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二级理论知识

一般资料:男性,25岁,未婚,某公司职员,因自述内心痛苦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求助者职高毕业后在家乡一小公司打工,虽能学到些技术,但收入很低,每月才400余元,为寻求发展来到大城市。经老乡介绍在一家私企公司打工,做销售工作,因为没有经验,刚开始的两个月没完成任务指标,只拿到基本工资,觉得自己不行,就换了一家公司,三个月下来还是觉得不适合自己就又寻求新的单位,如此换了几家公司,总是干不长,自己也知道应该在一家公司好好干上一段,可就是觉得难以适应,自己觉得内心很痛苦,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不适应,难以在城市生存,是吗?
求助者:是的,我觉得自己太笨了,好像什么都干不了,也什么都干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自己笨?能详细谈谈是怎么笨吗?
求助者:近一段时间我总在思考,像我这样在城市打工的人很多,别人怎么都干的好好的?还不是因为我笨吗?我没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技能,所以我公司和我一起打工的人都能完成任务,就是我完不成,还不是我笨吗?
心理咨询师:哦,既然你是一个笨人,所以你不会干活,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骑车,不认识路,不知道冷暖!
求助者:不是这样的,您所说的我都会,好像还能干得不错。比如我的方向感很强,走过的路一两次就能记住,连我们公司的当地人都只夸我记忆力好。
心理咨询师:你前面讲了,你很笨,现在你说的是有些事干的不错,比如说你的方向感很强,你前后说的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我……好像确实有矛盾。
心理咨询师:矛盾在哪里?
求助者:我要是笨,就不应该有什么能干好,哦,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不笨?
心理咨询师:你说呐?
求助者:我确实是不太笨,可我怎么干不好呢?我都换了好几家公司了。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看,你是怎么离开第一家公司的?
求助者:这我清楚,那家公司待遇太低,才400多块钱。
心理咨询师:那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等等的公司呢?
求助者:……(沉默3分钟)好像是因为我完不成任务,我最讨厌有任务定额了,好像还有两家公司不是,我好像不喜欢销售的工作,但我学历低,也只能找一些销售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噢,原来是这样,你想想,原来最让你痛苦的是什么?
求助者:我笨,我适应不了城市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那现在呐?
求助者:我并不太笨,我不能适应,实际上是我不喜欢销售这样的工作。我明白了,我的问题不是出在我笨上,而是出在我不喜欢销售工作上。看来心理咨询确实挺管用的。我现在感觉不那么痛苦了。谢谢您,您确实帮我解决了痛苦,这都是您的功劳。



第1题,共7个问题
(单选题)该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可能是()。
A:工作失败
B:难以适应
C:认知错误
D:交往障碍

第2题,共7个问题
(多选题)心理咨询师“能详细谈谈是怎么笨吗?”属于()。
A:具体化技术
B:摄入性谈话
C:封闭式提问
D:开放式提问

第3题,共7个问题
(多选题)心理咨询师说“按你所说,你是一个很笨的人”可能的意义是()。
A:对求助者的肯定
B:从求助者的观念推理
C:对求助者的否定
D:从咨询师的理解推理

第4题,共7个问题
(单选题)心理咨询师“哦,既然你是一个笨人,所以你不会干活,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骑车,不认识路,不知道冷暖!”采用的是()。
A:认知重组
B:自我管理程序
C:语义分析
D:产婆术式辩论

第5题,共7个问题
(单选题)心理咨询师要求求助者对自己的话进行解释,使用的技术是()。
A:解释技术
B:启发技术
C:引导技术
D:面质技术

第6题,共7个问题
(单选题)心理咨询师在本段咨询中出现的失误可能是在()。
A:咨询理念
B:提问方面
C:咨询技巧
D:引导方面

第7题,共7个问题
(多选题)本案中,心理咨询师试图扮演的角色是()。
A:指导者
B:分析者
C:说服者
D:辩论者
当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时,是否看得出四周远处有微弱光亮借以辨别方向,反映了这个人的()的高低。
A:视觉适应力
B:视觉差别感受性
C:视觉感受性
D:视知觉
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这是()。
A:简约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模式
D:加法模式
下列有关心理测验性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心理测验可以直接反映心理品质的量
B:心理测验分数是心理品质的相对估计
C:心理测验分数是绝对客观的,没有主观因素参与
D:如果两个人的测验分数相等,那么他们的心理品质也完全相同
认知曲解的类型包括( )。
A:绝对性思考
B:过度引申
C:个人化
D:乱贴标签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倾向。
A:自我暴露
B:自我防卫
C:自我抬高
D:自我价值保护
"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爱的人受苦。"这是一种()的爱情。
A:游戏式
B:利他式
C:激情式
D:逻辑式
认为"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潜在可能"的理论是:( )
A:认知心理学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D:人性主义心理学理论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6岁,本科学历,退休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曾在郊区某单位任科长,半年前退休后在丈夫的坚持下回到市内照顾公婆,求助者内心极其不情愿。几个星期共同生活下来,求助者感到婆婆过于强势,家里什么事情都要做主,自己简直就是受气的小媳妇,因此对婆婆颇有微词,与婆婆的关系不和。
求助者提出回郊区自己的家,但丈夫坚决不同意。求助者自己单独回去生活了一段时间,感到非常寂寞,只能回来。但想到婆婆的所作所为,很生气。一直想同丈夫回郊区自己的家,但因无法说动丈夫而苦恼。半年多来经常头疼、失眠、心前区明显不适,食欲也明显下降。
曾到多家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虽然与自己母亲在同一城市,也很少回去看望,但面对母亲的体弱多病,觉得有些内心不安,也不愿意与亲戚们来往,找各种理由不参加同学、朋友间的聚会。丈夫说她更年期,耍脾气。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好强,在单位任领导职务多年,颇有成绩,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目前情绪较为低落。"



第1题,共1个问题
(多选题)咨询中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以下正确的包括( )。
A:训练方法简便易行
B:放松引导语有五种
C:训练的关键是放松
D:每日训练
关于"痴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综合征
B:是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
C: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
D:常伴有精神和行为的异常
认知系统对压力的控制作用是()。
A: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地控制和调节压力
B: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
C:当不可控压力出现时,个体感受的压力常常减弱
D:当可控压力出现时,个体感受的压力常常增强
发展常模,也可以被称为()。
A:智力商数
B:智力年龄
C:年龄量表
D:年级当量
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系数来表示,如测验的效度是0.80,则测验正确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是()。
A:36%
B:46%
C:56%
D:64%
在收集案例中须注意:案例的深入须咨询双方配合;提供个案时要尽可能地全面提供当事人的个人资料;学校心理学工作者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权。
对于选择题来说,难度P值一般应该()概率水平。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确定
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
A:女性更容易从众
B:男性更容易从众
C:男性不容易从众
D:没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
衡量测验内部一致性的指标有()。
A:分半信度
B:肯德尔和谐系数
C:α系数
D:KR20
关于“勤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肉心是否愿意,只要在行为上努力工作就是勤勉
B:在被迫的状态下工作,也可以称之为勤勉
C:按照劳动契约工作,属于勤勉的范畴
D:勤勉是从业人员自主和自愿的选择
有些求助者对特定的心理咨询师来说是不适宜的,不适宜的情况主要包括()。
A:欠缺型
B:忌讳型
C:冲突型
D:沉默型
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而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这是()期的记忆特点。
A:幼儿
B:童年
C:青春
D:中年
心理健康者有以下的五个心理特征?
痛觉没有()。
A:适宜刺激
B:准确的定位
C:明确的性质
D:感受器
横向研究的主要缺点在于()。
A: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
B:横向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与组群效应相混淆
C: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闯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D:难以对大样本进行研究
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新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并以阿德勒为例说明这种变化。
人本主义认为心理健康的五大特征是什么?
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A:习得性的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这种症状可能是()。
A:破裂性思维
B:强迫观念
C:强制性思维
D:超价观念
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现象叫()。
A:优势反应
B:模仿
C:社会感染
D:暗示
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
A:寻求行为参照
B: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C:追求成就的动机
D:群体凝聚力
从( )角度,心里异常被理解称为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
A:文化人类学
B:统计学
C:社会学
D:精神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