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02109《心理测量》
简述量表的四个水平及其特点。
测量的参照点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二是()。
内容效度主要用于考查()的有效性。
A:智力测验
B:人格测验
C:特殊能力测验
D:成绩、技能测验
题目的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和()。
当目标总体很大时,我们可以按照一定规则对目标总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
在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化出来的导出分数()
A:掌握分数
B:常模分数
C:内容参照分数
D:结果参照分数
在中国古代,“七巧板”是很常见的一种儿童玩具,其实它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
罗伊•认为,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会使儿童成为()
A:以事取向者
B:以人取向者
C:利用资源者
D:交流取向者
测量所用数字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即具有()。
A:区分性
B:等级性
C:等距性
D:可加性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是采用()编制的人格问卷。
A:理论推演法
B:经验效标法
C:因素分析法
D:序列系统法
标准分数可以通过()和()得到。
A:线性转换
B:非线性转换
C:计算
D:变化
简述测验题目的编排原则及编排方式。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下列说法中,()不是对测验环境条件的要求。
A:完全遵从测验手册对环境的要求
B:安排测验材料
C:记录下任何意外的测验环境因素
D:在解释测验结果时也必须考虑环境因素
公元6世纪初,南朝人刘勰的著作《新学·专学篇》中提到了类似现代“()”的思想。
在鉴别力分析中,主要的估计方法包括()
A:计算项目的通过率
B:计算项目与测验总分的相关
C:计算项目间的相关
D:计算正确回答该项目的人数
智力二因素论的提出者是()
A:比内
B:斯皮尔曼
C:推孟
D:瑟斯顿
被试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以及()。
下列各类测题中,
不属于
提供型的是:()
A:论文题
B:简答题
C:填空题
D:匹配题
项目的鉴别力分析通常用鉴别力指数(D)表示,其中可接受标准为()
A:D≥0.50
B:D≥0.40
C:D≥0.30
D:D<0.3
年级当量实际上就是(),测验结果说明被试属哪一年级的水平,在()中最为常用。
罗伊认为,一个在温暖.和谐的家庭中长大的儿童择业时,往往是()
A:有目的交流取向
B:利用资源取向
C:以事取向
D:以人向取
试述心理测验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主试期望可能对测验结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
A:社会交换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主被试协调关系
D:反应定势
发展量表中的年龄量表最基本的假设是所测量的特质随年龄有系统地改变。所以,它的基本要素是()。
A:一组可以区分不同年龄组的题目
B:智商
C:一个常模团体
D:常模表
经过无数次测量所得到的平均值,即为()。
A:常模分数
B:团体分数
C:真分数
D:实得分数
常见的误差来源于()、()和()。
各个韦氏测验的共同特点是()
A:10到12个分测验
B:有言语和操作量表
C:共同的IQ记分方法
D:不同年龄组有相同的分测验
心理测量主要用于对人的精神特性的直接测量。
试述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原因及特点。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