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眼镜验光员

复视是产生()的始动因素。
A:集合
B:调节
C:离焦
D:混淆视
下列()不是配戴SCL后出现眼睛发红的原因。
A:急性结膜炎
B:过敏性结膜炎
C:急性虹膜炎
D:急性角膜炎
棱镜度>10.00△垂直棱镜国标允差为()。
A:±(1.25+0.05×Smas)△
B:±(1.00+0.05×Smas)△
C:±(0.75+0.05×Smas)△
D:±(0.50+0.05×Smas)△
验配隐形眼镜问诊,只需询问配戴者的既往眼病,不需了解配戴者的全身健康状况。
环戊通用于散瞳时常用的药物浓度为()的眼药水。
A:0.5%~2%
B:0.6%~2%
C:0.7%~2%
D:0.8%~2%
如果+1.0DS与+2.50DS两镜片紧密相联,则新组成的透镜的屈光度为()。
A:+3.50DS
B:+3.0DS
C:+2.50DS
D:+2.0DS
可观察接触镜与眼表配适状态的裂隙灯检查方法是()。
A:直接投照法宽光照射
B:直接投照法窄光照射
C:弥散投射法
D:滤光投射法
在旋转方向,上直肌的协同肌是()。
A:下直肌
B:下斜肌
C:上斜肌
D:外直肌
软性角膜接触镜复诊时镜片检查内容不包括()。
A:检查戴镜后的视力
B:检查镜片变形及变色
C:检查镜片是否划痕
D:检查镜片沉淀物
下列不属于屈光参差形成的病理因素是()。
A:先天性白内障
B:眼外伤
C:双眼远视眼近视化程度不同
D:眼部手术
棱镜度>2.00~10.00水平棱镜国标允差为±(0.37+0.1×Smas)
通过镜片观察到剪刀运动必定只是单纯近视散光镜片。
隐形眼镜镜片陈旧,表面湿润性下降,可因泪液流失过多导致()。
A:角膜炎
B:结膜炎
C:眼干症
D:异物感
棱镜度在0.00~2.00范围的水平棱镜国标允差为()。
A:±(0.25+0.1×Smas)
B:±(0.50+0.1×Smas)
C:±(0.75+0.1×Smas)
D:±(1.00+0.1×Smas)
如果以1/4DS为间距,则镜片箱内的镜片度数可能为()。
A:0.12D、0.37D、0.62D
B:0.25D、0.50D、0.75D
C:0.08D、0.16D、0.32D
D:0.50D、1.0D、1.50D
-4.0DS框架眼镜病人改戴同屈光度的角膜接触镜时,其视近物时所需的调节力与戴框架眼镜相比将增加的原因是软性角膜接触镜有引起瞳孔括约肌痉挛的作用,调节增加。
属于GPC第三期的表现是()。
A:结膜轻度充血
B:上睑结膜充血及增厚,少量乳头增生
C:上睑结膜充血及增厚,血管模糊,乳头增生,染色明显
D:结膜严重充血,乳头很大且扁平,染色明显
绿色盲表现为卅视锥细胞缺如,故对()。
散光盘的检测时,假设被检查者觉得1点钟和7点钟的线条最清晰,则判断散光眼的其中一条主子午线在该方向上,另一条主子午线在()的方向上。
A:6点钟12点钟线条
B:5点钟11点钟线条
C:4点钟10点钟线条
D:3点钟9点钟线条
关于SCL镜片表面蛋白质沉淀物诱发的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诱发急性巩膜炎
B:可诱发巨乳头性结膜炎
C:可诱发急性虹膜炎
D:可诱发带状角膜变性
戴SCL镜片后出现角膜上皮水肿与镜片下泪液不能充分蒸发导致泪液高渗有关。
交叉柱镜确认散光轴向时如果没有清晰度相等的轴向,则在5度范围内取接近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轴向。
下直肌主要功能为下转眼球,次要功能内收、外旋眼球。
两眼屈光不等时当相差多少以上时,称屈光参差。()
A:2.50D
B:2.00D
C:1.50D
D:3.00D
()是最常见的隐形眼镜镜片沉淀物。
A:钙点
B:结石
C:蛋白膜
D:类脂
关于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片上验光,说法正确的是()。
A:追加度数大于4.0D应进行顶点焦度换算
B:散光度数可以忽略不计
C:片上验光不能确认配适状态是否合适
D:片上验光指主觉验光,不包括客观验光
眼镜架托叶的前角和顶角过大可导致()。
A:托叶上端局部压迫鼻梁
B:托叶下端局部压迫鼻梁
C:托叶前侧局部压迫鼻梁
D:托叶后侧局部压迫鼻梁
角膜接触镜配戴舒适度可有助于评估镜片材料和设计的适应性。
眼球的前后直径平均为()。
A:24mm
B:23mm
C:22mm
D:19mm
+1.0DS/+2.0DC×180可分解为()。
A:+2.0DS/+1.0DC×180
B:-1.0DS/+3.0DC×180
C:+1.0DC×180/+3.0DC×90
D:+1.0DC×90/+3.0DC×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