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眼科高级职称
十二经中具有两条别络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阴肺经
E:足厥阴肝经
吴茱萸治胃寒呕吐证与其何种功效有关()。
A:降逆止呕
B:补火助阳
C:化湿和胃
D:补气健脾
E:温中散寒
患者左眼坠痛,视力模糊1周。若为绿风内障,下述哪项不支持其诊断()。
A:眼压6.67kPa
B:前房极浅
C:瞳神散大
D:瞳神略小
E:睫状肌压痛阳性
心电图上R-R间距平均20小格,其每分钟的心率是()。
A:60次
B:65次
C:70次
D:75次
E:80次
用治肺肾两虚的喘嗽,宜选()。
A:肉苁蓉
B:紫河车
C:菟丝子
D:沙苑子
E:巴戟天
清气化痰丸和小陷胸汤均治疗痰热内结证,但后者偏于治()。
A:痰热内阻于肺
B:痰热结于胁下
C:痰热流注于经络
D:痰热互结于心下
E:以上都不是
下列各项,不属清气化痰丸组成药物的是()。
A:陈皮、杏仁
B:枳实、黄芩
C:橘红、贝母
D:瓜蒌仁、茯苓
E:胆南星、制半夏
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
A:药物的用量
B:药物的用法
C:药物的采集
D:药物的炮制
E: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出上窍的是()。
A:浊阴
B:清阳
C:清气
D:浊血
E:宗气
白芍的功效是()。
A:敛汗
B:养血
C:平肝
D:柔肝
E:益气
中医认为视疲劳的病因病机是:(1)久视劳心伤神,耗气损血,目中经络涩滞;(2)肝肾精血亏损不足,筋失历养,调节失司。
舌苔黄腻多主()
A:湿热内蕴
B:热盛伤津
C:寒湿内困
D:疫疠初起
E:暑热偏盛
邪热夹酒毒上壅的舌象是()
A:舌色青紫
B:舌色晦暗
C:舌紫肿胀
D:舌脉粗长
E:舌多瘀斑
脾胃湿热的口渴特点是()。
A:口淡不渴
B:欲饮不咽
C:大渴引饮
D:渴喜热饮
E:渴不多饮
山楂的性味是()。
A:辛、甘、酸,温
B:酸、苦,微温
C:酸、甘,微温
D:酸、苦,温
E:酸、苦、咸,温
实热证患者的典型面色应是()。
A:满面通红
B:两颧潮红
C:面红若妆
D:面青颊赤
E:面色淡白
关于胁痛的治疗,以下取穴哪项是错误的()。
A:肝郁者,取中庭、肝俞、期门、侠溪
B:湿热者,取太白、阴陵泉、脾俞、曲池
C:瘀血者,取大包、行间、膈俞、三阴交
D:阴虚者,取阴郄、心俞、血海、三阴交
E:胁痛为跌仆损伤者,加阿是穴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厌食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是因()
A:湿热蕴脾
B:食滞胃脘
C:肝胆湿热
D:妊娠反应
E:寒湿困脾
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
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症状
E:易致疮疡
不见舌苔薄白而润的一项是()
A:正常舌象
B:风寒表证
C:阳虚内寒
D:阴虚津伤
E:阳虚外感
五苓散中桂枝的功用是()。
A:温经止痛
B:温经和营
C:温阳化气
D:温健中阳
E:通行血脉
下肢按骨度分寸法计算长为16寸的起止部位是()。
A:膝中至外踝
B:膝中至外踝上缘
C:膝中至外踝下缘
D:膝中至外踝尖
E:外膝眼至外踝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其原因是()。
A:阳气损伤
B:阴津亏损
C:阴阳两虚
D:内传少阴
E:以上都不是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暂停期限为()。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半年至2年
C:1年以上1年半以下
D:半年以上3年以下
E:6个月以上1年以下
牛膝不具有哪项功效()。
A:活血祛瘀
B:养血,舒筋活络
C:强筋骨
D:利尿通淋
E:引血下行
太息常见的病机()
A:脾阳虚
B:胃阴虚
C:肝气郁结
D:肺胃气逆
E:气滞血瘀
阳盛格阴证,所属的是()。
A:寒热错杂证
B:真寒假热证
C:真热假寒证
D:上热下寒证
E:上寒下热证
外用有清热收湿功效,用治湿疮、湿疹、痱子等皮肤病的药物是()。
A:茯苓
B:猪苓
C:车前子
D:滑石
E:芒硝
舌红肿而有齿痕者,属()
A:寒湿内盛
B:阳虚水湿内停
C:脾虚
D:气虚
E:湿热痰浊壅滞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