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输血技术(师)

采血前需对采血袋进行检查,其检查内容包括()。
A:采血袋无渗漏、无破损、无霉变、管路无折叠,血袋标识完好,护针帽无脱落,并在有效期内
B:采血袋无渗漏、无破损、无霉变、管路无折叠,保存液无混浊和异物,护针帽无脱落,并在有效期内
C:采血袋无渗漏、无破损、管路无折叠,保存液无混浊和异物,护针帽无脱落,并在有效期内
D:采血袋无渗漏、无破损、无霉变、血袋标识完好,保存液无混浊和异物,护针帽无脱落,并在有效期内
E:采血袋无渗漏、无破损、无霉变、管路无折叠,保存液无混浊和异物,护针帽无脱落
患儿,男性,5岁,因尿道梗阻术后伤口痊愈不良,输血浆110mL。输入30mL后,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升至41℃,减慢输注速度,于10小时内输完剩余血浆,患儿恶心,呼吸急促,发绀,脉搏140次/分,血压下降,继而休克,昏迷。查血白细胞13.4×109/L,中性93%。患儿诊断首先考虑()。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柠檬酸盐中毒
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的()。
A:抗原
B:抗体
C:钩状效应
D:双位点一步法
E:小分子抗原
发热伴酱油色尿的是()。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急性溶血反应
E:循环超负荷
乳糖操纵子中,阻遏蛋白结合的部位是()。
A:启动子
B:操纵序列
C:β-半乳糖苷酶基因
D:β-半乳糖苷透性酶基因
E:β-半乳糖苷乙酰基转移酶基因
患者,孟××,男,10岁,B型RhD阳性,免疫缺陷病,欲行B→A干细胞穆植,术前查抗体效价。实验1:患者血清与Ac:RTW+W;4℃W+实验2:患者中和血清与Ac:LIP-该患者的抗体检测结论为()。
A:IgG抗A+
B:IgM抗AW+
C:IgG抗B-
D:IgM抗BW+
E:IgM抗A+
下列哪项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
A:物理模型的应用
B:有预测和控制功能
C:面向领导者
D:具有有效性和共享性
E:信息处理功能
下列关于Levey-Jennings质控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y轴为浓度单位
B:x轴为日期或分析批
C:画出的水平线相当于
D:只能用一种颜色区分质控限
E:一般为警告限为失控限
P-选择素(CD62P)的配体是()。
A:LFA-4
B:PNAd
C:CD15S
D:CLA
E:FM
3天男婴,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16小时发现皮肤黄染。查体:反应好,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可及;母血型“O”,子血型“B”,血清胆红素275μmol/L↑(15mg/d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肝炎
B:新生儿胆道闭锁
C:生理性黄疸
D:新生儿ABO溶血病
E:新生儿Rh溶血病
血管性血友病是缺乏()。
A:凝血因子Ⅱ
B:vWF
C:凝血因子Ⅷ
D:凝血因子Ⅸ
E:凝血因子Ⅺ
患者,男性,30岁,既往体健,近一周突发高热、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近两日出现行为反常、嗜睡、烦躁不安。家属诉呼吸有“臭味”。化验:白细胞计数16.39×10/L↑;中性粒细胞90%↑;血小板计数31×10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6U/L;总胆红素527μmol/L↑;直接胆红素333μmol/L↑。对该患者帮助诊断有价值的检查项目是()。
A:腹部超声
B:肺部CT
C:头颅核磁
D:诊断性腹腔穿刺术
E:血气分析
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不包括()。
A:血小板特异抗原的同种免疫
B:血小板的质量
C:HLA抗原的同种免疫
D:脾功能亢进
E:贫血的严重程度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的年份是()。
A:1938年
B:1947年
C:1951年
D:1960年
E:1965年
上消化道出血时不合适的检查是()。
A:腹部超声
B:急诊胃镜
C:胃肠钡餐检查
D:选择性动脉造影
E:放射性核素扫描
对人类致病的兼性胞内菌不包括()。
A:结核分枝杆菌
B:立克次体
C:军团菌
D:伤寒沙门菌
E:麻风分枝杆菌
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共同起作用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Ⅷ
B:因子Ⅴ
C:因子Ⅶ
D:因子Ⅹ
E:以上均不正确
有关自体输血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集的血液于4℃保存
B:避免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
C:可以节约用血
D:每个人都适合自体输血
E:是一种安全的输血形式
哪种疾病PAIg不会升高()。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Evans综合征
D:ITP
E:缺铁性贫血
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中心静脉压
B:细胞外晶体渗透压
C:血浆和组织间的胶体渗透压
D:脉压
E:Ca2+浓度
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B: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下列哪一种血液成分的相对密度最大()。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E:粒细胞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管理信息系统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大多数的进步源于计算机能力的提高。这种趋势正朝着体积小、速度快、技术廉价的方向发展。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1965~1979年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哪个阶段()。
A: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阶段
B:集中数据处理阶段
C:面向管理的数据处理阶段
D:交互网络阶段
E:分散数据处理阶段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机阶段的特征()。
A:管理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将电子信息在几秒钟内传送出去
B:计算机代替人力从事大量数据的处理,将数据全部存储起来然后一次性统一处理
C:管理者通过电视会议,使彼此相隔几千公里的人可以在一起召开会议
D:管理者可以灵活的选择使用个人计算机软件包(电子表格、文字处理、数据库管理、绘图和通讯等)
E:远程终端不仅可以提供信息,还使管理者可以不通过数据系统部门而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心搏出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B:动脉血压
C:心肌收缩能力
D:心率
E: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跨膜离子流动的种类
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A:分子量降低
B:溶解性增加
C:共价键被破坏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不易被蛋白质水解
参加室间质控活动中,求取均值的样本数不能少于多少个()。
A:10
B:50
C:100
D:150
E:200
能引起心律不齐的体温是()。
A:<36℃
B:<35℃
C:<34℃
D:<32℃
E:<30℃
为落实献血和输血安全的原则,下列不符合这一原则做法的是()。
A:改进实验方法,提高血液病原体检测水平
B:使用质量有保证的厂家提供的试剂
C:严格筛查献血员
D:对因无过错输血污染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医师无责任
E: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下列关于HIV病毒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HIV是一种带包膜的RNA反转录病毒
B:HIV属反转录病毒科中的慢病毒亚科
C:HIV已发现有1型和2型
D:HIV-1型流行于西非和散发世界局部地区,HIV-2型流行于全世界
E:C亚型HIV-1感染者占全球HIV总感染者的50%,是全球最主要的流行株
自身输血提供了大量血液的来源,可以有效缓解血液紧张的状况,但对患者总血容量的估计和可采集血液剂量的计算至关重要。有关血液采集量理论计算公式BL=2BV(H0-Hf)/(H0+Hf)解释错误的是()。
A:BL为血液采集量
B:BV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容量
C:H0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细胞比容值
D: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一般为0.35
E:Hf为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