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放射医学技术(师)

下列作用中,哪些是中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A:散射
B:俘获
C:光电效应
D:电离
构成心左缘的主要是()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E:左心室、右心室
胰腺癌的CT典型征象不包括()
A:胰腺局部分叶状增大
B:增强扫描肿块强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胰腺实质
C:肿块后方胰管局限性扩张
D:胰头增大,胰体尾萎缩
E:胰周脂肪层消失
从应用的角度讲,数字图像具有的优势不包括()
A:密度分辨率高
B:可进行后处理
C:存储更方便
D:可通过变换窗宽窗位改变原始数据
E: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会诊
关于瓦氏位摄影,以下错误的是()
A:瓦氏位是观察上颌窦的最佳体位
B:又称Water‘s位
C:也可观察额窦和后组筛窦
D:听眦线与暗盒呈73°角
E:若怀疑有上颌窦积液,应站立位摄影
简述便携式核子计的泄露检查的频次。
腹部CT血管造影造影剂注入为()
A:对比剂总量80~100ml,流速3~4ml/s,扫描延迟时间15~20秒
B:对比剂总量60~100ml,流速2~2.5ml/s,扫描延迟时间30~35秒
C:对比剂总量60~80ml,流速5.0ml/s,然后以5.0ml/s的速度注入30ml生理盐水
D:对比剂总量60~80ml,流速3.0ml/s,扫描延迟时间15~18秒
E:对比剂总量60~100ml,流速2.5~3ml/s,扫描延迟时间20~25秒
控制截断伪影的措施不包括()
A:加大采集矩阵
B:减小FOV
C:增加FOV
D:过滤原始资料
E:变换相位和频率编码方向
阳性对比剂的特点不包括()
A:密度高
B:原子序数低
C:吸收X线多
D:比重大
E:使组织密度升高
在横断层面上,髁间窝内的结构()
A:交叉韧带
B:半月板
C:腘窝
D:髁间隆起
E:膝横韧带
有关X线束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束中心部分的那条线称中心线
B:中心线以外的X线称斜射线
C:中心线仅有一条
D:斜射线有无数条
E:斜射线是投照方向的代表
关于照片影像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腺应选用低电压技术
B:骨骼照片有很高的对比
C:离体的肺组织照片,对比低
D:消化道通过组织对比形成照片影像对比
E:高压摄影应选用100kV以上

相机用胶片可分为:①湿式激光相机胶片:分为氦氖激光片(HN型)和红外激光片(IR型),前者吸收光谱峰值为633nm,后者吸收光谱峰值为820nm。此类胶片特点是具有极微细的乳剂颗粒,单层涂布,背底涂有防光晕层。其成像质量远远高于多幅相机胶片的模拟成像。②干式相机胶片:不同类型的干式相机配用机器专用的胶片,尚无通用型。其中有含银盐的胶片,有不含银盐的胶片。无论哪种胶片,使用的片基一样,都是单面感光层或单面影像记录层的胶片,都是对热敏感的。③热敏打印胶片:使用热敏打印机,直接热敏显像。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湿式激光胶片叙述正确的是()
A:是模拟成像
B:是双面乳剂
C:背面有吸收层
D:乳剂颗粒小
E:不需冲洗
男性患者,65岁,胸部CT扫描示近右肺门区有一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并伴有右上肺不张,右肺上叶支气管狭窄,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为()
A: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
B:周围型肺癌
C:右肺上叶炎症
D:肺结核
E:右侧纵隔恶性肿瘤
肝血管瘤的声像图可表现为()
A:高回声结节
B:低回声结节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E:均匀回声
三叶形的椎管横断面见于脊柱()
A:颈段
B:胸段
C:上腰段
D:下腰段
E:骶段
胆囊结石表现为()
A:强回声团
B: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下述关于喉部CT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用于检查喉部的恶性肿瘤
B:在侧位定位片上确定扫描范围
C:喉部一般只做横断面扫描
D:图像摄影通常采用软组织窗
E:扫描时通常需要病人做吞咽动作
1896年,法国科学家()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成为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核变化的情况,通常人们把这一重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的开端。
A:卢瑟福
B:贝克勒尔
C:汤姆逊
D:居里夫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标准摄影位置是()
A:髋关节正位
B:髋关节水平侧位
C:髋关节正位+水平侧位
D:髋关节正位+外展侧位
E:髋关节正位+斜位
由于MRI是利用磁场与特定原子核的核磁共振作用所产生信号来成像的,MRI系统的强磁场和射频场有可能使心脏起搏器失灵,也容易使各种体内金属性植入物移位,在激励电磁波作用下,体内的金属还会因为发热而造成伤害。MRI检查前准备不包括()
A: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B:确认患者没有禁忌证
C:患者和陪同者进入扫描室前除去随身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
D:不必训练患者呼吸、闭气和平静呼吸
E: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
用造影剂扩张开的胃壁厚度超过()mm为胃壁增厚
A:10
B:15
C:20
D:25
E:30
简述核医学治疗中对患者家属和同室患者的防护。
CT图像重建理论来源于奥地利数学家的理论()
A:雷登
B:豪斯菲尔德
C:曼斯菲尔德
D:傅立叶
E:爱迪生
体层机X线管运行的最大幅度(角度)称为()
A:荡角
B:工作角
C:照射角
D:体层面
E:体层面厚度
选择电源线时,应使电源线的阻值RL、电源电阻R和电源变压器内阻R满足以下关系()
A:RL=Rm+R0
B:RL=Rm-R0
C:RL≤Rm+R0
D:RL≤Rm-R0
E:RL>Rm+R0
下列关于大叶性肺炎CT表现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病变可呈大叶性表现,也可呈肺段性分布
B:病变密度比较均匀,在叶间裂处边缘清晰
C:病变中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有助于同阻塞性肺不张鉴别
D:实变的肺叶体积均较正常时体积增大
E:消散期病变呈散在、大小不一的斑片状影

滤线栅是由许多薄的铅条和易透过X线的低密度物质作为充填物,交替排列组成的。在X线摄影中使X线的中心线对准滤线栅板中心,原射线投射方向与滤线栅的铅条排列间隙在同一方向上,能通过铅条间隙而到达胶片产生影像。由于被照体产生的散射线是多中心、多方向的,其中大部分散射线被铅条所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通过。滤线栅的指标:①栅比(R):滤线栅铅条高度与填充物幅度的比值为栅比。②栅密度(n):n表示在滤线栅表面上单位距离(1cm)内,铅条与其间距形成的线对数,常用线/cm表示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滤线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栅密度越大,消除散射线的能力越差
B: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的能力越差
C:栅比为铅条宽度与其高度之比
D:曝光量倍数越小越好
E:使摄影条件减小
CT发现下列哪种征象可确诊肝脓肿()
A:圆形病灶内见气体和(或)液面
B:平扫呈环形略低密度灶
C:增强扫描环形强化
D:增强扫描病灶外周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E:病变边界清晰
下列组合彼此无关的是()
A:白细胞-细菌
B:红细胞-保护机体
C:血小板-凝血、止血
D:红细胞-氧、二氧化碳
E:血浆-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