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与输血后传染病无关的疾病是()
A:乙型肝炎
B:丙型肝炎
C:艾滋病
D:梅毒
E:血友病
简述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活性的原理。
静脉注射以下哪种物质可使尿量增加()
A:血管升压素
B:醛固酮
C:肾上腺素
D:高渗葡萄糖
E:去甲肾上腺素
一渔民在发生撞船事件后2周,手指上出现结节状凸起,30℃培养基上培养出抗酸杆菌。可以初步鉴定为下列哪一种分枝杆菌()
A:鸟分枝杆菌
B:猿分枝杆菌
C:瘰疬分枝杆菌
D:海分枝杆菌
E:龟分枝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通常不用下列染色法( )
A:美蓝染色
B:抗酸染色
C:Albert染色
D:革兰染色
E:Neisser染色
苯丙氨酸脱胺酶试验阳性的细菌是()
A:枸橼酸杆菌属
B:哈夫尼亚菌属
C:普罗威登斯菌属
D:耶尔森菌属
E:爱德华菌属
确定有无支原体污染可做的检测有()
A:相差显微镜检测
B:荧光染料染色检测
C:用电镜检测
D:DNA分子杂交检测或支原体培养
E:FITC荧光染料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亮绿色小点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不包括
()
A:慢性感染
B: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C:潜伏感染
D:慢发病毒感染
E:显性感染
一个农民在秋收季节参加麦收,当地老鼠较多,几天后,该农民出现寒战、高热伴头痛、腰痛、眼眶痛,2~3日后病人又出现黏膜和颈背部皮肤潮红充血,似醉汉貌,该病人最有可能感染了下列哪一种疾病()
A:新疆出血热
B:登革出血热
C:流行性出血热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重型流感
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物质是()
A:白蛋白
B:精氨酸
C:酪氨酸
D:皮质醇
E:胆固醇
结核菌素是结核分枝杆菌的何种成分( )
A:蛋白质
B:磷脂
C:多糖
D:脂多糖
E:核酸
下列关于钩端螺旋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无细胞壁
B:对抗生素不敏感
C:具有鞭毛
D:具有荚膜
E:对青霉素敏感
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白喉,多流行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一年四季
不需镁离子作激活剂的酶是()
A:ALP
B:G6PD
C:CK
D:AST
E:LD
交互作用(cross-talk)
间日疟原虫与三日疟原虫患者最好在发作后多久内采血时间( )
A:10小时
B:15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
E:随时
关血栓的论述,错误的是()
A: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
B:下肢血栓多于上肢
C:动脉瘤内血栓多为混合血栓
D:静脉内血栓尾部多为红色血栓
E:毛细血管内血栓多为白色血栓
病历摘要:患者,女,75岁,肥胖,下肢浮肿;检查结果:尿糖(++++)、酮体(++)、ERY(+)、PRO(++)、WBC(+);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和结晶。 关于本周蛋白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又称凝溶蛋白
B:为免疫球蛋白重链
C: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
D:不能与抗重链或Ig的抗血清发生
E: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可自尿中排出
在一般中性环境中细菌带负电荷,易与以下何种染料结合()
A:中性染料
B:姬姆萨染料
C:酸性染料
D:碱性染料
E:以上均不对
可不经细胞核受体介导调节靶细胞活动的激素是()
A:促甲状腺素
B:糖皮质激素
C:钙三醇
D:孕激素
E:睾酮
在低渗及碱性尿中,白细胞常________;在高渗及酸性尿中白细胞常________。
女性,29岁,一年来面色苍白,乏力气短。检验:红细胞2.5×1O/L,血红蛋白55g/L,MCV74fl,MCH20pg,MCHC0.30,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红细胞淡染区扩大。 可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实验是( )
A:细胞内铁减少,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
B:细胞内铁增加,细胞外铁减少
C:细胞内铁减少,细胞外铁增加
D:细胞内铁增加,细胞外铁增加
E:细胞内铁减少,细胞外铁正常
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
A:玻璃器皿
B:移液器头
C:滤菌器
D:手术刀、剪
E:A+C
疑为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宜做哪项检测()
A:EAC花环试验
B:T淋巴细胞数量、亚群及功能检测
C:溶血空斑试验
D:免疫球蛋白检测
E:E花环试验
尿蛋白选择指数
甲肝的传染源主要是()
A:急性期病人
B:健康携带者
C:急性期病人和健康携带者
D:受感染的动物
E:慢性病原携带者
单核-吞噬细胞参与的超敏反应有( )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均不是
感染期间患者体内产生的急性时相蛋白是()
A:乳铁蛋白
B:热休克蛋白
C:阳离子蛋白
D:C反应蛋白
E:C4结合蛋白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不包括
()
A:菊糖分解试验
B:甘露醇发酵试验
C:马尿酸钠水解试验
D:七叶苷水解试验
E:淀粉水解试验
不属于
ELISA的方法是()
A:间接法
B:中和反应
C:IgM捕获ELISA
D:竞争法
E:双抗体夹心法
首页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