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中外政治思想史》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法国大革命。
霍布斯将国家分为三种政体形式,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其中,当主权掌握在部分人有投票权的会议手中时即为贵族制。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但为资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精神上的,同时还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方面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政体形式应体现最基本的民主原则。
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
柏拉图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他阐述政治哲学的著作主要有()
A:《理想国》
B:《政治家篇》
C:《论公民》
D:《法律篇》
密尔最重要的政治著作有()、()、()、()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表著作有()
A:《太阳城》
B:《社会契约论》
C:《理想国》
D:《乌托邦》
隋唐,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
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他们注重的是政治秩序,着眼于从整体上调节社会关系,建立和巩固统治秩序。
先秦诸子中,道家学派的政治思想最具有现实性。
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人的本心就是理,含有仁义礼智四端,是至善的。
法家政治思想的概括是法、术、势。
立法权是负责执行被制定的和继续有效地法律的权力;执行权是指导如何让运用国家的力量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对外权是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
张载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思想上在本体论、人性论方面对理学有重要贡献,他的学派被称为()
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
A:以夏变夷
B:理一分殊
C:三教合一
D:性品说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等典籍。
A:《诗》
B:《书》
C:《礼》
D:《易》
国家的对内权力主要是一种战争与和平的权力,即处罚不属于这个社会的任何人对于这个社会的任何成员所造成的损害。
马西略写作《和平的保卫者》的目的,是要排除教会对世俗权力的干涉,以实现对意大利的和平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