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土地估价师

在市场比较法中,选定的与待估宗地具有替代关系的交易案例宗地称为()。
A:类似土地
B:比较宗地
C:标准宗地
D:交易宗地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宗地价格的个别因素。
A:商品房出售状况
B:交通状况
C:宗地进深
D:商服繁华条件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为单位。
A:省
B:县
C:乡镇
D:村
自然因素决定了不同土地利用的物质基础,而不同的经济因素则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如何利用。
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位间的地势高差,是对制高点的利用、用地的竖向规划、地面排水及洪水的防范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依据。
国土资发[2009]56号规定,国有未利用地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中未列入耕地后备资源的( )。
A:旱地
B:盐碱地
C:沼泽地
D:沙地
E:裸地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令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之日起( )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5
B:10
C:15
D:30
根据国土资源部35号令规定,考取土地估价师资格证书并进入土地估价机构从事土地估价业务,应当经过不少于( )年的专业实践,并进行执业登记。经过执业登记的土地估价师方能在土地估价报告上签字,承担法律责任。
A:1
B:2
C:3
D:4
价外税是将税收作为价格外加部分的税种,计税依据是含税价格。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应当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地块的情况,编制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文件。( )。
重置价格应是客观价格。( )
价值规律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而发挥作用的。( )
土地统计的含义包括()。
A:土地统计资料
B:土地统计科学
C:土地统计工作
D:土地统计概论
E:土地统计组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客观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
A: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具有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
股票或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 )个月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提交年度报告。
A:1
B:2
C:3
D:4
地产的()特性,使同类用途、不同位置的土地间产生经济收益差异,即产生级差地租。
A:稀缺性
B:固定性
C:永久性
D:增值性
公司的会计报告应按规定提供股东查阅。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还必须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 )
按照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
在追究行政责任必须坚持的原则中,被学者称为“主客观相一致”的一项原则是()。
A:责任自负原则
B:法律责任与违法程度相适应原则
C:责任法定原则
D: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下列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包括()。
A:省、自治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石家庄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D:石家庄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E: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处罚方式,包括()。
A: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
B:限期拆除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C:没收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D:罚款
E:民事责任
某城市的一企业使用土地面积为10000m2,经税务机关核定其税额为5元/米,其年应纳的土地使用税为()元。
A:5000
B:50000
C:2000
D:20000
采用成本逼近法评估宗地价格时,应根据( )考虑是否进行个别因素修正。
A:估价对象情况
B:估价目的
C:估价原则
D:估价步骤
E:土地增值
采用成本逼近法进行地价评估,其中的土地取得费是指因土地所有权由农民集体所有转为国家所有而发生的费用。( )
土地市场比较活跃的地区,对各类土地的估价一定都能采用市场比较法估价。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原则包括()。
A:重点保护原则
B:综合协调原则
C:上下结合原则
D:一致性原则
E:不一致性原则
()指用于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急救康复、医检药检、福利救助等的用地。
A:公共建筑用地
B:住宅用地
C:商服用地
D:医卫慈善用地
重置价格的求取方法有()。
A:单位比较法
B:分部分项法
C:工料测量法
D:指数调整法
E:求同存异法
关于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样点地价平均法中,对样点地价的修正主要包括年期、期日修正,以及交易情况、开发程度和权利修正
B:同一土地级别、同一交易方式的样点地价不用进行样点同一性检验
C:基准地块评估法划分均质区域,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检验
D:定级指数模型法需要建立定级指数与地价关系模型,并利用模型评估级别基准地价
E:采用基准地块评估法时,首先应广泛收集农用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易资料及历史地价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