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煤矿企业必须对粉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进行监测,每()个月测1次。
A:2
B:3
C:6
安全投入就是指为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先进技术装备投入。
采用放顶采煤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厚及特厚煤层时,必须编制防止采空区自燃的()
A:安全措施
B:技术措施
C:设计
事故分析检查表是针对()而编制的。
A:易经常、重复发生的事故
B:已发生的重、特大事故
C:已发生的轻微事故
只要我们坚持()的方针,就能够达到减少和防治职业病发生的目的。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防治结合
D:综合治理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米。
A:1.4
B:1.6
C:1.8
钻孔放水前,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
A:矿调度室
B:矿生产科
C:矿安全科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10%)浓度不得超过()mg/m3
A:3.5
B:1
C:0.5
地面()、矿调度室等必须设有应急照明设施。
A:通风机房
B:绞车房
C:压风机房
D:变电所
立井提升中使用双吊桶提升时,井盖门()
A:可同时打开
B:不得同时打开
C:随时可打开
编制预案的工作组负责人最好由单位()领导担任。
A:中层
B:高层
C:基层
受水害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建立排水系统。采煤工作面有效排水能力不低于预计最大涌水量的()倍,掘进工作面有效排水能力不低于预计的最大涌水量。
A:1.5
B:2
C:3
检修掘进机时,严禁其它人员在()下方停留或作业。
A:电缆
B:截割臂
C:转载桥
D:切割头
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中文字说明应包括()等内容。
A: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地点
B:出现事故时,保证人员撤退和自救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C:实施措施的单位及负责人
D:事故善后处理的人员安排
实现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是()的重要保证措施。
A: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B: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C: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程度
D: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程度
()是指煤炭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一系列综合活动。
A:煤矿安全文化
B:煤矿安全技术
C:煤矿安全管理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类危险源。
A:一
B:二
C:三
事故树分析法主要应用于()
A:调查事故
B:预测事故
C:查找事故隐患
D:研究预防事故的最佳对策
自然通风属矿井通风()的一种。
A:方式
B:方法
C:网络
使用过滤式自救器呼吸时所需的氧气是()空气中的氧。
A:外界的
B:本身供给的
C:外界和本身供给的
理论上,井下瓦斯爆炸威力最大的瓦斯浓度为()%。
A:7.0
B:9.5
C:11
若在特殊条件下,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米,此条件下每孔装药量不得超过()克。
A:150
B:200
C:250
下山掘进的沿空巷道不具备超前探(放)老空水的,只有在查明老空区()等条件下,可实行“无压”(水压<0.01兆帕)放水,但必须制定专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审批。
A:位置
B:积水范围
C:积水量
D:水温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10%~50%)浓度不得超过()mg/m3
A:3.5
B:1
C:0.5
主要通风机进行反风时必须在()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
A:5
B:10
C:15
现代安全管理主要是在传统安全管理基础上,强调八大要素(法规、机构、队伍、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管理。
采用注浆改造煤层底板灰岩承压含水层上开采的,注浆终压不小于静水压值的()倍,终孔吸浆量不大于()L/min。
A:1.5;15
B:2.0;20
C:2.5;25
应急中心、各应急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政府和外部救援机构等之间应建立()的应急通迅网络。
A:畅通
B:专业
C:特殊
用止血带止血时,每缓慢放松一次止血带,其松时间是()
A:4-5分钟
B:3-4分钟
C:1-3分钟
煤矿企业对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个。
A:2
B:3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