检查结果显示双侧听力正常,镫骨肌反射结果应为()
A:右耳同侧刺激无反应,对侧刺激有反应
B:右耳同侧刺激无反应,对侧刺激也无反应
C:左耳同侧刺激无反应,对侧刺激有反应
D:左耳同侧刺激有反应,对侧刺激无反应
E:双侧耳均正常
影响口腔pH的因素不包括()。
A:牙石
B:牙菌斑
C:唾液的缓冲能力
D:摄入食物的种类
E:细菌发酵碳水化合物
所有恒牙的牙蕾在胚胎第几个月时形成()
A:第2个月
B:第3个月
C:第4个月
D:第5个月
E:第6个月
关于牙的萌出描述,正确的是()。
A:牙冠形成后向面移动至达到功能位的过程
B:牙根形成至牙进入口腔
C:牙尖进入口腔到与对咬合时期
D:牙冠形成至牙尖进入到口腔
E:牙根形成至牙尖进入口腔到功能位
5岁患儿,突然发热,咽痛拒食,咽后壁一侧隆起,软腭向前推移,初步诊断"咽后壁脓肿",下列哪项处置有误()
A:检查时压舌板轻压舌前1/3
B:切开排脓应取仰卧头低位
C:考虑为结核性者,可在咽部切开排脓
D:穿刺排脓后可在脓腔内注射抗生素或抗结核药
E:手术时必须准备吸引器
关于拔牙体位,术者位于患者的右后方时适于拔除的牙位是()。
A:上前牙
B:下前牙
C:上后牙
D:下后牙
E:下颌阻生智齿
患者,女,55岁,以"右眶下肿痛2周就诊"。查:右上颌尖牙残根,叩痛(+),唇颊沟饱满,触诊较软。右眶下区弥漫性肿胀,皮肤红,发亮,鼻唇沟消失。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的诊断首先考虑()
A:眶下间隙感染
B:上颌囊肿
C:唇部疖痈
D:上颌根尖周炎
E:第三磨牙冠周炎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应采取的治疗措施()
A:口内切开引流
B:局部热敷
C:局部冰敷
D:口服罗红霉素
E:鼻唇沟切开引流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血常规检查可见()
A:白细胞升高
B:红细胞升高
C:白细胞降低
D:红细胞降低
E:血红蛋白升高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患者继而出现高热,喷射状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
A:颅内感染
B:高血压
C:菌血症
D:休克
E:恶性高热
下列材料中,采用哪种材料桩冠修复后患牙牙根折裂的可能最低()
A:镍铬合金桩
B:贵金属桩
C:钴铬合金
D:碳纤维桩
E:与材料无关
自凝树脂在聚合反应过程中伴随有反应热的产生,产热量与哪些因素没有直接关系()
A:塑料体积大小
B:促进剂含量
C:引发剂含量
D:阻聚剂含量
E:环境温度
牙槽骨吸收程度分三度,Ⅱ度吸收是指()
A:吸收≤1/3根长
B:1/3根长<吸收<2/3根长
C:1/2根长≤吸收≤2/3根长
D:1/3根长≤吸收≤1/2根长
E:≥2/3根长
有关牙根纵裂的病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慢性持续性的创伤
B:牙刷选择不当
C:牙根发育缺陷
D:无髓牙
E:过度根管预备
对全冠龈边缘位置设计无影响的因素是()
A:固位力大小
B:边缘密合
C:牙龈健康
D:牙体保存
E:预备难易
与复合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磨耗无关的是()
A:牙刷牙膏磨耗
B:对磨耗
C:食物磨耗
D:树脂与填料之间磨耗
E:复合磨耗
深部真菌病最常侵犯的系统是()
A:消化
B:呼吸
C:泌尿
D:血液
E:神经
患者,男,37岁,主诉鼻塞11个月伴左侧头痛,鼻塞重时头痛亦加重,有时有黏涕流出,不伴鼻出血,已在内科就诊未发现相关疾病,来耳鼻咽喉科就诊见鼻中隔左后段矩状嵴与中鼻甲及下鼻甲相抵,右下鼻甲肥厚且后端灰白呈结节样改变,遂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及"慢性肥厚性鼻炎"并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对此患者的诊断,你认为()
A:诊断已很明确,可直接手术治疗
B:还需行鼻腔鼻窦CT检查
C:先行鼻内镜检查
D:先行上颌窦穿刺
E:颅脑CT扫描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在完成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如头痛并未完全解除,其原因可能是()
A: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成功
B:有相关疾病未被发现
C:患者的心理作用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诉鼻塞短暂缓解后又复发,以右侧为重,检查见右下鼻甲后端肥大,结节状改变如前,有少许血性分泌物附着,对此最妥善的处理是()
A:系术后正常反应,可继续观察
B:上次下鼻甲后端切除不够,可再次手术
C:对该下鼻甲后端取活检
D:对该下鼻甲后端行激光或冷冻补充治疗
E:以上都不妥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若合并有鼻窦炎,最佳治疗方案是()
A:在鼻内镜下综合手术
B:先完成鼻中隔偏曲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再行上颌窦穿刺冲洗
C: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部分切除及上颌窦根治术
D:完成鼻中隔偏曲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
E: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无需继续治疗,自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