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心理治疗

客体关系学派产生最初由谁创立()
A:科恩伯格
B:温尼科特
C:马勒
D:科胡特
E:克莱因
19岁男性患者,3年前考入高中,因学习日渐紧张,对兼职学生干部社会活动多,影响学习有顾虑,但老师提出优秀学生干部考大学时可加分,患者为之十分矛盾,既怕耽误学习,又怕辜负老师,难以决断,辗转不眠,通宵达旦。做事更加小心,一次去外面打水,借用了一妇人水桶,用完客气地说了声“麻烦您了”,然后挑水回家。途中突然想起应该说“谢谢您”,不应该说“麻烦您”,便回头去找那个妇人更正。刚走几步,又想区区小事,如此认真很荒唐。就此问题患者在路上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近一个月来,患者自觉病情发展了,有时明知是坏事,也想去做。比如女同学和自己说话时,就想拥抱,又生怕自己真会这样做,自己在心里骂自己“流氓”。按照CCMD-3该疾病的病程标准为()。
A:至少1周
B:至少2周
C:至少1个月
D:至少3个月
E:至少6个月
某男青年,近三个月来,精神不振,时常迟到或早退,自身去寻求了心理治疗。该单位领导发现了该种情况,随之去该门诊了解该员工的就诊情况。而心理治疗师未能告知该员工的病情。因为他遵循的心理治疗原则是()
A:保密原则
B:中立原则
C:稳定原则
D:真诚原则
E:回避原则
关于森田正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生于19世纪70年代
B:创立了森田疗法
C:他创立的疗法主要用于神经症的治疗
D:他通过长期在实验室里进行心理实验,创立了自己的学说
E:其本人曾患神经症
一位高三学生仅一次模拟考试没有考好便认为"我很糟糕,高考会失败"属于哪种认知歪曲类型()
A:选择性概括
B:主观推断
C:个性化
D:错贴标签
E:过度概括
患者男,14岁。患者表现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甚至大、小便潴留,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肢体随意摆成特殊姿势,该患者的症状是()
A:情绪低落
B:情感淡漠
C:情感高涨
D:木僵
E:违拗症
合作式催眠的代表人物是()
A:麦斯麦
B:李厄保
C:沙可
D:詹姆斯布瑞德
E:艾瑞克森
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的提出者是()
A:弗洛伊德
B:克雷佩林
C:夏皮罗
D:马蒂斯
E:荣格

放松训练又名松弛训练,它是指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下面对于渐进性放松训练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坐位或卧位进行
B:练习时间从几分钟到20分钟均可
C:训练开始之前先对患者焦虑水平进行评价
D:无禁忌证,老少皆宜
E:通过肌肉反复松-紧练习促使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下降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自主训练有六种标准程式,其中不包括()
A:温暖感
B:沉重感
C:成就感
D:心脏慢而有规律地跳动
E:额部清凉舒适感
提出"催眠"一词的人是()
A:麦斯麦
B:李厄保
C:沙可
D:詹姆斯布瑞德
E:艾瑞克森
催眠唤醒法中不包括()
A:计数法
B:拍手暗示法
C:敲钟法
D:定时法
E:惊愕法
对于考试过度紧张的人,下列反应中运用森田疗法理念的是()
A:跟他说紧张是正常的,不要掩饰
B:告诉他千万别紧张
C:进行脱敏训练,帮助他克服紧张
D:跟他一起分析潜意识中的病因
E:提醒他考前进行放松训练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的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社会性联结。心理学家鲍尔比(J.Bowlby)认为婴儿是在同母亲较长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当婴儿开始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好象母亲是安全的基地,出现了对母亲明显的依恋。当婴儿的母亲离开一段时间,婴儿便号啕大哭,母亲回来以后又不愿让母亲碰自己,其依恋类型为()
A:安全依恋型
B:回避型
C:焦虑型
D:抵触型
E:反抗型
某女,思维联想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家人反映无法把握与其谈话的主要内容,谈话难以深入,并认为家人是坏人派来杀害她的。其最可能的诊断为()。
A:分离性身份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偏执型人格
D:躁狂发作
E:抑郁发作
属于结构式访谈的是()
A:创伤治疗师用的PTSD量表(CAPS)
B: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
C:创伤后诊断量表(PDS)
D:创伤后应激评估(DAPS)
E:多维解离量表(MDI)
关于森田疗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认为神经质的基础是疑病素质
B:源自创立者自身的体验
C:是一种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心理疗法
D:认为生的欲望是人的根本欲望
E:20世纪70年代初传入我国
治疗师的提问"你估计一下,你哥哥几分之几像18岁的小伙子,几分之几像3岁的小宝宝?"是以下哪种提问技术()
A:前馈提问
B:积极赋义
C:循环提问
D:差异性提问
E:假设提问
情绪情感的减压调控训练不包括()
A:稳定化技术
B:放松训练
C:识别和质疑自动化思维
D:认知重构
E:抵制释放紧张的行为
认知行为团体治疗的目标之一是()
A:帮助成员获得具有治疗作用的自我觉察能力
B:鼓励成员寻找自我支持,减少对治疗师的依赖
C:改变不合理信念
D:使潜意识冲突进入意识层面
E:给予团体成员合理建议
下面哪种治疗方法不属于行为疗法()
A:系统脱敏法
B:厌恶疗法
C:合理情绪疗法
D:参与示范法
E:冲击疗法
大家都喜欢淳朴的孙军,觉得他身上体现了一种自然的质朴,不做作,对人真诚友好,这体现了人际关系中()
A:相似性吸引
B:互补性吸引
C:邻近性吸引
D:外表的吸引
E:人格的吸引
贝克认为,图式是个体从哪个时期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
A:幼儿期
B:童年期
C:青年期
D:中年期
E:老年期
产生"能力: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积极结果的危机是()
A:自律-羞愧
B:创新-罪恶
C:勤奋-自卑
D: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E:亲密-孤独
催眠治疗可应用于()
A:精神分裂症患者
B:冠心病患者
C:重性精神障碍患者
D:神经症患者
E:对催眠有严重恐惧解释后仍持怀疑者
女性,31岁,1年前离婚。近半年来觉得邻居都在议论她,不怀好意地盯着她,对着窗外大骂,自言自语,独自发笑,认为有人要害她而终日闭门不出,拨110求助。该患者不存在()。
A:幻听
B:关系妄想
C:被害妄想
D:情绪低落
E:行为退缩
关注创伤性分离患者的注意和记忆是如何发展的理论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
D:背叛创伤性理论
E:回避编码理论
住院森田疗法的社会实践期一般为()
A:1~2周
B:1~3周
C:2~3周
D:2~4周
E:3~4周
影响催眠感受性的因素不包括()
A:受术者的年龄
B:催眠师的年龄
C:受术者的精神状态
D:催眠的环境
E:催眠的言语
团体心理治疗结束后成员可以()
A:相互留言,方便日后联系
B:可以私下聚会,共同促进
C:成为朋友,互相帮助
D:团体成员共同参加聚会
E:私下电话联络
在逐级实施系统脱敏训练时,每次放松后的焦虑分数必须低于多少分,才能进行下一级的训练()
A:15
B:20
C:25
D:30
E: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