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患者女性,6岁,学生。突发脐周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见一约15cm长白色虫体,可活动,无腹泻。体检:体温37.3℃,无皮疹,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亢进。实验检查:HGB100g/L,病前曾多次粪便排出白色16~20cm虫体。 治疗本病不可选用下面哪种药物( )
A:苯咪唑类
B:噻嘧啶
C:替硝唑
D:左旋咪唑
E:甲硝唑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出现的“三红”体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归热包柔体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良好,敏感的实验动物有大鼠、小鼠。
病原携带状态具备2个条件,一是病原体在机体内持续繁殖;二是病原体能被()而成为传染源。
患儿,5岁,于8月中旬发病,高热2小时抽搐1次,有进不洁食物史,无呕吐、腹泻,体检:体温41℃,心率110次/分,血压8.7/5.0kPa,意识朦胧,呼吸浅速,面色苍白,四肢冰凉。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进一步确诊首选做哪项检查()
A:脑脊液检查
B:血常规
C:大便常规
D:脑电图
E:血培养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儿属于()
A:休克早期
B:休克发展期
C:休克代偿期
D:DIC
E:休克晚期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诊断首先考虑()
A:高热惊厥
B:中毒性菌痢
C:乙型脑炎
D:阿米巴痢疾
E:病毒性脑炎
对血吸虫病的诊断最具特异性的方法是()
A:粪便检查虫卵
B:血象检查了解嗜酸粒细胞比例
C:B超检查肝脾情况
D:血清学方法检测抗体
E:肠镜观察肠黏膜改变
嗜神经细胞现象
简述典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要点。
猪带绦虫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
A:腹痛
B:腹泻
C:消化不良
D:肝脾大
E:贫血
患者,男性,46岁。2003年9月就诊。间歇性发热2个月,发热间隔不规律,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近两日出现尿少,尿黄,头痛,腰痛,1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40天由泰国考察归国。体检:T40.5℃,R23次/min,P98次/分,BP125/8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扣痛(-),化验:HB90g/L,WBC8.5×109/L,RBC2.4×1012/L,脑脊液:白细胞110×109/L,糖2.8mmol/L,氯化物110mmol/L,蛋白定量0.64g/L该患者最适应的治疗是()
A:给予抗菌药物
B:口服伯氨喹
C:氯喹+伯氨喹
D:干扰素
E:糖皮质激素
F:青蒿素
G:奎宁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
急性细菌性痢疾( )
霍乱( )
急性坏死性肠炎( )
细菌性食物中毒( )
A:黄色稀便
B:脓血便
C:血水样便中常伴有坏死组织
D:米泔水样便
E:呕吐物与粪便标本可检出毒物
什么是登革热?
某年冬季,有一42岁男子,因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3天,体温在40~40.6℃之间,急诊来西安某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压70/40mmHg,脉搏110次/分,面部潮红,眼球结膜充血水肿,软腭有网状充血并有出血点,腋下及胸前见散在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化验:血常规:HGB175g/L,WBC22×109/L,中性89%,血小板35×109/L,尿蛋白(+++)。此患者需要考虑到的鉴别的诊断是()
A: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出血热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流感
急性血吸虫病( )
并殖吸虫病( )
华支睾吸虫病( )
A:嗜酸粒细胞增高
B:中性粒细胞增高
C:血小板减少
D:红细胞减少
E: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中,以不出现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为特点的是( )
A:隐性感染
B:轻型病例
C:病原携带者
D:潜伏性感染
E:亚临床感染
正后壁心肌梗死出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的导联是()
A:V1~V5
B:Ⅱ、Ⅲ、aVF
C:V3~V5
D:V7~V9
E:Ⅰ、aVL
患者,男,40岁,渔民,居于血吸虫流行区,常有饮生水不良习惯,持续高热3周,体温在38.3~39.4℃之间,食欲减退,伴腹胀,有黏液性稀便,每日2~3次,查体:T39.2℃,BP128/87mmHg,P125次/min,肝肋下2cm,脾1cm,化验:WBC3×109/L,中性55%,淋巴细胞4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零。 进一步确诊应进行何检查()
A:粪便血吸虫毛蚴孵化
B:骨髓培养
C:血涂片查疟原虫
D:血培养
E:肥达反应
F:大便培养
志贺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
A:细菌数量
B:细菌毒力
C:肠壁是否有破损
D:肠粘膜的分泌型IgA
E:肠道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关于医院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下列哪项不合理()
A:首先根据临床诊断估计病原菌
B:据病原菌的药敏情况调整用药
C:提倡早日联合用药
D:严重感染者以静脉用药为主
E: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能否发生低血钾?并说明理由。
逍遥型伤寒病人症状轻,但部分病人以肠出血、肠穿孔为首发症状
人体感染猩红热后可获终生免疫,不会再次感染患病。
患者男,26岁,农民,因“高热、头痛10天”入院。查体:体温38.9℃,烦躁,头面及颈胸皮肤潮红,左腹股沟有1焦痂,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眼结膜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软,心肺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巴氏征阴性。胸部CT:心肺正常;肝功能ALT150U/L;尿常规:蛋白(+);血常规: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5.8×109/L,中性0.75,淋巴0.25。 首选下列哪种病原治疗方法( )
A:氯霉素
B:氨芐青霉素
C:头孢唑啉
D:氧氟沙星
E:红霉素
对于炭疽病,错误的是( )
A:炭疽是动物源性传染病
B:家畜、家禽极易受染
C:人类经接触、吸入、食入等方式发生皮肤炭疽、肺炭疽等
D:肺炭疽、炭疽脑炎病情严重,被列为烈性传染病
E:炭疽杆菌被当作生化武器用于战争
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力、食欲好,每2天发热1次,查WBC6.2×109/L,中性粒细胞70%。此患者应考虑到的鉴别诊断包括()
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B:败血症
C:间日疟
D:急性血吸虫病
E:伤寒
男,林业工人,发热两天于12月1日来诊,体查:结合膜充血明显,球结膜水肿,伴呕吐、头痛、腰痛。下列哪项检查对患者的诊断帮助最小()
A:血常规
B:尿常规
C:出血热IgM型抗体检查
D:RT-PCR测EHFVRNA
E:肝脾B超
张××,男,46岁,因疲乏、发热2天后行为异常1天入院。 病人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发热(未测体温),无畏寒,伴头晕、头痛,能忍受,未予重视。1天前发热停止,病人出现咽部不适,随处吐口水,不愿进食,害怕与人见面,且不听家人的劝阻,遂来院就诊。病人起病以来无咳嗽、腹痛,大小便基本正常。2个月前曾被野犬咬伤过而未做特殊处理。既往及家族无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T37℃,P86次/分,R20次/分,BP136/80mmHg;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颈稍有抵抗感;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四肢活动正常,克、布氏征(-),未引出病理征。病人一直在不停地吐口水。 血常规:WBC10.8×10/L,N0.78,L0.22。 该病人如何处理?
能够诊断活动性丝虫病的试验有()
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查血清中丝虫抗体
B:夜间取血查微丝蚴
C:用丝虫抗原行皮内试验
D: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查血清中丝虫抗体
E: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中丝虫抗原
在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特别是医源性感染中占重要地位的因素是( )
A:严重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
B:长期留置导尿
C:静脉导管的留置
D:应用皮质激素
E:放射治疗

男,25岁,农民,腹泻呕吐1天,大便水样,无数次,无腹痛及发热。病前1天曾吃宵夜,同吃3人仅1人发病。体格检查:BP40/20mmHg,脉细速,神志欠清,脱水。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首选的检查应为()
A:大便培养
B:血培养
C:大便悬滴
D:血常规
E:尿常规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病例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 )
A:立即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B:立即用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
C:立即用升压药
D:立即镇静、强心
E:立即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病例经输液8小时、纠正酸中毒,病人血压于入院2小时恢复正常,但病人诉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肺底可闻散在湿啰音。该病人呼吸困难的最可能原因是( )
A:肺部继发感染
B:急性肺水肿
C:低钾综合征
D:中枢性呼吸抑制
E:物阻塞呼吸道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病例经积极治疗,腹泻停止,呼吸平稳,病人要求出院,应告知( )
A:可立即出院
B:可于症状消失后6天出院
C:可于症状消失后6天,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方可出院
D:继续治疗10天后出院
E:继续治疗15天后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