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时出现室性融合波,支持()。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关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所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动脉瓣收缩中期部分关闭
B:室间隔明显增厚
C:左心室后壁增厚,但增厚程度小于室间隔
D:心室壁呈弥漫性向心性肥厚
E: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值大于1.3
关于正常人QRS波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
B:正常人QRS波群时限一般不超过0.11s
C:aVF导联可呈rS型
D: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
E:V1导联的R/S可<1,也可>1;V5导联的R/S可<1,也可>1
以下为窦房结内游走心律的心电图特点,但应除外()。
A:P波为窦性,形态可有轻度差异
B:与心率增快有关
C:PR间期可略有差异
D:可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E:P波形态多为逐渐变化
下列是心包积液常见的X线征象,但应除外()。
A:心脏普大型,呈烧瓶样或球状
B:心缘搏动增强
C:上腔静脉扩张
D:主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
E:主动脉影缩短
患者男性,53岁,因阵发性心房颤动长期口服胺碘酮,并发生晕厥1次。心电图如图3-18-2所示,应诊断为()。
A:早期复极综合征
B:交界性逸搏心律
C: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
D: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E:心肌缺血
X线检查可显示肺血增多的疾病是()。
A:肺动脉狭窄
B:房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三尖瓣狭窄
E:肺动脉闭锁
测量QT间期离散度时,T波终点的确定方法是()。
A:T波下降支与TP段的交点
B:T波与U波之间的转折点
C:T波下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
D:若T波低平或测量有困难则放弃该导联
E:以上都是
患者男性,28岁,健康体检,与2天前心电图比较,发现各导联心电图波形振幅均降低50%,时限未见异常,首先应考虑()。
A:阻尼过小
B:时间常数过大
C:标定电压设置在5mm/mV
D:标定电压设置在20mm/mV
E:走纸速度设置在12.5mm/st
关于交界性期前收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交界性期前收缩在期前收缩中最多见
B:若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前见逆行P′波,则P′R间期>0.12s
C:若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后见逆行P′波,则P′R间期>0.20s
D:提前的QRS波群前后可有或无逆行P′波
E:仔细观察,提前的QRS波群前后一定有逆行P′波
右心室肥厚时,心电图V1导联出现q波可能是由于()。
A:隔侧乳头肌肥大
B:隔缘肉柱增生
C:室上嵴肥厚
D:右心室游离壁增厚
E:梳状肌增生
房性心动过速可分为()。
A:Ⅰ型和Ⅱ型
B:急性心房颤动
C: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
D:常见型和少见型
E:单源性和多源性
3通道动态心电图CM1导联的正极应放置在()。
A:左腋前线第5肋骨
B:右锁骨下窝
C:胸骨右缘第4肋骨
D:胸骨左缘第4肋骨
E:胸骨左缘第5肋骨
快Na+通道开放,细胞外Na+迅速内流形成0相,代表()。
A:心肌除极
B:心肌快速复极初期
C:心肌缓慢复极期
D:心肌快速复极末期
E:心肌静息期
可能是左侧旁路前传引发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
A:V4~V6导联QRS波群均以负向波为主
B:V2~V6导联QRS波群呈QR型
C:额面QRS心电轴位于-90°~-180°
D: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呈高R波
E:V1~V6导联QRS波群均以正向波为主
引起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相除极的主要内向离子流是()。
A:Na+
B:K+
C:Cl-
D:Ca2+
E:Ikl
患者男性,62岁,阵发性胸闷、气短1个月。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动态心电图发现夜间有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伴交界性逸搏心律。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房室交界区的功能有()。
A:起搏功能
B:传导功能
C:传导延迟作用
D:过滤冲动作用
E:以上都是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有关房室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房间隔上方、左心房面Koch三角内的心内膜下,其自主神经支配主要来源于右侧
B:位于房间隔上方、右心房面Koch三角内的心内膜下,其自主神经支配主要来源于左侧
C:位于房间隔下方、左心房面Koch三角内的心内膜下,其自主神经支配主要来源于左侧
D:位于房间隔下方、右心房面Koch三角内的心外膜下,其自主神经支配主要来源于右侧
E:位于房间隔下方、右心房面Koch三角内的心内膜下,其自主神经支配主要来源于左侧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显示出的起搏点位于()。
A:窦房结、房室交界区
B:窦房结、心室内特殊传导纤维
C:房室结、心室内特殊传导纤维
D:希氏束、心室内特殊传导纤维
E:心房内特殊传导纤维、心室内特殊传导纤维
年轻运动员可出现以下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A:早期复极
B:窦性心动过缓
C:左心室高电压
D:右心室肥大
E:相对高尖、常呈对称性的T波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
A: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变化迅速,出现病理性Q波
B:普遍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aVR、V1导联除外),不出现病理性Q波
C: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主要为J点抬高,多见于胸导联,不出现病理性Q波
D:相关导联一过性S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下移,变化迅速
E: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持续达数月,有病理性Q波
临床上三腔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常见的组合方式是()。
A: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起搏
B: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起搏
C: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起搏
D: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起搏
E:以上均不是
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人PR间期>0.20s
B:老年人PR间期>0.22s
C:同一患者心率相同时PR间期延长>0.04s
D:如果QRS波群形态无异常变化,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一定在房室结或希氏束
E:QRS波群形态畸形,房室传导阻滞部位多位于希浦系统
心电图机的最大灵敏度至少应达到()。
A:≥2.5mm/mV
B:≥5mm/mV
C:≥10mm/mV
D:≥20mm/mV
E:≥30mm/mV
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
A:TU间期延长
B:PR间期缩短
C:QT-U间期延长
D:QT间期缩短
E:QT间期无改变

患者女性,30岁,反复发作心悸4年。此次因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如图3-12-7所示。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达到根治目的,宜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A:口服抗心律失常药
B:ICD
C:外科手术
D:射频消融术
E:超速抑制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图中短阵宽QRS波心动过速应诊断为()。
A: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
B:房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E:室性心动过速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类心动过速起源于()。
A:右心室流出道
B:右心室流入道
C:左心室流出道
D:左心室间隔部
E:右心室游离壁
临床上高钾血症多见于()。
A:频繁呕吐
B:严重腹泻
C:大量利尿
D:肾衰竭
E: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合并窦房结功能障碍时,应选用()。
A:AAI起搏器
B:VVI起搏器
C:VAT起搏器
D:DDD起搏器
E:VOO起搏器
患者男性,66岁,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平时日常活动无胸痛症状,为评价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最合适的检查是()。
A:常规心电图
B:运动心电图
C:动态心电图
D:心电向量图
E:超声心动图
关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缓慢性室性心动过速
B: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心室内的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
C:心室率通常为60~130次/分
D: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E: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也可发生
关于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右心室肥大是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B:常在V2~V5导联出现巨大倒置T波
C:异常Q波的特点为深而窄
D:异常Q波主要见于V1~V3导联
E:以心室腔扩大为主
运动试验阴性的判断标准是()。
A:未满足运动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标准
B:运动中及运动后未见心律失常
C:运动中及运动后ST段下移≤0.1mV
D:运动中及运动后ST段抬高≤0.1mV
E: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在0.05~0.1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