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森林管护工

真菌是一类具有真正(),没有叶绿素,能产生孢子的异养生物。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小地老虎幼虫通常夜间出来取食为害,幼苗的根和根茎部,受害处呈较整齐的切口,幼苗枯黄而死
从动物地理学的角度,内蒙古的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四个亚区。
A:大兴安岭亚区、黄土高原亚区、东部草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
B:大兴安岭亚区、黄土高原亚区、松辽平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
C:大兴安岭亚区、黄土高原亚区、东部草原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
D:大兴安岭亚区、黄淮平原亚区、东部草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
对野生动物资源威胁最大的因素是()。
A:天敌
B:自然灾害
C:疾病
D:人类活动
土壤动物的活动增强了土壤透水、透气性,不利于土壤性质的改善。
1988年,四川一家农研所从外地引进原产南美亚马孙河的福寿螺,在泸州人工试养成功。次年,牧丰养殖加工公司从那家农研所购得福寿螺种,在公司院内以植物嫩叶试养成功,而且得到数量极大的螺种。1991年9月,“牧丰”租用了正华村、宪家村的7公顷稻田,将试养成功的福寿螺种投放在这些田中进行人工试养,放幼螺30万~45万个/公顷。当时,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种以植物为食物又繁殖力极强的螺蛳可能会危害周边稻田产量。“牧丰”的说法是:福寿螺是热带生物,在重庆这样的高纬度地方过不了冬,根本不可能泛滥成灾。由于螺蛳出口受阻,1992年“牧丰”放弃养殖,将养螺的水田还给农民种水稻。虽然归还之前,“牧丰”组织人力将田里的大螺蛳捡干净了,但小螺蛳并未捡干净,同时,冬季过后福寿螺并未被冻死。1993年,山洪冲进“牧丰”租赁的水田,将许多螺蛳冲走,有的被冲进下面的稻田,有的冲进了刘家堰。农民种下稻秧后,秧叶大部分被蚕食干净,造成这10多公顷田当年几乎颗粒无收。到1996年,福寿螺已经蔓延扩散到当时保安乡的12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现在,由于受到福寿螺侵害,这些稻田年年减产10%~20%。现在,这个县的农民在承包水田时,每年春播前后农民都要到田里捡两次螺蛳。每次花半天时间,一亩田能捡一背篓福寿螺。目前农民们对这种害虫恨之入骨,螺蛳捡上来后先是用脚挨个踩碎,由于太多,踩也踩不完,就干脆挖坑将它们活埋。后来挖坑挖累了,大家就把它们倒在干处让太阳晒死。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试分析造成福寿螺大面积危害的原因。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从此事件中,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样的教训?
林业工作站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风力灭火机是由风机产生的风,把燃烧时释放出来的()带走,使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A:氧气
B:可燃气体
C:二氧化碳
D:热量
论述森林病虫害综合管理的意义。
边缘效应是指两种()类型相交汇的地带物种要多于单一生境中物种的现象。
A:生境
B:条件
C:动物
D:植物
抚育采伐的种类有()。
A: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
B:透光伐、皆伐、生长伐、卫生伐
C:透光伐、疏伐、皆伐、卫生伐
D:郁闭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
超低容量喷雾是指每公顷喷雾量在5升以下的喷雾方法。
论述林业技术措施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作用。
害虫的可持续控制理论是20世纪()年代末期确立的。
福建省森林火灾的五大火源包括()。
A:烧田旁草
B:开荒
C:造林炼山
D:烧灰积肥
樟子松的叶排列方式为(),杨树的叶排列方式为()。
A:束生互生
B:束生轮生
C:互生轮生
D:互生束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中规定()是国内植物检疫的重点。
A:调运检疫
B:出口检疫
C:进口检疫
D:产地检疫
在传染性森林病害中,()所致病害种类最多,约占森林病害的80%以上。
A:细菌
B:病毒
C:类菌质体
D:真菌
平原指海拔高度一般在()m以下,地势平坦,起伏很小,相对高度通常不超过50m,偶有浅丘、孤山的地区。
A:100
B:200
C:300
D:400
在林种分类系统中,()属于防护林。
A: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
B: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林
C: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环境保护林
D: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风景林
以下为肉食性动物的有()
A:梅花鹿
B:大灵猫
C:穿山甲
D:剌猬
()是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A:孢囊孢子、粉孢子、接合孢子
B:芽孢子、游动孢子、分生孢子
C:分生孢子、芽孢子、子囊孢子
D:粉孢子、芽孢子、接合孢子
野生动物调查主要包括()等四方面内容。
A:种类调查、数量调查、生活史调查、分布规律调查
B:种类调查、数量调查、生活史调查、食物调查
C:种类调查、数量调查、经济调查、分布规律调查
D:种类调查、数量调查、植被调查、分布规律调查
简述影响森林火灾的主要气象因子。
针对松毛虫类有下树越冬的习性,可在秋季幼虫下树前或次春幼虫上树前,刮去树干胸高处粗皮,涂刷宽3—5厘米、厚3—5毫米的毒环,阻隔和()幼虫。
A:捕杀
B:诱杀
C:毒杀
D:触杀
蝶类成虫的口器为()。
A:咀嚼式
B:虹吸式
C:刺吸式
D:舐吸式
防火沟是为了阻止()而开设的沟。
A:地表火
B:树冠火
C:地下火
D:树干火
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实施大型生态工程
C:防治生态环境污染
D:人工栽培和养殖生物
下列属于福建省特有的种类的是()
A:白背啄木鸟
B:白枕鹤
C:黄腹角雉
D:白鹇
2003年春黑龙江省气候异常干旱,春季少雨,总降水量不足10毫米,导致食叶害虫天幕毛虫突发性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达100万公顷。主要发生在黑河市的嫩江县和爱辉区的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中。仅爱辉区就发生80万公顷,其中严重发生24万公顷,中度发生25万公顷,轻度发生30万公顷。虫口密度最高1521条/株,平均500条/株。主要危害杨树、柞树、桦树和果树。严重发生地块树叶全部吃光,幼虫并向农田转移。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试分析天幕毛虫大发生的原因。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如何进行防治天幕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