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00037《美学》

艺术的存在方式问题
为什么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
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哈奇生
B:乔治·桑塔亚那
C:夏夫玆博里
D:狄尔泰
在20世纪初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人物是()
A:朱光潜
B:鲁迅
C:梁启超
D:蔡元培
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美在理念”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普罗提诺
D:黑格尔
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下列学说中,隐含着灵感理论特点的是()
A:柏拉图的迷狂说 
B:席勒的游戏说 
C: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D: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体现在向()的超越。
A:形而上世界
B:精神世界
C:理想世界
D:超验世界
E:主体世界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美育是德育的必要前提
B:美育高于德育应代替德育
C:美育对德育的实施起促进作用
D:美育包含着更多的精神
E:美育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
简析马克思的实践论?
说明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的作用。
审美态度是()的基本条件。
“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A:重视科学实验
B:注重实证
C:哲学思辨
D:心理分析
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类比联想
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属于意象中的()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审美的人
艺术活动
人的本己性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巴赫金
上升的乘讹与下降的乘讹
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在于()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审美经验生成的规律是()
A:通感规律
B:渐进规律
C:同化--调节律
D:三一律
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
A:黑格尔
B:鲍姆加登
C:莱辛
D:康德
美学之父
“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提出这个观点的是()
A:柏格森
B:克尔凯戈尔
C:鲁迅
D:巴赫金
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
A:苏珊·朗格
B:英伽登
C:杜夫海纳
D:阿恩海姆
美感理论建立在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的是()
A:形式逻辑
B:经验主义哲学
C:形而上学二元对立
D:自然主义
完形作用
怎样理解审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