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
唐代孙思邈所著()
A:《伤寒论》
B:《曹氏灸经》
C:《肘后备急方》
D:《备急千金要方》
E:《外台秘要》
麻黄汤中配伍炙甘草的主要用意是()
A:益气补虚
B:扶正祛邪
C:缓峻护正
D:化痰止咳
E:调和诸药
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的主穴是().
A: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
B: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
C:肾俞、志室、气海、三阴交
D:关元、中极、三焦俞、三阴交
E:肝俞、肾俞、太冲、太溪
以上腧穴中,任脉与足厥阴经的交会穴是()
A:长强
B:曲骨
C:会阴
D:陶道
E:大椎
治疗低血压,应选择哪个耳穴().
A:皮质下
B:耳尖
C:角窝上
D:肾上腺
E:神门
麦门冬汤原方中麦冬与半夏的配伍比例是()
A:2:1
B:3:1
C:5:1
D:6:1
E:7:1
下列选项中,手少阳三焦经脉循行联系的器官是()
A:口、齿
B:鼻、目
C:眼、耳
D:耳、鼻
E:口、舌
患者男,60岁,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与人争吵后突发头痛、呕吐,左侧肢体偏瘫,无感觉障碍,血压180/100mmHg。诊断首先考虑().
A:脑出血,右侧脑叶出血
B:脑出血,右侧壳核出血
C:脑出血,左侧颞叶沟回疝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出血,小脑扁桃体疝
根据"三因制宜"的原则,针灸操作错误的是()
A:体质虚弱者,针刺手法宜重
B:皮肤薄嫩者,针刺手法宜轻
C:春夏者,阳气在上,当浅取之
D:孕妇慎刺三阴交、合谷
E:针感较迟钝者,针刺手法宜重
胆道阻塞时,血清中明显增高的酶是()
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B:碱性磷酸酶(ALP)
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D:肌酸激酶(CK)
E:乳酸脱氢酶(LDH)
不论进行何种心理治疗,治疗者均应遵守以下原则,但除外()
A:真诚原则
B:保密原则
C:耐心原则
D:中立于回避原则
E:标准化原则
面痛属外感风寒者,治疗可配用的腧穴是()
A:内关、三阴交
B:行间、内庭
C:风池、列缺
D:曲池、外关
E:风池、太溪
"脾之大络"是下列哪个穴位()。
A:周荣
B:胸乡
C:大横
D:大包
E:食窦
患者乳腺癌放化疗后出现骨髓造血功能作用抑制,实验室检验提示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均有下降。应配用的腧穴是()
A:肾俞、命门、悬钟
B:中脘、脾俞、胃俞
C:足三里、内关、中脘
D:三阴交、膈俞、血海
E:太冲、期门、内关
十二经脉中,在鼻旁衔接的是()
A:手、足阳明经
B:手、足少阳经
C:手、足太阳经
D:手太阴与手阳明经
E:足太阴与足阳明经
治疗肺脾气虚型遗尿的配穴是()
A:气海、关元、脾俞
B:百会、太冲、印堂
C:丰隆、大椎、合谷
D:肾俞、太溪、命门
E:气海、肺俞、足三里
循行"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所指的是()
A:手少阴经脉
B:手厥阴经脉
C:手太阴经脉
D:手阳明经脉
E:手少阳经脉
以上腧穴中,主治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斜,耳聋、耳鸣的穴位是()。
A:承泣
B:四白
C:下关
D:颊车
E:人迎
表现为脉压减小的是()
A:多发性大动脉炎
B:严重贫血
C: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D:心包压塞
E:股动脉栓塞
膀胱募穴是()。
A:中极
B:气海
C:关元
D:阴交
E:血海
侠溪有,而足临泣没有的主治功效是()。
A:头痛
B:月经不调
C:惊悸
D:乳痈
E:足跗肿痛
患者常具有雄心壮志、争强好胜、办事过分认真、容易激动和烦恼()
A:消化性溃疡
B:原发性高血压
C:偏头痛
D:支气管哮喘
E:恶性肿瘤
下列有关消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B:可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C:可防止患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D:即使有了强有力的消毒措施,医护人员也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E:对不同的传染病消毒效果相似
表现为右上腹痛的疾病是()
A:肠道寄生虫病
B:阑尾炎
C:胃炎
D:胆囊炎
E:胰腺炎
当归补血汤的方药配伍体现()
A:阴中求阳
B:填精化血
C:补气生血
D:壮水制火
E:滋水涵木
用于治疗伤寒,温病余热未清的最佳方剂是()
A:竹叶石膏汤
B:白虎汤
C:清营汤
D:青蒿鳖甲汤
E:银翘散
针刺操作时应注意轻、慢、压的腧穴是()
A:肩井
B:承泣
C:瞳子髎
D:委中
E:百会
崩漏虚证应选取的腧穴是().
A: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B:足三里、血海、关元
C:三阴交、血海、气海
D:三阴交、血海、关元
E:三阴交、关元、隐白
头穴线中的枕上正中线的定位是()
A:前顶穴至胆经悬厘穴的连线
B:督脉百会穴至胆经曲鬓穴的连线
C:督脉百会穴向前至前顶穴1.5寸
D: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
E:胆经颔厌穴到悬厘穴
巅顶痛兼目痛,治疗宜用的腧穴是()
A:率谷、外关、足临泣
B:天柱、后溪、昆仑
C:印堂、合谷、内庭
D:太溪、太冲
E:四神聪、太冲、内关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尾页