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政治学

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需要()。
A: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B: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
C: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
D:建立激励和保护创造的社会机制,对成功创造者给予奖励,对创造成果给予保护
简述大学学习的特点。
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共同参与民主制出现的背景?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11月26日宣布,实验性()的首个人体试验已取得初步积极结果。
A:霍乱疫苗
B:埃博拉疫苗
C:麻风病疫苗
D:流感疫苗
道德调节的各种关系特别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混合型的议会制 ----- 总统制的典型国家有()。
A:法国
B:俄罗斯
C:波兰
D:德国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意识形态的阶级功能所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B:强大的阶级功能使被统治阶级不可能有自己完整的意识形态
C:意识形态具有一定强制性
D:被统治阶级有自己的意识形态
理想的特征是()、()、()。
十大战略统帅能首尾一贯坚持到底的根本素质是:()
A:节制
B:全局节制
C:勇气
D:纳谏
克劳塞维茨论理论中,所指的原则是什么()
A:身处疑难情况,仍坚持自己原先的看法
B:灵活的变动
C:根据情况变化而变化
D:墨守成规
形而上学在矛盾概念上的错误是()。
A:不承认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
B:不承认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有差别
C:不承认矛盾有统一性和斗争性
D:割裂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
属唐代国家组织中的五监有()。
A:国子监
B:军器监
C:将作监
D:司天监
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包括()
A:志存高远,勤奋学习
B: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E:同仇敌忾,抵制外侮
为什么说“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称为()。
A:幻想
B:空想
C:理想
D:信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
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A:桥梁
B:纽带
C:动力
D:基础
大国形象与国家形象没有关系。
在下列选项中,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重要依据是()。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B: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
C: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D: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
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于7月4日至16日在泰国清迈举行。根据奥数竞赛官网公布的竞赛结果,()夺得冠军。这次是()自1994年夺得冠军后,时隔21年再度夺冠。
A:韩国
B:中国
C:美国
D:法国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性质和方向的是什么?
属于传神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有哪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外交和国际战略的思想。
A: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B: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个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措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定为发展生产力。1979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是什么?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什么?
在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上,唯心史观主要表现是()。
A:唯意志论
B:共创论
C:宿命论
D:精神万能论
E:调和论
西周的官制从大类上划分,实际上只包括()
A:政务官
B:军务官
C:王家事务官
D:法务官
E:庶务官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民主思维和民主方式
B:辩证思维和辩证方式
C: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D:政治思维和行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