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皮肤与性病学高级职称

体表温度在各部位差异较大,其中最低处在( )
A:四肢末梢
B:会阴部
C:额部
D:躯干
患者男,59岁,因“左前臂进行性肿胀、变硬2个月”来诊。2个月前患者自觉左前臂远端皮肤肿胀、发红,微痒,无发热、疼痛。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1周,效果不佳。半个月前皮损波及手背,手背红肿、发硬,不能捏起,握拳困难,遂来我院就诊。发病前皮损部位无外伤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36.5℃;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查体:左前臂近腕部及手背、手掌弥漫性肿胀,呈暗红色,界限不清,局部有轻压痛,不能捏起;左前臂中上段屈侧可见长5cm手术瘢痕。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0.57×109/L;ESR40mm/h;肝、肾功能,血糖,免疫球蛋白均在正常范围;ANA、抗dsDNA、抗ENA抗体均(-)。胸部X线片、腹部B超及ECG均正常。此时可选择的进一步治疗方案包括(提示予以泼尼松40mg/d口服,1周后,患者左前臂肿胀无明显消退。)()。
A: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B:加用霉酚酸酯口服
C:可考虑同时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
D:同时口服环孢素A
E: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F:加强抗生素的使用
以下关于疣状皮肤结核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有 ( )
A:多累及成年女性
B:皮损呈对称性分布
C:典型表现为“三廓征”
D: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
银屑病皮损不好发于 ( )
A:颜面
B:头皮
C:四肢伸侧
D:肘膝伸侧
关于皮肤神经,叙述错误的是()。
A:有髓神经纤维大都是自主神经
B:皮肤神经可以调节血管运动和出汗而参与体温调节
C:环层小体能感受触觉
D:梭形小体和球状小体属于感觉小体
E:皮肤神经能感受触、压、振动、温度、伤害等
以下疾病中的斑疹属于炎症性的是( )
A:丹毒
B:鲜红斑痣
C:白癜风
D:黄褐斑
下列属于特殊类型荨麻疹的是()。
A:丘疹型荨麻疹
B:皮肤划痕症
C:寒冷性荨麻疹
D:压力性荨麻疹
E:日光性荨麻疹
表皮内水疱产生的病理学基础可为( )
A:乳头瘤样增生
B:角化不全
C:棘层松解
D: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患者女,10岁,因“口唇及周围皮肤干燥、灼痛半年”来诊。曾口服抗生素、维生素及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等,外涂鱼肝油软膏,均无效。查体:上、下唇及周围皮肤暗红色,下唇干燥。诊断应首先考虑()。
A:腺性唇炎
B:浆细胞性唇炎
C:光线性唇炎
D:剥脱性唇炎
E:接触性唇炎
不宜全身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是()。
A:重症药疹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天疱疮
D:寻常型银屑病
E:皮肌炎
颗粒层厚度增加,胞质内透明角质颗粒粗大色深()。
A:乳头瘤样增生
B:角化过度
C:颗粒层增厚
D:棘层肥厚
E:角质栓
简述维A酸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适应证。
黑变病典型皮损发展为炎症期、萎缩期、黑变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通过__________传染的一种临床上有__________的表现,但__________中查不到__________的性传播性疾病。
以下关于真菌检查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直接涂片为最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可确定菌种
B:墨汁涂片主要用于检查隐球菌及其他有荚膜的孢子
C:涂片革兰染色适用于组织胞浆菌
D:培养检查可提高真菌检出率并确定菌种
关于表皮萎缩正确的是()。
A:表皮突延伸
B:见于慢性皮炎
C:见于银屑病
D:见于硬化萎缩性苔藓
E:见于急性皮炎
黄褐斑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
A:日光
B:妊娠
C:口服避孕药
D:免疫功能异常
鲜红斑痣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冷冻。
点滴状副银屑病包括下列哪几项()
A:病程慢性,数月或1年可自愈
B:青年男性多见
C:无自觉症状
D: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两侧及四肢
E:坏死发生
生殖器疱疹是由()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周皮肤黏膜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复发性、难治愈的STD。
从遗传学角度讲,毛周角化病属于( )
A:多基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染色体病
除哪项外,均可出现头面部皮损:
A:体癣 
B:湿疹 
C:脂溢性皮炎 
D:玫瑰糠疹 
E:银屑病 
匐行疹的线虫幼体开始移行的时间一般在感染()。
A:2天后
B:3天后
C:4天后
D:5天后
E:6天后
艾滋病患者抗HIV治疗的药物中不包括下列哪种( )
A:叠氮胸苷
B:双脱氧肌苷
C:双脱氧胞苷
D:5-氟脲嘧啶
患者女性,63岁,突发持续性胸痛入院。心电图如图5-9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心肌病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引起脓疱疮的病原体包括()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
D:沙门氏菌
E:溶血性链球菌
以下组织病理学改变中不仅限于表皮的是( )
A:角化不全
B:乳头瘤样增生
C:棘层松解
D:颗粒层增厚
脂溶性物质和油脂类物质吸收良好,主要途径为()和皮脂腺,吸收强弱顺序为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
从基底层到角质层含量逐渐减少的是()
A:胆固醇
B:脂肪酸
C:磷脂
D:神经酰胺
以下关于药物皮内试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适用于检测速发型变态反应
B:阴性可排除临床反应的可能性
C:由高度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D:试前应准备好抢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