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

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A:操作简单
B:可节约试剂
C:可节约时间
D:更敏感
E:成本较低
纤维蛋白原减低见于()。
A:急性传染病
B:急性肾炎
C:肝硬化
D:大手术后
E:恶性肿瘤
似蚓蛔线虫的感染阶段为()。
A:蛔虫受精卵
B:未受精蛔虫卵
C:感染期蛔虫卵
D:丝状蚴
E:蛔虫受精卵、未受精卵
某患者,女,49岁,皮肤、面部紫红,并且伴有头晕、皮肤瘙痒,无心肺疾病史。检查结果:脾肋下3cm,肝肋下1cm,血红蛋白182g/L,白细胞15×109/L,血小板426×109/L。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研究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A:血细胞形态学
B:血细胞免疫学
C:血液流变学
D:实验血液学
E:遗传血液学
各种单克隆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A:分子量在10000以下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连
D:能结合补体
E:能产生沉淀反应
下列疾病不是由EB病毒引起的是()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C:鼻咽癌
D:霍奇金病
E:急性结膜炎
异硫氰基荧光素的激发波长是()。
A:495nm
B:530nm
C:570nm
D:550nm
E:360nm
关于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下列错误的是()。
A: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激活补体
C:形成攻击膜复合体
D:介导ADCC
E:亲细胞作用
下列能使凝血酶时间(TT)延长的是()。
A:口服华法林
B:血中有类肝素物质存在
C:血友病甲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阴离子隙(AG)错误的描述是()
A:AG(mmol/L)=Na+-[Cl-+HCO-3
B:成人参考值为8~16mmol/L
C:AG是指血清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
D:AG是评价体液酸碱状况的指标
E:血清钾对AG有严重影响
免疫电泳的基本原理是()。
A:定向加速度的免疫单扩散技术
B:定向加速度的免疫双扩散技术
C:区带电泳与免疫双扩散技术
D:区带电泳与免疫单扩散技术
E:以上都正确
核右移是指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叶以上者超过()。
A:2%
B:3%
C:4%
D:5%
E:6%
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衣原体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真菌
E:放线菌
尿液中低分子量蛋白不包括()。
A:视黄醇结合蛋白
B:α-微球蛋白
C:β-微球蛋白
D:β-糖蛋白-1
E:转铁蛋白
主要抗结核药物为()。
A:结核菌素试验
B:利福平
C:红霉素
D:盐酸酒精
E:庆大霉素
下列疾病中哪一种是由病毒引起的()
A:肝炎
B:伤寒
C:红斑狼疮
D:风湿性关节炎
E:霍乱
下列方法中哪些属发射光谱分析法()
A:火焰光度法、荧光法、化学发光法
B:火焰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
C:火焰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火焰光度法、荧光法、分光光度法
E:火焰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抗原决定簇又称为()。
A:氨基酸基团
B:免疫原
C:共同抗原
D:表位
E:变应原
下列疾病不以基础胃酸分泌量(BAO)升高为特征的是()。
A:胃溃疡
B:胃癌早期
C:萎缩性胃炎
D:胃癌晚期
E:胃泌素瘤
分光光度计基本组成包括()
A:光源
B:单色器
C:样品室
D:检测器
E:以上都是
下关于免疫印迹法错误的是()。
A:被称为Westernblot
B:SDS-PAGE分离蛋白质样品
C:将蛋白质由凝胶转印至固相膜
D:在固相膜上进行酶免疫测定
E:特异性低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不会发生的情况是()。
A:血钙常降低
B:血磷升高
C:尿磷升高
D:血PTH升高
E:1,25(OH)2D3生成增加
关于IGT的描述哪项正确()
A:IGT的空腹血糖水平介于7.0~7.8之间
B:IGT属于轻型糖尿病
C:IGT的转归为一部分恢复正常,一部分发展为糖尿病
D:IGT同样会发生微血管病变,应高度警惕
E:IGT只是耐糖能力下降,可能恢复正常、持续IGT状态和发展为DM
G-6-PD缺乏症患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
A:正常
B:减低
C:增高
D:正常或减低
E:正常或增高
在血象中出现巨形杆状核粒细胞的疾病是()。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感染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不适用于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的抗凝剂是()
A:EDTA盐
B:枸橼酸钠
C:草酸盐
D:双草酸盐
E:肝素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应使用()。
A:90°+180°
B:>90°射频脉冲
C:<90°射频脉冲
D:180°射频脉冲
E:>180°射频脉冲
γ溶血为菌落周围形成()
A:草绿色溶血环
B:清晰透明的溶血环
C:无溶血环
D:形成菌膜
E:出现沉淀
评价心衰预后最好的标志物之一是()。
A:Mb
B:cTnT
C:cTnI
D:TnC
E:BNP/NT-pro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