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在抽样研究中,样本均数的标准误()。
A:比标准差大
B:比标准差小
C:与标准差无关
D:与标准差相等
E:以上均不正确
队列研究中主要的偏倚有()。
A:回忆偏倚
B:选择偏倚
C:混杂偏倚
D:失访偏倚
E:以上都不是
下列哪一个维生素能被氨甲蝶呤所拮抗()。
A:维生素B6
B:叶酸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1
E:遍多酸
对总体的每一个个体进行编号,根据样本大小利用随机数字表抽取研究对象的方法为()。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E:机械抽样
判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别可以用()。
A:直观两组人群发病率
B:对两组发病率进行显著性检验
C:对两个率按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标化后再进行显著性检验
D:两组发病率无法比较
E:男女分别比较
能产生淋巴细胞的器官是
A:肺 
B:肾 
C:脾 
D:心脏 
E:脑 
一位患胃出血病人,手术中输了医院提供血液,输血后30天出现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HBsAg阳性,该患者是()。
A:自身感染
B:住院感染
C:院外感染
D:院内感染
E:带入感染
在疫区,治疗血吸虫病时,最好的方案是()。
A:只治疗患者
B:只治疗病畜
C:人、畜同治
D:都不治疗
E:预防性治疗
胚乳中含量最高的营养成分是()。
A:脂肪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
E:碳水化合物
下列关于病因叙述正确的是()。
A:辅助病因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范畴
B:只要致病的生物因子存在,疾病一定发生
C:所有疾病都有明确的必要病因
D:必要病因是组成各种充分病因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E:必要病因是疾病唯一病因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不安全接种可传播哪些疾病()。
A:艾滋病
B:乙肝
C:甲肝
D:霍乱
E:丙型肝炎
F:戊肝
甲肝的平均潜伏期为()。
A:15天
B:20天
C:25天
D:30天
E:35天
烟酸缺乏所引起的典型皮肤改变是()。
A:湿疹
B:皮肤干燥
C:对称性晒斑样损伤
D:毛囊周围轮状出血
E:脂溢性皮炎
以下不属于公共卫生执法程序的是()。
A:医药审批程序
B:卫生许可证发放程序
C:公共卫生行政处罚程序
D:公共卫生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E: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程序
我国地方性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是()。
A:城市少于乡村,内陆少于沿海,山区少于平原
B:成年男性高于女性
C:生育期妇女和青少年为高发人群
D:愈是病情严重的地区,甲状腺肿发病的年龄愈晚
E:重病区患病率性别差异较大
女性,20岁,大学生,发病前两周曾到云南旅游并有草丛休息史,发热8日伴畏寒头痛、结膜充血。查体:左侧腹股沟可触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并查见一直径约4mm圆形溃疡,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WBC4.0×109/L,可见核左移。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病因,检查首选()。
A:血培养
B:淋巴结活检
C:肥达反应
D: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
E:变形杆菌OX19凝集反应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治疗首选()。
A:青霉素
B:红霉素
C:链霉素
D:氯霉素
E:头孢霉素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伤寒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恙虫病
D:鼠疫
E:肾综合征出血热
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
A:患病率
B:感染率
C:引入率
D:发病率
E:续发率
1989年,罗马尼亚儿童中发生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暴发流行,经调查,可能的原因是()。
A:直接接触传播
B:经食物传播
C:经水传播
D:经污染的血液和使用未消毒注射器引起
E:以上原因都不是
常用的预防接种方法有哪些()。
A:皮下注射
B:肌肉注射
C:口服法
D:皮内注射
E:以上都是
女性,27岁。寒战,离热,大汗1周于9月20日就诊。热型不规则。血涂片找到疟原虫,给予氯喹加伯氨喹治疗2天后热退,第4天又突然高热,伴腰痛,尿色呈深褐色。此时在体检时应该注意什么体征()。
A:有无肝肿大及压痛
B:有无黄疸及贫血
C:有无脾肿大及压痛
D:有无脑膜刺激征
E:有无口唇疱疹
伤寒、副伤寒预防原则为: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保护易感者()。
A:对有关人员进行主动免疫(流行区旅游者、清洁工人、带菌者家属、实验室与医务人员)
B:不必进行预防接种
C:对患者进行免疫
D:对行政管理人员注射
E:对妇女、儿童进行接种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切断传染途径()。
A: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粪便、污水、垃圾管理,饭前洗手
B:加强饮水、饮食卫生
C:粪便、污水管理
D:不予处理
E:做到饭前洗手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控制传染源()。
A:及时发现病人,隔离,消毒与治疗
B:对有关从业人员粪便与Vi抗体检测
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D:A、B、C三者同时进行
E:不予处理
计算变异指标可以()。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程度
传染病在某一地区流行后,人群感染状态的一般规律是()。
A:显性感染多
B:隐性感染多
C:潜在性感染多
D:健康带菌(病毒)者多
E:病后带菌(病毒)者多
普通型流脑病人用磺胺嘧啶治疗,停药指标是()。
A:周围血象正常即可
B:疗程3天
C:体温降至正常可停
D: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不必多查脑脊液
E:一定要反复腰穿,脑脊液正常
低温保藏时,影响食品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A:蛋白质分解
B:脂肪氧化
C:碳水化合物分解
D:食品变性
E:以上均是
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
A:蜗牛
B:淡水螺类
C:黄泥螺
D:剑水蚤
E:湖北钉螺
地方性砷中毒的确切发病机制学说不包括()。
A:干扰酶活性
B:破坏免疫系统
C:影响能量代谢
D:毒物直接作用
E:自由基清除障碍
性病淋巴肉芽肿多分布于()。
A:中国南方
B:热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日本
E:寒带地区
疟疾目前仍为在我国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提示:有关诊断原则包括的内容是()。
A: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
B: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种类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C: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
D: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E:间歇性定时发作,每天、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发作多次可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
F: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10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根据大量调查,已知正常成年男子的心率μ=72次/分,σ=5次/分,从该总体中随机抽样100人为样本。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95%参考值范围为()。
A:72±1.96×5
B:72±1.96×5÷10
C:72±1.96×5×10
D:72+1.96×5
E:72-1.96×5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估计其中心率X≥83.65次/分人大约为()。
A:1
B:0.5
C:2.5
D:5
E:少于1人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A:72±1.96×5
B:72±1.96×5÷10
C:72±1.96×5×10
D:72+1.96×5
E:72-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