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口腔医学高级职称

直接盖髓术不正确的叙述是()。
A:隔离口水,消毒牙面
B:用生理盐水冲洗窝洞
C:穿髓孔直径大于0.5mm
D:盖髓剂放在穿髓孔上方
E:盖髓后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封
固定矫治器的优点()。
A:固位好,支抗充足
B:能控制牙的移动方向
C:不影响美观
D:容易保持清洁
E:不影响发音
牙周炎确定牙槽骨吸收的标准是()。
A:牙齿松动程度,Ⅱ度以上松动为有骨吸收
B:牙周袋深度,大于4mm的牙周袋为有骨吸收
C:牙槽嵴顶到釉质牙本质界的距离,超过2mm可确定有骨吸收
D:X线示牙周膜间隙透射区变宽
E:X线示根端有圆形或椭圆形阴影
Ⅴ类洞备洞要求()。
A:严格的抗力形
B:适当的固位形
C:底平壁直
D:与牙面外形一致
E:必须做鸠尾
我国错畸形的遗传因素约占错畸形病因的()。
A:40%
B:29.4%
C:25%
D:91.20%
E:48.87%
缺隙两端各有一基牙,一侧为可动连接体、一侧为不动连接体的固定桥称为()。
A:双端固定桥
B:种植体固定桥
C:半固定桥
D:复合固定桥
E:粘结固定桥
患者女性,50岁,触摸左颊黏膜而引起左额、左下唇电击样剧痛,持续数秒钟,痛痉宁治疗有效。该患者诊断可能为()。
A:急性牙髓炎
B:下颌骨中央性颌骨癌
C:三叉神经第Ⅲ支痛
D:三叉神经第Ⅱ支痛
E:三叉神经第Ⅱ、Ⅲ支痛
患者女,39岁,因牙齿出血、口臭半年求治。查:全口牙结石较多,无牙缺失,未探及明显牙周袋,牙龈红肿,探针易出血。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客观指标为()。
A:牙龈色、形、质的改变
B:附着丧失
C:牙槽骨的破坏
D:牙龈探诊出血
E:探及牙周袋
患者男,15岁,凸面型,鼻唇角正常,面下1/3短,磨牙远中关系,尖牙远中关系,前牙Ⅲ度深覆,覆盖1mm,上前牙直立,上颌拥挤5mm,下颌拥挤7mm,ANB5度,左侧上下第二磨牙锁猞。该患者的可能诊断为
A:安氏Ⅰ类错,牙列拥挤
B:安氏Ⅱ类1分类错,平均生长型
C:安氏Ⅱ类1分类错,水平生长型
D:安氏Ⅱ类2分类错
E:安氏Ⅲ类错,牙列拥挤
某女,25岁,因颞下颌关节紊乱就诊,在对其进行调时,不正确的是()。
A:调应在疼痛得到缓解后进行
B:使力趋于轴向
C:侧向运动时,平衡侧无接触
D:前伸运动时,后牙无接触
E:可以磨除工作牙尖高度,降低咬合垂直距离
在促进人们建立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方面,专业人员采用正确评价口腔卫生改进效果的衡量指数是()。
A:口腔卫生指数
B:简化口腔卫生指数
C:软垢指数
D:牙石指数
E:牙龈指数
恒牙中患龋最多的部位是()。
A:下颌磨牙
B:上颌磨牙
C:下颌第一、二磨牙
D:上颌第一、二磨牙
E:上下颌前磨牙
患者,男,12岁,恒牙,磨牙远中关系,前牙Ⅲ°深覆、Ⅲ°覆盖,面下1/3短。此病例在矫治中应采用下列哪些措施()。
A:方丝弓矫治器
B:整平牙弓时,要使后牙伸长、前牙压低
C:配合使用上颌平面导板
D:若需要口外弓,需使用颈带牵引矫治器
E:若矫正远中关系,可进行Ⅱ类牵引
腭乳头位于()。
A:软硬腭交界处中线上
B:腭中缝前端,上颌中切牙之舌侧约6~8mm
C:上颌两中切牙之间
D:上颌尖牙之舌侧
E:硬腭的皱襞上
我国成立全国牙病防治指导小组是在()。
A:1984年
B:1986年
C:1988年
D:1990年
E:1992年
釉丛的高度为()。
A:釉质的全厚
B:釉质厚度的1/5~1/4
C:釉梭高度的1/2
D:釉板高度的1/4
E:施雷格板高度的1/5
开口运动时参与的主要咀嚼肌为()。
A:翼内肌
B:嚼肌
C:颞肌
D:二腹肌
E:下颌舌骨肌
前牙的常规排列以下哪项不对()。
A:上颌中切牙唇面与堤唇面一致
B:上颌侧切牙切线与平面接触
C:上颌尖牙牙尖与平面平齐
D:上颌尖牙颈部向唇侧微突
E:上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与中线一致
在慢性单纯性龈炎时()。
A:病变部位仅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
B:病变部位不仅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而且破坏附着龈
C:病变部位在游离龈乳头,其深层的牙槽骨有破坏
D: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附着龈
E:以上均不对
无龋者为()。
A:出生4个月婴儿
B:出生8个月婴儿
C:6岁儿童
D:16岁少年
E:30岁中年男性
感染根管常见的优势菌不包括()。
A:普氏菌
B:放线菌
C:G+细菌
D:真杆菌
E:梭形杆菌
下列哪条不属于可摘局部义齿支托的作用()。
A:支持作用
B:稳定作用
C:固位作用
D:间接固位体
E:防止食物嵌塞
患者,女性,23岁,唇红脱屑3个月,下唇较重。轻时为细鳞屑,重时鳞屑密集。有唇红脱屑的表现应考虑哪些诊断()。
A:慢性脱屑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
B:干燥综合征、慢性脱屑性唇炎
C:干燥综合征、糖尿病
D:念珠菌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
E:以上都是
患者男,15岁,凸面型,鼻唇角正常,面下1/3短,磨牙远中关系,尖牙远中关系,前牙Ⅲ度深覆,覆盖1mm,上前牙直立,上颌拥挤5mm,下颌拥挤7mm,ANB5度,左侧上下第二磨牙锁。 治疗时加强支抗需采取的措施是()。
A:不需加强支抗
B:上颌腭杠
C:上颌Nance弓
D:口外弓
E: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性,60岁,因"口腔牙龈反复起疱、溃烂5个月,右眼发炎3个月余"就诊。临床查体发现:牙龈广泛充血,伴有水疱、溃疡;尼氏征阴性;右眼结膜充血,眼裂缩小。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增殖型天疱疮
B:白塞病
C:瘢痕性类天疱疮
D:扁平苔藓
E:疱疹性口炎

患者男,26岁,因上前牙牙面黑色横纹数年要求美齿修复。查体:唇面中央一横纹,与周围分界清晰,探针可探入,探痛(-)。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最佳修复方式()。
A:全冠修复
B:备洞后树脂充填
C:贴面修复
D:外漂白
E:均匀磨除表面釉质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
A:中龋
B:氟牙症
C:四环素牙
D:釉质发育不全
E:楔状缺损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疾病病因可能为()。
A:细菌作用
B:慢性氟中毒
C:牙胚发育时局部感染
D:磨耗
E:药物沉着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谊疾病病理切片可见()。
A:釉质部分凹陷
B:釉丛减少
C:欧式线加重
D:A+B
E:A+C
患儿男,6岁,发病3日,低热乏力颌下淋巴结肿,口腔下前牙侧牙龈出血,口中常有血腥味,口臭明显、疼痛。拟诊()。
A:牙周炎
B:疱疹性龈炎
C:雪口病
D:急性坏死性龈炎
E:带状疱疹
上颌第二前磨牙近中面邻接处位于()。
A:中1/3近缘处
B:颊1/3近缘处
C:在舌1/3近缘处
D:颊1/3与中1/3交界处
E:舌1/3与中1/3交界处
患儿,男性,6岁,因左上后牙疼痛2天前来就诊,为冷刺激痛,疼痛为一过性,无自发痛或夜间痛史。临床检查显示远中邻面龋坏,未探及穿髓点,无叩痛,牙龈无红肿。该牙最有可能罹患的疾病为()。
A:深龋
B:急性牙髓炎
C: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D: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E: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牙本质中胶原主要为()。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