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肿瘤放射治疗主治医师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对致癌物的分类,苯属于()
A:人类致癌物
B:很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C: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D:非人类致癌物
E:动物致癌物
肿瘤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其效应
不包括
()。
A:调理吞噬作用
B:直接杀伤靶细胞
C:介导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D:激活补体的溶细胞作用
E:干扰肿瘤细胞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可以超越常规所属淋巴结转移方式,而直接侵犯远处淋巴结,其中最常见为()。
A:锁骨上淋巴结
B:脾门淋巴结
C: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
D:胃小弯淋巴结
E:胃左动脉淋巴结
肿瘤我国城市调查占常见死因中占()
A:第6位
B:第1位
C:第2位
D:第5位
E:第3位
中心型肺癌所致的反“S”征见于()。
A:左肺上叶中心型肺癌
B:右肺上叶中心型肺癌
C:左肺下叶中心型肺癌
D:右肺中叶中心型肺癌
E:右肺下叶中心型肺癌
鼻咽癌好发于我国的哪个地区?()
A:西北地区
B:华东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南地区
E:东北地区
下列环境因素中与肺癌病因关系最密切、最肯定的是()
A:大气污染
B:吸烟
C:烹调油烟
D:煎、烤食品
E:病毒感染
恶性淋巴瘤是()。
A:原发于淋巴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B:主要是淋巴窦上皮反应性增生形成的恶性肉芽肿
C:发生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
D:发生于骨髓原始造血细胞的恶性肿瘤
E:原发于胸腺和骨髓的恶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概念()
A:恶性证据不充分的肿瘤
B:描述为生长活跃的肿瘤
C:提示有早期浸润的肿瘤
D:临床表现低度恶性的肿瘤
E:形态和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
外科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
A:扩大手术范围
B:加强综合治疗
C:手术结合放疗
D: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E:手术结合化疗
患者男,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个月余"入院。患儿近1个月来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病骨髓浸润。若患者经放化疗2年后,出现纵隔淋巴结复发,该采取的治疗是()
A:ABVD方案化疗
B:StanfordⅤ方案化疗
C:纵隔放疗
D:HDC/AHSCT
E:手术
F:最佳支持治疗
不是乳腺癌征象的为()。
A:肿块,呈毛刺状
B:成簇的钙化
C: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D:乳头凹陷
E:肿块边缘光滑,见透明晕
了解骨肿瘤对软组织、软骨的破坏情况。最好选择的检查是()。
A:骨扫描
B:X线片
C:MRI
D:CT
E:以上均可
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野间隔的宽度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根据SSD射野长度和病灶深度计算间隔的宽度
B:不设间隔以防病灶遗漏
C:间隔1cm,每照射1000cGy,上下移动一次交接处
D:不设间隔但每照射1000cGy上下移动一次交接处
E:间隔1cm或以上,以防照射区重叠造成脊髓损伤
远期毒性主要为心脏毒性的是()
A:博来霉素
B:蒽环类药物
C:长春花生物碱
D:烷化剂
E:顺铂
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NSCLC根治性放疗的照射剂量为()。
A:20~30Gy
B:30~40Gy
C:40~50Gy
D:50~60Gy
E:60~70Gy
阴茎癌姑息放射治疗剂量哪一项正确()
A:30~40Gy
B:60~70Gy后再根据病情加量
C:30~40Gy后再根据病情加量
D:50~55Gy
E:40~50Gy
Clark根据恶性黑色素瘤肿瘤浸润深度对病变进行了组织学分类,以下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Ⅳ度为病变局限于网状层
B:Ⅰ度为病变局限于表皮内
C:Ⅲ度为侵犯至真皮乳头与网状层交界处
D:Ⅱ度为侵犯至真皮乳头
E:Ⅴ度为病变达皮下组织
早期头颈部鳞癌治疗手段的选择()
A:根治性放射治疗为主
B:根治性手术为主
C:化学治疗为主
D:免疫治疗为主
E:中医治疗为主
上颌窦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鼻塞
B:面部肿胀
C:颅面疼痛
D:鼻出血
E:眼球移位
食管癌的细胞学普查未获得公认的主要原因是()
A:筛查方法有一定痛苦
B:缺乏严格对照可降低死亡率的结果
C:早期发现率较低
D:经费开支较大
E:假阳性较多
浸润性筛状癌()
A:主要特点为肿瘤片状排列,癌细胞胞质丰富,相互融合,间质明显淋巴细胞浸润
B:主要特点为肿瘤排列变化多样,癌细胞形态也多样,多伴有导管内癌成分
C:主要特点为肿瘤呈单条索浸润于纤维结缔组织中,癌细胞小,之间缺乏黏附性,多伴有小叶原位癌
D:主要特点为肿瘤排列成腺管,腺管成角,由单层上皮组成,细胞小规则,预后好
E:主要特点为肿瘤大部分排列成筛状,小部分成腺管结构,细胞小,大多伴有导管内癌
膀胱镜下浸润性癌的表现为()
A:单发或多发粉红色、蒂细长、似水草在水中漂浮
B:膀胱表面黏膜上有突起的红色区域,外观与充血和增生的黏膜相似
C:暗红色有浸润的团块状结节,呈暗红色,短蒂,表面覆有灰白色坏死组织,肿物活动性小
D:无蒂的、境界不清的褐色团块,坏死处呈溃疡,边缘形成水肿,有钙质沉着
E:膀胱容量缩小,肿瘤附近黏膜皱缩、增厚、水肿、充血
阴道后壁上1/3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为Ⅰ期,恰当的治疗为()
A:放射治疗
B:放疗联合化疗
C:根治性手术
D:术前放疗+根治性手术
E:放疗联合热疗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二信使()
A:ATP
B:ADP
C:cAMP
D:5’AMP
E:AMP
N是指()。
A:远处转移
B:病灶数量
C:原发肿瘤
D:病变部位
E:区域淋巴结
女性,42岁,体格检查发现左腋下直径2.5cm的质硬淋巴结,双侧乳腺未触及肿物。辅助检查:乳腺X线,胸、腹、盆CT和消化道造影均未见明确异常。左腋下淋巴结穿刺细胞学发现癌细胞。针对该患者合理的处理为()
A:全身化疗
B:左腋下放疗
C:按Ⅱ期乳腺癌处理
D:单纯左腋下淋巴结清扫
E:左腋下转移淋巴结切除,观察3个月后再进行各项检查,进一步寻找原发灶
肺上沟瘤()。
A:肺底实变影伴临近肋骨破坏
B:肺门影增大伴慢性肺炎
C:肺尖实变影伴第1-3肋骨破坏
D:肺尖实变影伴卫星病灶
E:肺门旁实变影伴临近小斑片影
女性,30岁,临床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2cm×2cm结节,边缘分叶状,活动差。最佳的辅助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A:超声
B:MRI
C:加压放大摄影
D:CT
E:乳腺导管造影
下列哪一种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不同人种膀胱癌发病率的差异?()
A:MDm
2
B:CYP1Al
C:XRCCl
D:NAT2
E:GSTM1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