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

媒介是文学中的次要因素。
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语言富于个性和动感,(),矛盾冲突尖锐。
A:动作感强
B:语言精彩
C:结构紧凑
D:舞台华丽
语言的形象
对于文学艺术的定义,托尔斯泰是这样阐述的:“艺术活动就是将曾经体验过的()等用一定物质手段如线条、声音、色彩等塑造出一定的(),通过形象把这种情感传达出去,激起()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文学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于特定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评价。
人文主义最早从下列哪个国家兴起的()。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意大利
“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指()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民间文学是普通民众的集体创作。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
B:艺术家
C:语言
D:情感
E:符号
加拿大学者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斜”的理论。
小说的时空情境是如何构成的?
举例说明解读文学意象的意义时要注意的的问题。
文学写作过程的成文,不应包括通常所说的修改、润色等。
决定诗的跳跃性结构的内在因素是()、想象的跳跃、视野的跳跃和心理时间的跳跃。
A:思想的跳跃
B:形象的跳跃
C:感情的跳跃
D:语词的跳跃
文学文本中的语言与()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A:情感
B:思想
C:意义
D:形式
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A:消费
B:读者
C:媒体
D:交流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文体,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批评文体,因而被称为文学批评的“正体”。
A:传记批评
B:历史批评
C:学者批评
D:论文式
文学作品的受关注程度与文学作品的审美内涵直接相关。
明清白话长篇小说在城市民间的流行,间接与印刷媒介的普及相关。
作者角色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投入论”,另一类是“回味论”,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对象化,学会做清醒的超然旁观者,这是“投入论”。
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
法国()者: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
A:后结构主义
B:结构主义
C:现代主义
D:解构主义
简述文学意象的演变。
小说叙述中的时空情境来源于自然时空,因而是一种真实的时空。
想象和构思能力
影视文学要把文学语言“翻译”成影视语言,使它们和银幕上的视觉形象发生间接关系。
散文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
A:线索串珠式
B:园林建构式
C:散点铺排式
D:抒情言志式
E:集锦拼贴式
作家创作的语境与读者阅读的语境应该是重合的。
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
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B:贺拉斯的《诗艺》
C:狄德罗:《论戏剧艺术》
D:康德《判断力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