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质量检测人员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按()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
A:细度模数
B:性能要求
C:粒径大小
D:坚固性
粉煤灰活性指数试验中,试验用标准砂重量为()g。
A:750
B:1000
C:1350
D:1500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规定:严禁使用的外加剂。()
A:对人体有害的、对环境产生污染的
B:对强度有影响的
C:非正规厂家出场的
D: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状态的
针状颗粒定义为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级()倍.
A:1.2
B:2.3
C:2.7
D:2.4
公称粒级为31.5mm的石子筛分析所需的质量可为()kg.
A:6.3
B:10.0
C:5.0
D:4.0
卵石、碎石压碎指标试验需要去除针、片状颗粒。
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湿度正确的是()
A:20±1℃;湿度>50%
B:20±2℃;湿度>70%
C:20±2℃;湿度>50%
D:20±1℃;湿度>70%
测定硅酸盐水泥粉体的比表面积时,所用的空隙率选用()
A:0.500±0.005
B:0.530±0.005
C:0.500
D:0.530
某一水泥试样进行抗折强度检验时,测得破坏荷载分别为2368N、2181.5N、2301.0N,其抗折强度代表值为()
A:5.4
B:5.6
C:5.3
D:5.5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的粉煤灰分为()个等级。
A:1
B:2
C:3
D:4
试述安定性(标准法)的测定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规定,掺外加剂与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的振实方法有。()
A:振动台振动15S~20S
B:振动台振动30S
C: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20S
D: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8S~12S
III类碎石、卵石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的技术指标为()。
A:≤1.5、≤0.2
B:≤0.5、≤0
C:≤1.0、≤0.2
D:≤1.5、≤0.5
30L容量筒规格内径()mm,净高()mm.
A:208,294
B:218,294
C:294,294
D:306,294
水泥细度检验试验筛的标定,下列正确的有()
A:当C值在0.80-1.50范围内,试验筛可用
B:当C值在0.80-1.20范围内,试验筛可用
C:当C值超过0.80-1.20范围时,试验筛应予淘汰
D:当C值超过0.80-1.50范围时,试验筛应予淘汰
粗骨料筛分析试验,计算累计筛余(该筛的分计筛余与筛孔大于该筛的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
A:0.01
B:0.1
C:1
D:10
检验砂浆防水剂材料配合比水泥与标准砂的质量比为()。
A:1:3
B:1:2
C:1:2.5
D:1:1
对泵送砼用砂宜适用中砂。
石子颗粒级配试验结果计算与评定表达对的为()
A: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号的筛余量与试样的总质量之比精确至0.1%。
B: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质量之差超过1%时,应重新试验。
C: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D:其最小称量值为10kg精确至1%
碎石或卵石的堆积高度不宜超过()米.
A:4
B:5
C:6
D: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
A:JTGB01-2003
B:JTJ002-87
C:JTJ003-86
D:JTJ/T006-98
表观密度按公式计算,数据应精确到()kg/m³.
A:5
B:10
C:1
D:2
GB/T14685-2011与GB/T14685-2001相比技术内容有哪些变化()
A:修改了碎石的定义。
B:修改了颗粒级配,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压碎指标的技术要求。
C:修改了表观密度及的试验方法。
D:修改了出厂检验项目的规定。
将试模放进恒温水浴中,试模应全部浸没水中。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湿密度、压实度、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
取出试件冷却至室温,观察在无裂缝或(),立即按相同方法测量试件体积V20。
A:麻点
B:堆料
C:鼓包
D:圆形
细度模数是衡量骨料粗细程度的指标。
砂、石试验缩分方法()。
A:相同
B:不相同
II类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为()。
A:≤5
B:≤15
C:≤12
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