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儿科主治医师
有关早产儿的特点,下述错误的是()
A:排尿次数多,易发生低钠血症
B: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明显,持续时间长
C:易发生呼吸暂停
D:原始反射已经发育完善
E:胎龄愈小,血清IgG含量愈低
儿童运动发育中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爬的年龄是()
A:6个月
B:4个月
C:7个月
D:9个月
E:8个月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用拇、示指取物的年龄是()
A:6个月
B:4个月
C:7个月
D:9个月
E:8个月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自己吃饼干的年龄是()
A:6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9个月
E:11个月
小儿室间隔缺损在几岁以后一般不会自然闭合()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E:5岁
蚕豆病的发生常常于进食蚕豆后哪一时间段发病()
A:2~4小时
B:24~48小时
C:48~72小时
D:4~7天
E:1~3周
患儿男,8岁,12月份发病,因发热2天、伴头痛及呕吐1天、抽搐1次入院。查体:昏睡状态,面色苍白,躯干皮肤见散在瘀点及瘀斑,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血象:WBC20×10
9
/L,中性粒细胞0.95,脑脊液化验:外观混浊,WBC1200×10
6
/L,多核0.90,糖1.96mmol/L,蛋白(+),氯化物115mmol/L。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例与其他脑膜炎有较大鉴别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脑膜刺激征
B:流行季节和发病年龄
C:脑脊液改变
D:瘀点瘀斑
E:起病特点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抗生素是()
A:氯霉素
B:青霉素
C:磺胺甲噁唑
D:头孢曲松
E:氨苄西林
引起重症脑炎的主要病毒是()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腺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腮腺炎病毒
下列哪种风湿性疾病与低补体血症无关()
A:活动性狼疮肾炎
B:中枢狼疮
C:RF滴度高的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D:系统性血管炎
E:皮肌炎
男孩4岁,因发热伴双腮肿痛3天,头痛1天,喷射性呕吐3次,上腹痛入院。体检:体温40℃,咽红,神智清,颈部抵抗,双侧腮腺2cm×3cm,有触痛。心肺无异常。腹软,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应做的检查是()
A:大便常规及培养
B:血常规及红细胞沉降率
C:脑脊液检查
D:血淀粉酶测定
E:腹部B超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应补充询问的病史()
A:大便次数及性状,有无腹泻病人接触史
B:腹痛发作情况,既往有无病史
C:既往是否患过流行性腮腺炎,近期有无其接触史
D:腹痛与饮食的关系,病前有无油腻饮食史
E:腹痛时呕吐物中有无胆汁及蛔虫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腮腺炎合并胰腺炎
B:腮腺炎并发急性胃炎
C:腮腺炎并发胆囊炎
D:腮腺炎并发脑膜炎
E: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2:1等张含钠液是()
A:2份5%葡萄糖和1份1.4%碳酸氢钠
B: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
C:2份10%葡萄糖和1份1.4%碳酸氢钠
D:2份生理盐水和1份5%碳酸氢钠
E:2份5%碳酸氢钠和1份生理盐水
急性腹泻的病程是()
A:2周以内
B:1周
C:10~20天
D:1个月内
E:大于1个月
下列哪项不是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征象()
A:两肺透亮度降低
B:细颗粒网状影
C:弥漫性浸润影
D:支气管充气征
E:白肺
1岁儿童的体液总量占体重()
A:55%
B:60%
C:65%
D:70%
E:75%
患儿女,2岁。皮肤瘀点4天入院,瘀点以颜面及双下肢稍多;肝脏肋下2cm,脾脏不大。血常规:血小板30×10
9
/L,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正常,形态无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ITP。当天对于患儿的最佳处理是()
A:输注血小板
B:口服激素治疗
C:静脉激素治疗
D: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
E:暂时观察出血情况,随访血常规和血小板数量
10个月男孩,近5天来抽搐发作3~4次,查体:智力发育差,表情呆滞,头发黄褐色,皮肤白皙,尿三氧化铁试验阳性,关于饮食疗法,
不正确
的是()
A:生后一经确诊,立即开始饮食控制
B:治疗需持续终生
C:每日允许摄取少量苯丙氨酸(30mg/kg)
D:需定期观察血清苯丙氨酸水平,并作饮食调整
E:一般应维持至青春期后
儿童期下丘脑一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过少引起()
A:巨人症
B:肢端肥大症
C:垂体性侏儒症
D:希恩综合征
E:尿崩症
患儿男,1岁。因发热、咳嗽5天,气急2天入院。查体:体温38.5℃,鼻翼扇动,咽部充血,心率130次/分,律齐,呼吸50次/分,两肺有中、细水泡音,肝肋下1.5cm。胸部X线片:两肺散在小斑片状浸润影,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如为细菌性的用抗生素治疗,疗程为()
A:体温正常后3~5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2天
B: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3天
C:体温正常后7~9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5天
D:体温正常后9~10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5天
E:体温正常后10~12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7天
6岁女孩,因发热、咽峡疼痛就诊。查体:咽充血,扁桃体肿大,双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给予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天),仍持续发热。病后6天复查:扁桃体上有渗出物,肝肋下3cm,有压痛,脾肋下1.5cm,停用青霉素改用氨苄西林肌注,2g/d,分2次。2天后仍发热并出现斑丘疹。若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常淋巴细胞增多需达到()
A:>2%
B:>5%
C:>7%
D:>9%
E:>10%
听诊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周围传导,P2亢进,有震颤,可能的诊断是
A:房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室间隔缺损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身材矮小,比例不匀称
A:营养不良
B:垂体性侏儒
C:生殖功能不全
D:甲状腺功能减低
E:腹泻
我国流行的脑膜炎双球菌主要为()
A:A群
B:B群
C:C群
D:Y群
E:W-135群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接种的反应()
A: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
B: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接种后发生轻度腹泻
C:麻疹疫苗接种后产生轻微的皮疹
D: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发热
E: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接种后局部出现红肿、化脓
患儿,足月出生,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进食少,嗜睡,生后6个月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此病主要发生机制是()
A:效应器官对甲状腺素无反应
B: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
C: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D:甲状腺发育异常
E:甲状腺对促甲状腺素无反应
血钙水平低于多少可引起手足搐搦()
A:0.9mmol/L
B:1.1mmol/L
C:1.4mmol/L
D:1.6mmol/L
E:1.75~1.8mmol/L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发病年龄多数为()
A:3个月内
B:6个月内
C:9个月内
D:1岁以内
E:2岁以内
ACEI用于预防肾小球疾病患者发生肾硬化的原理中不准确的是()
A:抑制NF-kB,降低系膜炎症
B:延缓激肽分解,增加纤溶酶原
C:促进细胞基质分解
D:扩张小血管,降低蛋白尿
E:纠正T细胞的免疫失衡
患儿,女,10岁,因面色苍黄、食欲差、恶心呕吐6天入院。无发热、咳嗽,无血尿。家长述近半年患儿易发脾气。既往无肝炎等特殊病史。体检:T36.8℃,烦躁,面部及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膨隆,上腹部压痛,无明显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此时的进一步处理包括()。
A:口服青霉胺
B:输血
C:应用抗生素
D:低铜饮食
E:口服锌制剂
F:低蛋白、低脂饮食
患儿女,胎龄38周,剖宫产,出生时Apgar评分为8分,出生后4小时出现气促,80次/分,唇周微绀,反应好,吃奶可。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可见广泛斑点状影,少量叶间积液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临床上应如何处理该患儿()
A:高频通气
B:机械通气
C:CPAP
D:PS
E:可不予特殊处理,青紫明显,可予氧疗
1:2000的旧结核菌素0.1ml内所含结核菌素单位为()
A:0.5U
B:1U
C:2U
D:10u
E:5U
8个月小儿()
A:乙肝疫苗
B:麻疹疫苗
C:脊髓灰质炎疫苗
D:流感疫苗
E: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混合疫苗
狂犬病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是()
A:狂犬病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
B:病毒基因为双链DNA
C:病毒在患者神经细胞内形成特有的胞浆内包涵体
D:病毒主要存在在患者的血液中
E:传染源只有病犬
首页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